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调高的弦(2 / 2)

旧日音乐家 胆小橙 269 字 6个月前

“归根到底,仍然不够‘陌生’。”

范宁的运笔在第15小节处停了下来。

他觉得开篇的引入手法和音色调配是没有问题的,小提琴的主题旋律也全然是一气呵成,但离自己真正想记录之事、想表达之情绪还差不少距离.

从第一乐章令人不寒而栗的瑰丽风景过来,异常混乱地带的所谓“异常”和“混乱”,是一种从寻常的概念源头上就发生颠覆的崩坏。

自己塑造的音乐形象已经在往上靠了,已经在努力拆解、垫高认知了,但对它的模仿、表达与解构力度,还是不够。

范宁往自己身后右后方的阴影处一瞥,忽然间有了个完全突破常理的创意。

——将用来演奏主题的小提琴乐器,也改造成陌生而突破常理的样子!

比如,四根琴弦的空弦定高,全部调高一个全音!

从来没有一把弦乐器会采用如此怪异的定高。

思路一打开,截然不同的内心听觉就开始在范宁的意识中酝酿铺展:一把做工粗糙、缺乏细节考究的古小提琴,在乐队梦呓般的弱奏背景伴奏下,拉出陌生、尖利、刺耳的旋律,就像一具在异世界跳着诡谲之舞的骷髅。

之后,范宁在第二部分写出了一段田园风格的旋律,竟是此前“巨人”第一乐章中最重要的“原野主题”。

它以颤音发展,为音乐带来了闲适悠然的意味,但怀旧的色彩很快变得陌生走样,加了弱音器的铜管、用弓杆击弦的提琴、增四减五度的运用、频繁出现的调外半音等.重新将听众拖入了那幅神秘、怪诞而恐怖的动态画卷。

夜晚第27时,第28时,第29时.

未知之时,失落之时,依然像初入失常区一样,并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奇怪东西闯入,营地外界那些“白色弥撒”的歌声,也没有要和自己发生交集的意思。

唯独范宁越写越觉得顺畅满意,甚至中间都没有停笔,去演奏试试音响效果。

一直到把这首带有两个中段的谐谑曲的主要结构写完,只留下准备填充的配器和对位细节时,他才决定上手验听一番。

当然就从最为关键的小提琴声部开始。

范宁对着身旁后侧抬了抬手,那把此前在榕树底下被用于演奏过“恰空”的小提琴,连着弓子已经从阴影中飞出,落到了他的手中。

“咚咚咚咚——”

范宁左手抓住琴颈后,当即习惯性地抬起小拇指,在g、d、a、e四根琴弦上快速拨过,然后在腮下夹好,拧动弦轴,准备调高弦高。

但下一刻,他伸手的动作停在了半空。

拨弦出来的四个音是a、e、b、#f!

“这把琴为什么已经全部调高一个全音了?”

“什么时候调的?”

“谁调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