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秦人才真多(2 / 2)

我在秦朝当神棍 人酥 9588 字 2023-05-17

李信说道:“槐兄此言差矣。谁人不知槐兄才是一等一的坏人?普天之下,谁也无法超越。”

旁边经过的小宦官都听傻了:这两人,果然是至交好友啊,互相骂对方是坏人,居然还能如此乐乐呵呵的,丝毫不恼火。佩服,实在是佩服。

…………

“诸位,咱们已经从长计议有几天时间了。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了。再拖下去,咱们的名声也就完了。”

有儒生按捺不住,开始召集众人开会。

其他的儒生们纷纷点头,认为这件事确实不能拖了,再拖下去,简直比槐谷子还要无耻了。

可是……不拖着,又有什么办法呢?在座的人,谁又有良策呢?

于是众人看向着急众人的那人。

有人拱手说道:“孟先生,你是咱们当中,学问最深厚的人,难道你已经想到了办法不成?”

孟大人,名叫孟集。

他确实想到办法了。

他胸有成竹的说道:“诸位,你们想想。咱们为什么受将军小报的侮辱,却又无法反抗呢?”

众人都不说话。

原因显而易见,但是谁也不好意思说出口。

这种事已经很丢人了,当众说出来,那更是丢人中的丢人。

孟集见没人说话,呵呵一笑,说道:“其实大家都知道,无非是将军小报后面,站着一个李信罢了。”

“李信此人,厚颜无耻,我们不屑于和他理论。但是想要在朝中找出一个人来,让李信有所收敛,还是能够办到的。”

话说到这里,朝臣们立刻来了兴趣。

他们好奇的问道:“是谁?”

孟集说道:“李信的姐丈,博士淳于越。”

众人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表示很有道理。

孟集接着说道:“淳于越,乃是李信的姐丈,又是儒生。如果由他出面,此事应当可以办成。”

儒生们听了这话时候,却都有点犹豫了。

淳于越会帮忙吗?

之前儒生们已经把淳于越骂的狗血喷头了,并且宣称,将他开除出儒家之列。

如此一来,淳于越还肯帮忙吗?

难道要大家去找淳于越?向他赔礼道歉,请他出手?

可是……这谁能拉的下脸来?

孟集似乎猜透了众人的心思,他笑呵呵的说道:“起初的时候,我也心存疑虑,但是我仔细想了想,又觉得此事可行。”

众人好奇的问道:“何出此言?”

孟集说道:“淳于越乃是儒生。我们将它开除出儒家之后,他必定十分后悔。夙兴夜寐,辗转反侧,只想着和我们交好,再次以儒家的身份做事。”

儒生们都点了点头。

淳于越这个博士,那是因为儒生的身份才当上的,否则的话,平白无故,他怎么可能做博士?

如果把儒生的身份给他拿掉,他还剩下什么?

现在普天之下的儒生,都不再承认淳于越的儒生身份。

他不着急吗?他不忧虑吗?他还好意思做官吗?想必这时候,他已经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来道歉求饶了吧?

但是淳于越没来,说明这是一个要脸的人。

儒生们不排斥要脸的人,他们甚至觉得,淳于越要脸是好事,如果他不要脸的话,大家反而要看不起他了。

孟集笑呵呵的说道:“所以,我们和淳于越之间,其实没有什么深仇大恨。”

“今日召集诸位来,其实是想征求诸位的意见。要不然……咱们就勉勉强强,原谅了淳于越,如何?”

众儒生脸上都露出不情愿的神色来。

有人十分感慨的说道:“淳于越,乃是儒家败类,这样的人。我真是羞与之为伍啊。”

其他人连连点头:“是啊,是啊。”

他们骂了淳于越一阵,等所有人都表明态度之后,话题就悄悄地转变了一些。

有人说道:“不过,人谁无过呢?过而改之,善莫大焉。”

又有人说道:“是啊。淳于越,也算是饱读诗书了,偶尔一时失足,我们倒也可以再给他一次机会。”

还有人说道:“只要他答应悔改,倒也不妨事。”

孟集见众人的意见达成一致,笑了。

有儒生疑惑的说道:“虽然,我们同意原谅了淳于越。然而又怎么告诉淳于越呢?如果我们登门告诉他,那岂不是太给他面子了?”

孟集说道:“这个好办,我们只要派几个人,在淳于越的住处周围,散布一些消息。就说我们有意给淳于越一个机会。”

“淳于越听到之后,想必会大喜过望,然后赶快来向我们道歉吧?”

众人连连点头:“有道理,有道理。”

孟集他对众人说道:“那我可就放出风去了。”

众儒生说道:“快去,快去,我们便在这里等。”

孟集叫来一个仆役,吩咐了他一句。这仆役点了点头,立刻跑了。

儒生们纷纷说道:“只要淳于越听到消息,应该立刻就来了吧?估计在一个时辰之内,我们便能见到他了。”

有人说道:“诸位见到淳于越之后,切莫太过和颜悦色。我们虽然答应要给他一次机会,但是必要的敲打还是必不可少的。”

儒生们纷纷点头。

他们等了一个时辰,淳于越没有来。

在这一个时辰当中,人人都有点着急。

每次门口经过一个人,他们都以为是淳于越来了。每次有仆役进来,他们都以为带来了淳于越的消息。

然而,一个时辰过去了,有一个时辰过去了。

淳于越始终没有消息。

儒生们有些坐立不安了。但是他们还在心里骗自己:或许……淳于越正在准备礼物?嗯,他必定是十分慌张,十分看重这次道歉,因此礼物准备的时间长了一点。定然如此,错不了。

就在这时候,外面有仆役说了一声:“淳于……”

儒生们立刻全都站了起来,叫道:“是淳于越来了吗?”

那仆役吓了一跳,战战兢兢的说道:“不是。”

儒生们大为恼火,十分不快的说道:“不是?那你说什么淳于?”

仆役小心翼翼的说:“小人说的是蠢驴。只因为今日商君别院运来了一头驴,作为展览。只要交一文钱,便可以去看一看。”

“小人的儿子一时贪玩好奇,去拽驴尾巴。不成想那驴忽然踢了一脚。幸亏有人眼疾手快,把小儿抱开了,否则非得受伤不可。”

“即便如此,小儿也受到了惊吓。啼哭不止。小人看的心疼,于是骂那驴为蠢驴。诸位大人想必是听错了,小人说的不是淳于。”

儒生们:“……”

他们忽然觉得,这个蠢驴两个字,越听越是刺耳。

他们傻傻的在这里等着,越想越像是蠢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