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弗兰茨的条件(2 / 2)

尤其是拥有钢铁的数量将阿曼人震惊到了,因为整个阿曼帝国就没多少铁矿,生产钢铁的方法更是十分原始。

在阿曼帝国铁器本身就算得上是一种奢侈品,所以在看到奥地利的铁甲舰和那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时感到尤为震撼。

丝内卡公主更是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去参观了几座奥地利的钢铁厂,她当时就断定整个阿曼帝国的钢铁产量也比不上奥地利的一家钢铁厂。

而这样庞大的钢铁厂在奥地利帝国根本就排不上号,弗里德里希甚至亲口说过弗兰茨有两家特殊的钢铁厂,这两家钢铁厂的产量就能抵得上奥地利帝国其他钢铁产量的总和。

此外丝内卡公主还发回了一些奥地利帝国产业数据的统计报告,上面的数字是赛义德做梦都不敢想的。

不过这些所谓的机密情报是弗兰茨故意泄露给丝内卡公主的,其实这个女人也很聪明,她在得手几次后便发现了一些端倪,但她没有明说。

只是在宴会上偶然提起阿曼帝国将会是奥地利永远的朋友,至少她在努力这样做。

丝内卡公主这些怪话听得弗里德里希大公一头雾水,但弗兰茨却很清楚这话中的含义。

毕竟这种情报工作是十分危险的,而且十分容易惹人猜忌,哪怕是她装傻假装不知道,一旦某一天被发现了一样有可能会被弗兰茨当成危险因素所排除。

丝内卡公主很清楚弗兰茨的能量,而自己的丈夫弗里德里希只是一个喜欢军事的铁憨憨。

弗兰茨如果想动手有太多机会、太多理由了,弗里德里希根本就护不住她,甚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而且如果某一天事情挑明了,那么可能根本就不要弗兰茨动手,弗里德里希就会把她碎尸万段。

为了长远考虑丝内卡公主决定摊牌,她不介意做个双面间谍,而且作为一个阿拉伯女性,她嫁到奥地利其实就算是哈布斯堡家族的人了或者说是弗里德里希的私人物品了。

所以出卖祖国和原本的家族,对于她来说完全没有一点负罪感,反倒是向阿曼帝国透露奥地利的情报让她压力很大,甚至良心都有些不安。

阿曼帝国的态度宣告英国人在西印度洋的计划彻底破产,回到此时的欧洲问题上。

奥地利一方已经提出和谈,法国临时政府的态度则是比较暧昧。实际上是后者根本就没有一个主心骨,内部派系林立、鱼龙混杂。

但之前帕麦斯顿提议扶植一个亲英派政府的计划也宣告破产,一方面是英国地中海舰队的惨败,另一方面此时法国民族主义兴起就根本没有亲英派的土壤。

法奥两国应该都可以接受英国的和平协议,这就给了英国人操作空间,他们可以拉一个打一个。

现在的问题又转移到是与法兰西停战继续对付奥地利,还是和奥地利停战继续对付法兰西了。

法、奥两国在海外都有大量殖民地,而且相对来讲十分富庶。无论是法国的德克萨斯殖民地,还是奥地利的加利福尼亚殖民地都是潜力巨大的区域。

当然最好还是能全部拿下,但不是现在。这一切都要归咎于地中海舰队的覆灭。

法国海军是与英国海军交战的主力,所以必定损失惨重。而奥地利一方虽然似乎并未参加大规模战斗,但是奥地利的海军本就不值一提。

不过奥地利人却占据了克里特大岛占据了地利优势,如果奥地利人将海战变成陆战,那么英国的损失就大了。

海军大臣第一个反对登岛作战,因为首先地中海是奥地利人的地盘,如果奥地利一方不打海战专打运兵船,那英国海军的护卫舰队是根本没有一点办法。

陆战队士兵也不可能都坐在战列舰上,毕竟这些军舰没有那么大空间来运送士兵。

其次,克里特岛太大了。从英国本土派军队去地中海的地中海的克里特岛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不单纯是航行时间还有集结和准备的时间)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奥地利人至少可以向岛上输送几万军队和足够供应其数个月乃至数年的物资。

海军想要进行围困逼其投降根本不现实,而登岛作战那需要多少兵力?一万?两万?还是五万,十万?

至于进攻威尼斯?整个奥地利帝国四分之一的火炮都在那里,而且亚得里亚海这种狭窄的区域进去容易,但是想再出来就难了。

毕竟谁也不能保证法国人真的不会在背后捅刀子。

除此之外此时德意志邦联进攻石勒苏益格,这会不会是另一场奥地利帝国的阴谋呢?

现在整个英国政府没有人敢赌,因为这代价太大没有人承担的起。

但法国人同样很难缠,因为现在根本不清楚法国人是如何打赢的,损失有多少。

最关键的是没人知道法国人会不会再次创造奇迹,而且与法国开战同样要警惕奥地利人的再次偷袭。

当然还有一个最为稳妥的办法,那就是及时止损同时停止和两国的战争,这样英国就能继续安稳的保持世界最强海军的地位。

损失了地中海舰队对于英国打击确实不小,但是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而且英国有能力在一到两年内再造一支地中海舰队出来。

约翰·罗素看了看自己内阁中的其他成员,众人都面面相觑,毕竟谁也不想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这时帕麦斯顿提议道。

“也许我们可以先听听奥地利人的条件。”

约翰·罗素觉得很有道理,毕竟要货比三家么,而且曾经的梅特涅时代奥地利人给英国开出的条件一向十分优厚,说不定还能从他们身上捞点什么好挽回颜面。

“嗯,这个主意不错。”

约翰·罗素肯定了帕麦斯顿的想法。

但很快奥地利一方的条件就让英国人大跌眼镜。

弗兰茨的条件是:

第一,奥地利将释放全部英国战俘,但作为交换条件英国在克里特岛上的一切船舶、建筑、物资皆充为战争赔款。

第二,英国必须将克里特岛归还给希腊王国。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