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的真相令人细思极恐(二)(1 / 2)

朱祁镇打鞑靼、兀良哈,是因为这是大明意识形态上的敌人!

朱家立国的前提是什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啊!

朱祁镇对北方的用兵核心,大家懂了吧。

有意思的是,就在三伐蒙古的同时——他还办了好几件大事。

对西南——四伐麓川。

麓川这个地方,就是“三宣六慰”最主要的一部分。

麓川是那么好打吗?

三杨坚决反对,王振作为朱祁镇的人,力主南征。

第一次南征。

思任发进攻掠夺腾冲、南甸、孟养等地,屠杀腾冲,并占领潞江。

正统四年沐国公沐晟兵败,沐晟暴亡。

正统五年,杨荣去世。

初掌权的英宗,下旨斥责新任沐国公沐昂,让他讨伐麓川。

麓川思任发,赶紧遣使来朝。

这是第一次。

没啥值得说道的地方。

文人集团的无耻,尽在其中……

总体就是——朱祁镇没掌权,三杨一贯的“不要国土”。

(因为这里要主讲的是于谦的死因,详细过程不展开,大家可以搜一下。

很有意思!

明朝文臣的无耻,展现的淋漓尽致。)

真要说,那血压就要爆表……

正统六年,二征麓川:

朱祁镇让定西伯蒋贵挂帅,让太监曹吉祥监军,在朝野全部反对的情况下,再次出征麓川。

要知道,这是同时北伐和南伐啊!

结果——

大胜!

思任发远遁。

朱祁镇升蒋贵为侯爵。

正统七年,刚刚结束一南一北,两场战事的朱祁镇——

三征麓川。

朱祁镇命定西侯蒋贵、靖远伯王骥,再次远征麓川。

这一仗,一直打了三年。

为什么打这么久——杨士奇等人坚决反对增兵!

甚至,还出现了给远征军下绊子的行为。

正统九年,杨士奇病死。

明英宗的掣肘,去了俩,南征军这才开始发力。

次年,也就是正统十年。

明军斩首思任发,抓捕思任发全家,归朝。

麓川大捷!

正统十一年,杨溥去世。

至此,朱祁镇在朝中的对手,全部倒下。

正统十三年,就在土木堡之变的前一年。

朱祁镇四征麓川,从三月出征,到十月凯旋,竟然只用了短短七个月。

稀奇不?

明明上一次还打了三年之久,这一次,竟然只用了七个月时间!

就很有意思了……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

“请问:

如果没有土木堡之变,朱祁镇下一步的用兵方向,是哪里?

他会不会全部收回南方失土?”

扎心不?

……

你们觉得,明英宗这么能干,以明朝的惯性,他还能活着吗?

……

外部国际环境讲完。

再讲内部。

正统八年,朱祁镇准备重开大航海。

并让郭琰担任福建福州府同知,开始造船。

让马云巡视旧港宣慰司、满剌加外府、苏门答剌官厂、察地港抽分所及古里官厂。

正统九年,福建、江西、浙江交界处,就爆发了一千人规模的矿工起义。

……

史书上将这一次叛乱,美化成农民起义,然后遮遮掩掩。

实际上,这伙人是盗银贼。

这里的银矿,每年单单福建一地的银矿税收,要上缴八万两。

正统初年,这一片的银矿,在文臣的建议下,就全部被关闭了。

那么——这些矿工是谁的工人?

……

并且,人家不朝江西、浙江——这两个富裕的地方打。

专门硬着头皮,一个劲朝福建打!

为啥?

妄自猜测一下——郭琰就在福州造船呗!

还特么制造了海船120艘!

我日了,永乐大帝最大的一次下西洋,也才两百来艘啊!

朱祁镇上来就这么大——人家能容忍他?

……

朱祁镇本来没当回事,下令让地方剿灭。

一个千把人的矿工造反,还要朝深山老林钻。

在当时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朱祁镇看来……

那叫事么?

饿也给他饿死了啊!

谁特娘的知道,浙江、福建、江西去平叛的士兵越多,叛军规模越大。

到了正统十三年,已经发展到十几万人,坐拥二十余座城池。

并且浙江、福建,接连爆发了好几股叛军。

这个时候,正好三杨全部去世,朝堂上能压制朱祁镇的人,已经不存在了。

真实消息再也压不住,详细情况,终于被送到了朱祁镇这里。

英宗重视起来。

他做了两手准备。

其一,发放粮食,安抚百姓,以利益,诱使百姓归家。

其二,调派京营,出动精兵镇压。

朱祁镇出动京营士兵了……

然而,稀奇的是——福建、浙江爆发民变,朱祁镇派遣多少大军前往镇压,史书中莫说给出答案了。

就连这件事都忌讳莫深,支支吾吾。

这么大规模的叛乱,明史竟然语焉不详。

离谱不?

猜测一下——这里牵制两三万京营士兵,轻轻松松吧?

这场叛乱,直到朱祁钰去世的前两年,才彻底平息。

也就是说,这最少两三万京营兵马……

直到八年后,才返回京师。

在朱祁镇御驾亲征的时候,他们是绝对不会出现在京营的!

好了——京营大军已经被调走三万人……

正统十四年三月。

就在土木堡之变的前五个月。

贵州爆发苗民叛乱。

几乎一瞬间,就占领了思州府城和清浪、镇远等地。

速度之快,莫说朝廷了,近在咫尺的广西,都没反应过来。

再回过头来,看看老朱当年的那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

”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能跟着老朱砍人的大明百姓,还是据守城池,对付叛乱……

竟然一瞬间就丢了几个府?

当年亲眼看到这一幕的百姓,都还在呢!

要知道,这时候就连靖难勋贵,都还有好几人呢!

才几十年时间啊?

现代有人说是朱祁镇屡屡对西南用兵,致使当地百姓困苦,不得不造反……

我尼玛!

脸咧?

朱祁镇下过这样的一封圣旨,大意就是:

趁着太皇太后张氏大寿之际,给全国老年人发放福利。

并且明文天下——今后:

凡六十五岁以上的百姓,免除一切苛捐杂税,劳役、徭役,不计、不征。

凡七十岁以上人口,国家每年发放粮食。

凡九十岁以上老人,发放粮食数额加倍。

朱元璋的“与民休息”政策,在在朱祁镇这里,再一次得到延续,并且更进一步。

前文说过此时大明的粮食情况——足够全国不劳作,也能食用三年之久!

我就不说此时的边关用粮,是直接从卫所粮库调拨了!

他们说的这个理由,站得住脚吗?

如果说因为朱祁镇对西南用兵,而导致的叛乱?

总要有加税的圣旨吧?

说出自己的判断,拿出原文资料,这才能让人信服啊!

再说了——就算是造反,也没有这么快吧?

这是有电话啊,还是有手机啊,竟然一夜之间,就几个府一起造反?

但凡民变,必有先兆!

为何之前却不见踪影呢?

为何上一次打了三年之久,都不见叛乱?

偏偏连出征时间也算上,才七个月的时间,就有了如此大规模的反叛?

谁组织的他们?

用什么组织的他们?

难道——大明造反百姓,真的研究出了手机、电话?

这就是极限吗?

士绅集团:瓜娃子,你小瞧谁呢!

我们既然要玩,就不会小打小闹啊!

大招来了!

紧接着——就在几天后!

西自永宁,东至沅州,北起播州,东南达武冈的广大地区内……

在这短短几天时间内,就爆发出了最少20万人规模的大起义。

按照现在划分,这叫席卷四省。

卧槽!

啥?

大明造反百姓……

特么的,竟然真有手机和信号基站……

短短几天时间,就能联动好几个省!

不对啊!

他没这个科技呢……

卧槽!

不好!

大明造反百姓会修仙,还都已经达到金丹期——千里传音人人都会!

——玄幻里的飞鹤传音,都没有这么快啊!

……

这么大的范围,这么庞大的叛乱人数,这么短的几天时间……

大家觉得谁能做到?

还特么就在朱祁镇南征北战,北边几乎全部收复国土,南边也即将对“丢失”的国土,动手的时候……

就在朱祁镇声望日隆,权柄直逼明太祖、明成祖之际!

……

你们觉得这正常吗?

李自成都没这么牛啊!

快递小哥专业造反十几年……

明朝灭亡前,还特么在压着李自成暴揍呢!

张角还传道几十年呢!

就这,还特么被朝廷先发制人了……

而席卷四声,参与人数高达二十多万的大造反——不管是军队体系也好,还是锦衣卫体系也罢……

竟然一点信号都没发现!

这科学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