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诗册详解(2 / 2)

“师父说的是,这等惜用民力国力,却仍成大事之法?”

陶风明满意的点了点头,喝了口热茶,轻声继续说道。

“文朝立国本艰难,这四方百姓生长,仍逢水旱灾,更有妖魔作祟,蝗虫兽鸟,不论天灾它祸,已是民众苦矣,文朝赈济不断,颇感压力。”

“更何况还有庞大边军要养,每年耗费巨量银两,又是连年征战,国库且无充实过一日,所以治国之策,多是以小博大。”

宋穆听得这番教导也是点头,文朝治国,多是不选最优之策,而是最省之策,为维护大局,有些东西却也粗犷了不少。

不过宋穆心中还是多有些不解,当下开口说道。

“师父,那若是由此谈到开源之策呢?”

陶风明抬头看了宋穆一眼,此番却是有些疑惑,宋穆却是说道。

“师父您也说过,海阔天空外,自有人族立于世间,过往张骞使西域,且我等何不如此开源?”

陶风明却是点了点头,开口解释道。

“开源之策已是久方矣,不过当下,西北妖国繁盛,陆上暂无可能,倒是水路,可有一试。”

“只是……”

陶风明脸上露出几分无奈,看向宋穆,宋穆则是沉出一口气沉声说道。

“弟子也明白其中难处,但仍旧对其报以厚望。”

“若是以省治国,却是多有桎梏,且不是长久之计。”

宋穆表达了一句自己的看法,听得这话的陶风明微笑着点了点头。

从宋穆的身上,陶风明总是能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自己的这个弟子,似乎对这许多陈年旧制,总有自己很独到的看法。

不循旧制,利弊且难说,但于今日文朝,旧制并非良方。

当下陶风明作罢,笑着说道。

“有此信念当不错,速速做篇文章来,就论这开源之事,若是念头通达,则此番会试,你当无忧矣。”

宋穆也是连忙起身,收拾出一张桌案,就坐在陶风明一侧,提笔开始书写。

陶风明便就在一旁继续看着这本诗册,偶尔也为宋穆解读几句,再问问宋穆的看法。

两人一问一答,倒是都有所收获,宋穆也沉下心来,继续学习。

这一年多的游历,如今的宋穆已经能将陶风明所讲解的东西都记在心中,并按照自己的设想排布文章。

虽有时仍被陶风明批判异想天开,但也能见得陶风明更多的点头。

如此,师徒二人继续为会试努力,笔耕不辍。

每日宋穆做完手中之文章,也会翻阅那本诗册,见着过往先祖在朝堂之上所做之事,也是抬头望向窗外。

“若是我,当有不同了。”

宋穆喃喃的说道,透过一片琉璃,似乎看到了遥远未来,自己为文朝谋划的场景。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