第二百四十九章 地位转换(2 / 2)

缇骑收起铁牌,当着所有人的面用绳索将壮汉捆绑了起来,然后说道:

“别驾放心,对于触犯了大明律的人,我们锦衣卫是绝不纵容的,只是此人目前对我们有用,就不立即定罪了,等事情办完以后,必然给他定罪!”(别驾是通判的雅称!

对于这种情况,办起事来并不需要蛮干胡扯,只需要给对方一个台阶下即可,很显然这两个锦衣卫都是头闹机灵之人。

“如此那本官就将此人交接到你们手里了,到时本官会去锦衣卫衙门核查此人的结果的!”

锦衣卫和文官确实是死对头,老死不相往来的那种,但也是要分地方场合和人的。

在京师,自然是斗的个头破血流,而在地方上,尤其是这些没有后台的低品级官员面前,当锦衣卫受到皇帝的宠信越多,权势越大,那相对而言掌握的主动权也会更大。

两边又相互客套寒暄了几句,缇骑就将一脸懵逼的壮汉给带离了现场。

中途发生的这一小插曲并没有影响到来缴纳税粮的百姓。

一直回到包房居住的客栈以后,朱由校才召见了那个缇骑带回来的壮汉。

他并不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是他一眼就相中了这个年轻气盛、不畏强权、直言敢说的山西小伙子。

这种基层社会、穷苦人家生长出来的厚实人,正是他现在紧缺的,他身边太多的达官显贵和世族大家了,他很怕自己会被感染,迷失了方向。

而且他需要真正的去了解,大明朝的农民百姓,到底是如何生活的,一年四季是如何过的。

他们辛苦耕作一年,可以有多少收入,又需要缴纳多少赋税,一个五口人的家庭,需要多少钱和粮才能保证一年的温饱。

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对于朝廷的国策和制度又是何看法,对现在的皇帝印象好不好,朱由校需要牢牢抓住他们的心,要知道他们内心的最真实的想法,还有那些敢想而不敢说的话。

朱由校召见他时并没有抖落身份,只是说自己是英国公府的小公爷,这次是奉皇命出京,前往四川办差,想将他招募到麾下担任护卫家丁。

并且向他承诺,每月给他发薪资一两五钱银子,还会发放一笔安家银给他,足有五两,免除他的后顾之忧。

孤苦伶仃远在南京的张世泽并不知道,他的名头再一次被给皇帝借用了。

可没想到这样的条件却被他一口给拒绝了,拒绝的原因令得朱由校都当场哑口无言。

“小公爷,草民虽有习过一些粗糙武艺,但要担当护卫恐怕尚且不能,而且草民家中还有病重的父亲和年幼的弟妹,现在又快到了秋收的季节,如果草民随您走了,我娘一个人肯定操持不过来,还望小公爷能够谅解。”

经过了解才知道,这秦英的父亲因为去年缴纳税粮的时候和上一任通判发生了冲突,在出徭役的时候被重点照顾了,因此落下病根,已经在家中休养了数月。

而秦英则是今年刚满十八岁,下面还有一个十岁的妹妹和一个五岁的弟弟,现在全家就指望着他来做那个能撑天的顶梁。

他自幼便跟着老家的一个武举人习武,他的梦想就是要赴京师应考,成为大明朝的武进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