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老家之行(3)(2 / 2)

陪着岳父岳母聊天,方翰民又亲自向两位老人解释了为什么没回老家办婚事的原因,宋玉萍的父母比较通情达理,他们对此表示理解,方翰民为没给宋玉萍任何彩礼感到歉疚,两位老人也不计较,他们希望小两口今后好好过日子,不让他们操心就好。

两位老人质朴的性格,让方翰民深受感动,以前跟他们交流不多,对岳父岳母不够了解,通过这次交谈,才发现他们不仅善解人意,而且为人善良。

老母亲把大儿子一家叫过来,除了让他们跟方翰民见面,还想让宋玉萍的大嫂帮忙做午饭,当然,方翰民夫妇也为他们准备了礼物。

因为方翰民夫妇下午要返回市里,午饭时间比平时提前了一个来小时。这是宋玉萍婚后第一次回娘家,他大哥为人热情,午饭时非要跟妹夫好好喝一杯。

如果下午没事,方翰民倒不介意喝两杯酒,但他们下午还要坐两个小时的长途汽车,面对大舅哥的盛情,他又不好直接拒绝,便难为情地说:“大哥,今天下午我们要返回城里,这个酒先攒着,等你啥时候去市里,我再陪你喝个痛快,你看怎么样?”

“以后去你那里,当然要喝酒,但今天是玉萍婚后第一次回娘家,也是你这个当女婿的第一次登老丈人家的门,如果不把你招待好,显得我们不懂人情世故,所以,这个酒一定要喝。”

盛情难却,眼看方翰民无法推脱,宋玉萍开口挡了回去,“什么人情世故呀!哥,我们没有那些讲究,你看我们的婚礼办的多简单!下午我们要返回城里,你就别劝翰民喝酒了。”

妹妹从小受到娇惯,后来又考上了大学,现在是市里的中学教师,父母拿她当掌上明珠,当兄长的对她也另眼相看,所以,他不得不听从妹妹的劝告,“再不讲究,至少也要喝一杯,翰民会喝酒,上次到咱们家,我已经见识过了。另外,说起你们结婚的事,你们还欠全家人和亲戚朋友一顿喜酒呢。”

“对不起,事情已经过去,就不要再说了,如果想喝酒,等你以后去我们家,保证让你喝个够。今天这酒嘛,翰民可以喝一杯,估计耽误不了下午坐车。”宋玉萍跟她哥总算达成了协议。

......

星期一上午,方翰民如期返回工作岗位,八点过,主管后勤的梁副厂长推开他办公室的门,进屋就说:“方厂长,上星期五我就想找你,这件事应该开会讨论了。”说着,老梁把一份材料递到方翰民面前,自己则在对面的椅子坐下来。

“看来还挺着急,什么事呀?”方翰民漫不经心地问。

“你先看看材料吧,我都准备好了。”

翻开一看,原来是征求意见后的住房分配方案,方翰民草草看了一遍,“你想怎么办?”

“我觉得应该尽快召开班子成员会议,对方案进行讨论,把方案定下来,然后公之于众。因为基层流传各种谣言,如果再不用正式方案以正视听,我怕谣言越传越离谱,对职工情绪造成不良影响。”

方翰民的兴趣在于技术创新,他不想过多参与这些行政事务,于是推脱道:“这件事不是完全委托给你了吗?你召集几个人讨论一下就可以了,我就没有必要参加了吧。”

老梁倒是很愿意自己说了算,但他也有自知之明,因为住房分配是全厂的一件大事,涉及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其中肯定会遇到不少矛盾,他觉得以自己在职工心目中的威望,好多事情他绝对无法摆平。

老梁认为,方翰民虽然年轻,但贡献卓著,在全厂职工心目中具有很高威望,好多事情由他决定,即使做不到绝对合理,职工们也会理解。

另外,方翰民毕竟是全厂的一把手,住房分配这种大事,如果把他排除在外,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最终确定的分配方案也难以服众,职工们要是不买账,老梁不是自找麻烦吗?

以梁副厂长多年的经验,他才不会做这种傻事,“方厂长,虽然你把这件事委托给我,但我只管住房建设,住房分配涉及所有职工的切身利益,只有在你指导下制定的分配方案,才具有公信力,所以,分配方案的最终确定,还需要你亲自参与。”

方翰民知道,全厂所有重大事项的决策,最终都要由他拍板,这是领导班子成员职责分工明文规定的原则,他想推也推不掉,想到这里,他无奈地说:“好吧,你随便安排个时间,让领导班子成员开会讨论一下,把分配方案确定下来,尽快公之于众。”

“如果你有时间,我觉得这个会应该尽早召开。”

“我手头随时都有工作,不要等我,你确定开会时间之后,提前告诉我就行了。”

“方厂长,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今天下午召集这个会议。”老梁似乎有备而来。

方翰民本来打算去技术中心,跟课题组的科技人员讨论仿制药的试验结果,他没想到老梁这么着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