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乱世英灵(2 / 2)

至于最后反到什么境地,达到一个什么结果,那全由个人的理想决定,外人不好干预的。

回到洞中,老刘冲好香茶送进来。

袁战想了想就又送了他一些灵药佳果,不能修炼的话,延年益寿也是好的。

然后,他就放下洞门,闭起关来。

袁战这一闭关就是两年。

两年里,他只出过洞府两次,平时有何需要都是老刘和若兰代办,指点若兰修炼也在洞内。

张方只待了一年半就走了,并且带走了跟他一起修行的兄弟们。

据说他后来去了江南,占领了一个富庶的小岛,开始在那里招兵买马,准备起事。

这两年里发生了两起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一是杀死赵王伦后夺取权力的齐王冏又被人杀了,大晋政权易主;二是藩王互伐,使政权从此进入了快速更迭的时代,由夺权到掌权,再到被人推翻,其间经历的时间是越来越短。

大晋朝真的到了风雨飘摇的边缘。

相应的,百姓生活愈发艰难,背井离乡者遍地皆是,这就又加剧了大片的农田无人耕种,千里无人烟的景象正在迅速到来。

与此同时,北方魔国羯、氐、羌、匈奴等等,正在加速蚕食大晋的土地,预谋夺取中原。

袁战出关以后听说了这些事情,只能一声叹息而已。

别人不知道,但他是清楚的,这是历史的必然,无人能够更改。

与这些感慨唏嘘的事情相比,令人比较高兴的是若兰的修行。

这两年多里,在袁战不停的督促和大量的灵药浇灌下,若兰已经成功筑基,正准备向结丹进军了。

袁战很替她高兴,除了赏赐她两件顶级的法宝,又把修罗手札传授给了她。

以若兰现在的修为,再加上随身携带的攻击和防御法宝,硬拼一名结丹修士,自保绰绰有余。

于是在这一年的夏天,三人终于舍弃了蒿山上的洞府,向石头城行去。

北方即将成为战场,南方相对安宁,这是大多数中原士族一致的看法,所以趁在乱世之前投奔南方,早做置业,以图将来有一立足之地。

袁战倒不是图一立足,而是接下来的很多年里,汉人政权将以南方为主,物以类聚,不用整天的被外物干扰。

况且若兰年幼,无论修行还是成长都需要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

一路之上,饿殍遍地,白骨连天,甚至惊现人与野狗争抢尸体而食的恐怖事件,令人看了毛骨悚然,不敢稍停。

袁战当然不会害怕,但也实在看不下去,只令老刘快马加鞭,尽快驶离。

行到一座荒芜多时的集镇,前面忽然传来一阵人仰马嘶的声音,其中还夹杂着一阵阵的怒吼声。

“你们这些刁民,敢快让开,否则我就对你们不客气了。”

袁战一路见识过多起,知道又有饥民围困过路的行人,除了抢劫吃食,厉害的更是连人都给劫去吃掉。

对付饥民,袁战是下不去手的,再说被抢劫的往往都是富商或者官宦人家,平日作威作福、欺压穷人惯了,也该让他体会一下被人吃掉是什么滋味儿了。

于是命令老刘改道,准备从旁边绕过去。

哪知马车刚走不远,忽听那边传来一个男孩的哭喊声:“你快放开我,我又不是粮食,你们干嘛要吃我……快放开我。救命啊,救命!”

袁战呆了一呆,刚想是否要过去看一看,就见若兰嗖的一下从马车上飞了下去,脚不沾地一般朝男孩救命的地方奔去。

袁战无奈,只好命令老刘掉头,赶着马车跟了过去。

以若兰现在的修为,别说几个饥民,就算一支军队也奈何不了她,所以根本就不用担心她会吃亏,只害怕她生起气来杀人太多。

这丫头自打道行精进以后,杀气越来越重,袁战为此经常训诫她,但好在她生就的是一副侠义心肠,就算杀人也只杀恶人,对于受欺负的普通人不会痛下杀手的。

马车转过镇子口,果然看到那边围着很多人,其他衣衫褴褛人数居多的就是逃荒在此的饥民,另外还有两辆马车,几匹战马,一队十几个士兵手里拿着大枪围在马车外面,正拼命抵挡饥饿的灾民。

灾民已经死了不少,都是被军兵给杀死的,活着的手里举着木棒铁锹之类,还在奋不顾身的跟士兵拼命。

再看若兰,手里提着一个衣着华丽的男孩,站到了一处倒塌了半边的屋檐上,笑嘻嘻的拿手击打着灾民向他投过来的石块砖头之类。

袁战看了谢天谢地,幸好没有伤人,否则就更不好收拾了。

于是抬手向前一指,一股狂风从手中呼啸而出,直奔冲突的双方。

军兵与灾民还在打架,忽然听到一阵呼呼的风声,然后就见到一条土龙向他们席卷而来,转眼就到了跟前,把他们全都湮没在里面。

接着有人说道:“都不要打了,有话好好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