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亡字数详解(1 / 2)

一提到朝鲜战争中的伤亡,就有人用所谓的“美国朝鲜战争纪念碑”来说事,说上面刻了数字,这个数字就是最真实的!

甚至还有人说:按美国的国家体制,在死亡人数上不太可能出现大的差错,否则如果有人没有列上阵亡名单,没有刻上朝鲜战争美军阵亡将士纪念牌,那么死者家属掀起的轩然大波会让美国政府极为难堪。

好吧,让我们看一下事实的真相吧:

这是一个1995年横空出世的阵亡数字

这是一个被“遗忘”了4年后才想起的阵亡数字

这是一个史料被烧毁无从考证的阵亡数字

这是一个没有来源和出处的阵亡数字

这是一个没有阵亡人员名单支撑的阵亡数字

这是一个官兵们难以跻身其中的阵亡数字

这是一个从“出生”后就被改来改去的阵亡数字

这是一个为了宣传而存在的阵亡数字!

其以下都是考察所得的史实资料,绝对真实。

大部分数据源自9年人民日报。

我只负责汇集。

1真实的名字

“纪念碑”的实名叫“朝鲜战争退役老兵纪念碑”或“朝鲜战争退役老兵纪念园”(koreanarveteransmemorial),不是“朝鲜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

2筹备建设的背景

由于朝鲜战争给予美国的巨大阴影,美国官方一直“耻于谈起”,被故意“遗忘”了几十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受到越南战争反战运动的带动和越南退伍军人纪念碑(vietnamveteransmemorial)建成的影响,部分还健在的朝鲜战争退伍老兵才敢于小心翼翼的提起这个美国官方不愿提起的“被遗忘的战争”,开始才开始逐步组织联络,筹备建设一个纪念性的标志物。而不像越南战争,在战争尚未结束就形成了一系列维护越战退伍老兵权益的民间组织,并有力的推动了越南退伍军人纪念碑(vietnamveteransmemorial)筹备建设。

3建成时间为朝鲜战争结束后42年

在越南退伍军人纪念碑(vietnamveteransmemorial)1982年建成后,朝鲜战争退伍老兵效仿于1984年12月成立了朝鲜战争退伍军人纪念碑信托基金会,经过种种努力,于1986年1月才获得美国战争纪念碑委员会立案,1988年9月才获得用地批准。历经曲折的募捐筹款,1992年6月才奠基,直至1995年7月才建成。筹备建设的力量来自于民间自觉,建设的经费全部来自募捐,美国政府在此过程中既没有出一分钱、也没有出多大力。

4战争史料的不足

由于美国官方的刻意压制和故意“遗忘”、“遗失”、“遗漏”甚至“焚毁”,导致关于这场战争的大量文字记录被遗失、文字史料被遗失、当事者的陈述被遗漏、战争的亲身经历者被遗忘、阵亡失踪将士的姓名资料被焚毁,战争中美方的许多史实细节已无从考究。迄今再追溯回去,美国方面只剩下语焉不详的宏观大略,只剩下后人发挥想象的文学描述,而缺乏有力的细节支撑。甚至连阵亡者、失踪者都没有了官方的记录,只能在浩瀚的人海烟波中,让后来者凭空自发回忆。导致整个“纪念碑”缺乏像“哭墙”中的阵亡将士姓名等实质性内容,整个“纪念碑”空有抒情的意境却没有历史的厚重。

5没有阵亡将士姓名

是的,这里没有越南退伍军人纪念碑(vietnamveteransmemorial)中的那面“哭墙”,没有阵亡将士姓名的详细记录,更没有阵亡将士服役、参战、阵亡时间地点等背景资料!

纪念池旁一圈地台,刻了几个据说是阵亡、受伤、被俘、失踪人员的数字,一面墙上写着“freednetisnotfree”(翻译过来就是“自由不是免费的”)。墙上还注明了朝鲜战争退伍军人纪念碑是由朝鲜战争退伍军人、他们的家属和朋友捐款而资助的,建成日期是1995年7月27日。

纪念池旁是雕塑群:用19个真人大小的雕塑反映朝鲜战争的艰辛,脚下只写了22个参战国的名字;用25多幅照片反映据说是参战士兵的掠影;最前一块地台上写着“ournationhonorshersonsanddaughtershoanseredthecalltodefendedcountrytheyneverkneandapeopletheynevermet”(翻译过来就是“我们的国家向听从召唤去保卫一个他们素未谋面的国家和人民的儿女们致以敬意”)。

纪念池和雕塑群两大部分共同构成了“朝鲜战争退役老兵纪念碑”(koreanarveteransmemorial)——或称为“朝鲜战争退役老兵纪念园”会更合适一点,这里没有刻着阵亡将士名字,更没有标注这些数字的来历。

6数字没有明确来源

“纪念碑”内地台上所刻的数字,目前没有切实有效的依据支撑,包括的范围和计算的方式也没有明确的说法。而根据美国官方说法,1973年在圣路易丝nationalpersonnelrecordscenter的一场大火烧掉了很多记录,使再要得到一个完整的名单已成为不可能,目前纪念碑在1995年建成时所刻上的包括阵亡人数在内的一系列数字,是工作人员根据“不完整资料”的得出的。而有关数字,不仅美国官方最近又不予承认,而且与美国历次宣称的美军、南朝鲜军及“联合国军”在朝鲜战争中的阵亡、负伤、被俘、失踪及损失总数均有出入,个别数字差异达数十万之巨。

7数字被人为不断修改

近年来,美国军方又声称这个数字过大,其中只有一部分可以核实,并大胆采取了一项新的方式以求证数据——人为将数字砍掉一部分,留下据说是能考证的一部分人数,然后向社会征集遗漏的名单。凡是发现自己亲属不在这数万人名单中的,可以来到华盛顿,来到这个koreanarmemorial申报。但是申报不仅需要提供自己亲属的名字、服役等有关情况,还需要举证有关服役部队、服役时间、阵亡情况等关联信息,并经核对无误后方能进入阵亡、负伤、被俘、失踪等人员名单。表面上看来步骤清晰、逻辑严谨、很人性化,所以数字也顺利的从33586到了33629、33652、33686、33741……3657、36576、36584、36891、3699、3694、37333……但是那些没有亲属或是亲属死绝的阵亡人员,或者有亲属但忘了这个事的,或者知道这个事情但没空查找数据,或者好不容易查到但是没空来dc的,或者来了dc不知道这个koreanarmemorial数据库的,他们的名字就永远被遗忘了。是的,就算来了,但你没办法证明你的亲属是阵亡在这个战场上的,也只能算失踪,或者,这个战场以外的阵亡、失踪人员。而且,一切自愿申请,所以如果你的亲属添加进这个数字,你也无法埋怨官方。

8“阵亡”的入围标准苛刻

一名美国大兵要“阵亡”,是很不容易的,他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算“阵亡”:

一是必须在执行作战任务时当场毙命,如果还剩一口气被拖上担架,即使旋即咽气,也记入“其它原因死亡”。有个例子是越战时游击队火箭筒击中美军一座脱衣舞厅,里面5多名美军非死即伤。而美军公布的阵亡名单里找不到这些人。理由是当时他们正在“欣赏艺术”,并非处在战斗状态。

二是必须有确凿证据证明此人是被敌方命中因而丧命,否则记入“事故死亡”。比较著名的例子是美第8军军长沃克中将,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阶段,沃克在美军混乱的大溃败中死亡。朝鲜人民军称其被游击队伏击击毙,美军则称其因躲避炮弹致乘坐吉普车跌入深沟(一说撞车)摔死,故美军战史上的正式死因只注明:车祸。

三是死者的尸体必须被其战友发现,起码面部可供辨认,并有效收集了死者的身份标牌。换言之,如果你被敌人的炮弹打的稀烂,或者你的身份牌飞出去挂在了一只狗的脖子上,或者你的尸体跌入一个粪坑而无人愿意下去捞你辨认,你将被记入“失踪”。

四是死者必须死在战地。如果你中枪中炮负伤急救,但是却被直升机接到战区外(比如日本)抢救无效死亡。抱歉,你算“韩战以外地区死亡者”。

五是战机必须在空中被敌机打爆,同时飞行员一并被炸死才能确保“阵亡”。如果飞行员在空战被击中昏迷、飞机却是后来才坠毁的,抱歉,这种死亡也可能叫“机械故障”。

因为有如此苛刻的条件,一名美军要想“阵亡”尤其是“阵亡在朝鲜战争中”真的很不容易。于是美军在朝鲜战争中阵亡率一直很低,美军的作战飞机、坦克、战损率也很低,以至于在朝鲜战争中,美军所谓的“因事故自行坠落的”战机是被击落的3倍、其它杂七杂八死亡人数的快赶上作战阵亡的人数。这可以说充分反映了美军的强大实力、对人权的重视和统计学上的分类细致。当然,也可能反映出其它的一些理念。

9所谓“阵亡”数字已实证有误

一是以美军第7师第31团(“北极熊团”)为例。第7师31团完整建制编制人数3781。中方宣称首次歼灭美军建制团级特遣队,击毙团长艾伦?麦克莱恩(alanmclean)陆军上校,缴获“北极熊”团旗。美军宣称32人的团级特遣队有超过1人(一说16余人)成功突围,并还有战力组成一个营随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突围。事实是这个团级特遣队32中仅385人生还。美军31步兵团协会网站31stinfhistoryhtml及维基en/iki/31st_infantry_regiment_(united_states)均披露:“innovember195,the31stinfantrymadeitssecondamphibiousinvasionofthecampaign,landingation,notfarfrnetvladivostokherethe31sthadfoughtjust3yearsbeforeithnorthkoreanresistanceshattered,untroopspushedtoardtheyaluriverhenchinesetroopsseptdonfrnetmanchuria,theysurroundedataskforceledbythe31stinfantry’smander,lmacleanandhissuccessor,ltcdoncfaith,erebothkilledduringtheensuingbattleltcfaithonthemedalofhonorforhisgallantattempttoleadthemandtosafetyonly385ofthetaskforce’soriginal32memberssurvived”32人的第31团特遣队生还者仅385人,占编制人数3781人的745%已被歼灭,按战损率确实可以算被全歼了。

二是以美国陆战1师为例。美军陆战1师编制人数约25万人,当时到达长津湖地区是3个陆战步兵团、1个陆战炮兵团以及直属第1坦克营、第1工兵营等部队,师部部分人员、师直属第1海岸营和第1水陆两栖车运输营以及一些后勤人员还留在兴南港,在长津湖地区部队总共约24万人。陆战1师称最后从兴南港登船撤离的人数是22215人,加上还有约1名重伤员已直接空运日本,也就是说在长津湖陆战1师伤亡仅1%就被志愿军从鸭绿江边直接赶出了大海……这个该属于什么样的作战意志……

根据美军战后公布的资料,陆战1师从1月26日至12月15日(是从元山登陆进入东线战场到从兴南登船撤出整个东线作战,而非仅指长津湖之战),阵亡64人,伤重死亡114人,失踪192人,伤358人,战斗伤亡总数为4418人,另有7313名非战斗减员,主要是冻伤和消化不良,但在战役期间大部就已伤愈归队。此外陆战队飞行员还有8人阵亡,4人失踪,3人负伤。整个陆战队战斗伤亡为4433人。但是陆战1师在整个朝鲜战争中公布阵亡数为5余人,失踪近千。要知道陆战1师在朝鲜主要就只打了突破洛东江、仁川登陆攻克汉城、长津湖突围3仗,突破洛东江时陆战1师主力不在,仁川登陆攻克汉城时是胜仗不会有失踪,长津湖突围是公认的规模最大最惨烈之战,此战结束后陆战1师基本退出朝鲜主要战场,不是在后方剿匪,就是躲在南朝鲜军防御阵线后面。要真象官方战时宣传那样,长津湖突围只死了6来个兵,那前两仗顶多死4个兵,其余4多陆战队员难道全死在剿匪战斗、死在阵地防御战场、还是死在日本的温柔乡?

三是以上甘岭战役为例。美军一方面在这一场他们集中了大量兵力并坚决实施的上甘岭作战仅宣称阵亡365人,受伤1174人,被俘1人;同时南朝鲜军阵亡196人,受伤3496人,失踪96人。另一方面在从上甘岭彻底败退后,美国新闻界评论说:“这次战役实际上却变成了朝鲜战争中的‘凡尔登’”,“既是用原子弹野不能把狙击兵岭(5377高地北山)和爸爸山(五圣山)上共军部队全部消灭”,美军将其称为“伤心岭”,并从此在战史中闭口不谈。上甘岭战役的最终结果是,志愿军不仅守住了自己的基本阵地,而且第15军以第29师和第44师先后攻歼了上甘岭以西柏德里东山和平康以南万渊里地区之381高地、391高地之敌,将战线向前推进了数公里,此时战争已经进入了我方守得住、攻得动,而敌军则攻不动也守不住的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阶段。让我们看看美军在上甘岭战役中的真实代价吧!

上甘岭美韩军共投入步兵1个团又2个营:其中美第7师3个团(185人)、韩第2师4个团(欠一个营)、韩第9师3个团(385人)、埃塞俄比亚营(约13人)、哥伦比亚营(1153人)。空降兵1个团:美军第187空降团(3225人欠一个营)。地面部队合计11个团又2个营。加上韩军第15编练师(9余人),和4个新兵联队(12人),共计8万余人。炮兵18个营(中后期抽调了5个用于西方山方向),1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3余门。坦克2个营,17余辆(有的说14多辆)。航空兵1个大队,飞机约1架,共出动约3架次。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美韩师每师人数比志愿军多6-8人以上。美第7师在第二次战役中的编制有资料上说25人,其中混编有86人的韩军,上甘岭战役美7师只剩下185人,估计不包括韩军在内。

上甘岭战役第1天美第7师31团仅打了半天,2营人马损失超过7%,下午换上32团(秦基伟说是17团)接着打;美第7师32团损失估计也不会小于31团的。仅美第7师在一周内就动用了2/3的兵力,各团仅剩一个营未投入战斗。到18日,美第7师和韩第2师出动番号同为第17团的部队(实际上美第17团在16日就投入了第2营)。仅前5天美韩军就一共投入了17个步兵营共51个连队,其中美第7师6个连队,韩第2师11个连队,也就是说美第7师仅3个营未参战,韩第2师几乎全力投入。美韩记载的许多资料表明:联合国军伤亡超过7之众,惨到每个连不足4个人,一名美军连长点名时该连仅剩2人(美国随军记者威尔逊报道:“一个连长点名,答到的只有一名上士和一名列兵。”),战损高达7%-8%(有不少人动不动就说美军伤亡1/3就撤离战场,在上甘岭看美军是唯一一次例外)。从21日至29日,坑道内的志愿军部队夜间主动出击达158次,仅9次失利,并恢复了7处阵地,累计歼敌可估算在15人以上。1月21日至25日,美7师又动用了剩余3个营中的2个,仅保留了1个营未参战。一共投入了8个营的兵力,也仅仅支撑了12天。加上1月3日后的陆续参战战损,美第7师伤亡少说也在6-65之间。第187空降团32多人,按战损1/3估计,美军上甘岭战役伤亡超过7人接近8人是没什么疑问的,这才是符合美军损失超过1/3之一撤离战场的真实数字。

韩第2师从1月14日一直坚持到11月24日才撤离战场进行第4次整补。之所以能支撑比较长的时间,其基本团队都随打随补了3-4拨才坚持下来的,最后仍然是力竭而退。秦基伟说韩第2师起初参战是12人,撤离时仍然有11人,实际上是根据以前的韩军编制计算的,后期韩军编制是按美军师编制搞的,韩2个师人马达385人。韩军第15编练师和4个新兵联队(团)少说也有2人,从来没有以建制身份参加战斗,大部分都填补到韩第2师战损中去了,仅第15编练师在战役中为韩2师就补充了9多新兵,4个新兵联队估计大部分补充到韩第2师,一部分补充到韩第9师了。韩第2师11月24日撤离战场,估计也就是这些新兵消耗的差不多了才撑不住的。韩第9师精锐部队第3团在5979高地仅打了不到2天就消耗殆尽,另一第28团在12月3日也仅打了1天就支撑不住了。韩第2师说自己仅仅伤亡48人,阵亡11人,完全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也符合韩国人一贯文过饰非,好大喜功的特点。仅1月31日,我军就观测到敌人一天拉走了3卡车的尸体(一车4人),还有更多遗弃在阵地上无法运下的敌人战死的尸体。从该师由参战时的19多人减自撤离时的11多人,仅此就战损了8多人,再加上补充15编练师新兵9多人的损失,不算4个新兵联队的损失,韩2师最低也被消灭了17多人。据38军统计,韩第9师在白马山伤亡98余,那么韩军在上甘岭战役伤亡就不下25人,加上美军和其他联合国军的损失,美韩军伤亡总数绝对超过32人,其中阵亡人数估计在12-15人。从美军和韩军都支撑不下去,都是他们率先撤出战场来判断,美韩军宣布自己仅伤亡9万,应该是他们的9人战死在上甘岭上的真实数字的最低压缩版本。

1作战双方对阵亡将士截然不同的态度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果统计方面的严肃性是有口碑的,对统计的准确性非常重视、非常仔细、非常认真,毕竟这关系到对战场形势的基本估计,必须认真核实。孟良崮战役中,解放军在攻占孟良崮后清点战果时发现与预计数量不符,重新组织打扫战场,遂将躲藏在山谷中的蒋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和整编第八十三师一部全歼,是为一例。然而在朝鲜战场上,双方大多数时间都处在阵地战状态,任何一方绝对控制战场或缴获对方全部档案的情况都很少,除俘虏人数外,对对方的杀伤数字只能靠估计和推测。在使用远射程攻击武器时尤其如此,所以双方对战果统计数字出现误差都是难以避免的。但是从对自身伤亡的核算上,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同日,中朝联合司令部即发表战绩公报,其中明确写道:

自195年1月25日参战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共阵亡114万余人,负伤救治无效致死者216万余人,失踪估计阵亡者8万余人,病亡者13万余人,总计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军民因各种原因死亡的人数在156万余人左右。

1992年,抗美援朝战争纪念馆汇集全国各省市民政部门的统计,得出的烈士总数为171669名(从抗美援朝起至当时):四川3789名(含重庆),山东19685名,吉林1826名,辽宁13374名,湖南1687名,河南1673名,河北1155名,黑龙江8222名,江苏7268名,山西5835名,湖北5167名,安徽4151名,浙江3732名,广东3186名,广西2915名,陕西282名,贵州2799名,江西2162名,内蒙古1683名,上海1634名,云南1482名,北京1438名,甘肃141名,福建982名,天津461名,新疆61名,青海48名。

从上世纪末开始,抗美援朝纪念馆通过民政部下发通知,同时派员下到除西藏外的全国48多个地级市267个县区单位,从地方最基本的县区民政烈士名单里面,逐一进行核对。该馆26年公布的数字是志愿军累计牺牲18318人。这个数字铭刻在了抗美援朝纪念馆内“志愿军烈士墙”的中间花环中。“志愿军烈士墙”的两旁分别标注了3个省区市牺牲的志愿军人数:福建1173人;甘肃1259人;云南164人;江西3258人;辽宁13374人;山东19766人;吉林18499人;四川2151人;湖南11541人;河北11853人;河南1148人;江苏8444人;青海56人;重庆9468人;安徽6375人;北京1551人;湖北7183人;广西3418人;黑龙江8683人;山西5488人;内蒙古1995人;陕西3387人;广东337人;海南91人;宁夏441人;贵州2957人;浙江3361人;上海1576人;天津88人;新疆93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