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给自己松松绑,先过好当下的生活。(2 / 2)

还有批初中起就一起玩的朋友,到现在二十七八岁,没有谈过一场恋爱。原因是根本就不想谈,觉得这东西特没劲。大家出去爬山,聊了一路的旅游、音乐、演唱会,刮过的风都是青春的味道。也没听谁说过家里催婚,更别提相亲,倒是偶尔会听到一嘴家里女性是都独居,一个人住很舒服云云。

还有一批散落在天南地北的朋友,大多是长大后认识的。有人租房,有人定居,但基本都是自己住。有朋友情人节的时候在家拉大提琴,也有朋友那天在书店呆了8个小时,给的评价是酣畅淋漓。就,大家都不需要谁陪,一样很开心。

我觉得这样真挺好的,平常和朋友们聚在一块儿都是喝酒跳舞谈天说地。神采里偶尔还会有十八九岁的影子,但又已经可以买得起那些十八九岁时非常渴望的东西。

你在他们身上会发现一件事,原来长大与快乐并不冲突,原来成熟与天真可以共存。

想起我之前去参加好朋友的婚礼遇到了一个很有气质的姐姐。

三十多岁,前几年刚离婚,最近又恋爱了,对方是个二十岁出头的男孩子,长得真的很帅很帅,两个人在一次聚会上一见钟情,他对她特别好。

姐姐身上有一种很轻盈的感觉。背着时髦的小包,笑起来很温柔,你能不自觉的感受到,这个人真的过得蛮好的。

后来跟那个姐姐闺蜜聊天才知道,姐姐是做房地产的,每年收入在千万级别。三十岁之前不太开心,总觉得前夫不够爱自己,但后来的日子里,活得宽阔又自由,我能从她身上看出时间的痕迹,但她给我的感觉就是原来三十多岁,也可以这么好。

我妈妈有段时间特别着急催我结婚,有时候也会忍不住跟我说,女孩子耽误不起,是为了你的幸福这样的话。

但这几年我反而我越来越怀疑,三十岁之后真的有那么可怕吗?一定要结婚才是幸福的吗?三十多岁离婚,开开心心恋爱的她看起来也很幸福不是吗,我还记得大家看到她男朋友的时候赞不绝口的样子,她的幸福好像一点也没被耽误。

所以我在想哦,其实几岁遇到爱情真的没那么重要吧,如果实在是没什么浪漫的邂逅,那一个人也蛮好的,每个都有自己的时间轴,你不必活在任何人的审判里。

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还有之后的很多年的人生都是你自己的,只要你想,就可以选择活得幸福丰盛,让人羡慕。

愿你,遇到一个在乎你的人,知你冷暖,懂你悲欢,予你心安。

尽量少为已经发生的事而后悔,永远抬头挺胸向前看。人生有三把钥匙:接受、改变和离开。

不能接受的就改变,改变不了就离开,少问别人为什么,多问自己凭什么,要相信如果事与愿违,那一定是上天另有安排。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

非常喜欢这样一段话:我用执着烧死了所有的幼稚和任性,那片荒野慢慢长出了理智,冷漠和清醒。

稻盛和夫说: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真正能够治愈你的,从来都不是时间,而是你心里的那段释怀和格局,只要你内心不慌乱。

你可以消沉,也可以抱怨,甚至可以崩溃,但不能丧失自愈的能力,要学会及时止损,人生不一定要赢,但绝不能输给过去的错误和愚蠢。

谋生的路上,不拋弃良知;谋爱的路上,不放弃尊严。

“人生这条路很长,未来如星辰大海般璀璨,不必踌躇于过去的半亩方塘。那些曾受过的伤,终会化作照亮前路的光。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真正能治愈你的,从来不是时间,而是你内心的释怀和格局,只要你的内心不慌乱,任何事情都影响不了你。”

无人问津也好,技不如人也罢。你都要试着安静下来,去做自己该做的事,而不是让内心烦躁、焦虑,毁掉你本就不多的热情和定力。

心可以碎,手不能停,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在崩溃中继续前行,这才是一个成年人该有的素养。

看过一句话,深以为然:到了一定的年纪,总要学会与周遭的一切和平相处。

烂事,该放就放,不要一直惦记,不合适的人,不合就散,不要一昧拿烂人烂事来惩罚自己。

人这一生,我们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经历大大小小的事。总有些事牵绊着我们的心,有些人让我们难以释怀。

可人生就像是一条单行道,不能逆行,不可回头。走过半生,学会了释怀,懂得了放下。在意的越多,遇到的麻烦就会越多。世间无事,烦恼来自逞强,所求太多,心就无处安放。

真正成熟的人,早已战胜了情绪,哪怕事不如愿,也能静下心找到前进的方向。与烂事纠缠不会带来幸福,只会让自己的余生痛苦不堪。

季羡林的《悲喜自渡》中有句话:“世上哪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呢?一个人倘若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消化人世悲喜,纵然会经历坎坷,也必能得到圆满。”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一帆风顺,都是起起伏伏,潮起又潮落。不过是有的人学会了把事看淡,在平淡的日子品味生活,活成自己喜欢的样。有的人选择与过往纠缠,与失败缠绕,与幸福失之交臂。

与其逼迫自己,不如选择与世界和解,接纳自己。岁月如洪流,为了能让自己走得更远,我们都要时时甩掉脚下的泥土和内心的琐碎。

愿你我永远都可以为自己热烈地活着,尽情地笑纳生活中的美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