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让他看个够(2)(2 / 2)

老林端起面前的茶杯呷了一口,然后放下杯子,郑重其事地说:“对于试验记录,昨晚我已说过,既符合要求,又做的非常规范。今天亲眼目睹了实验室的操作过程,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你们除了仿制这款专利药物,还开发了三种为之配套的关键原料,如果说看完试验记录还不足以完全打消我的疑虑,今天上午见到的事实,让我彻底相信,红星制药厂不仅成功开发了这款仿制药,而且技术工作做的非常扎实!”

“里里外外都看到了,你也认为我们的技术开发工作做得很扎实,现在疑虑消除了,林处长,我们这款药品的备案注册应该没有问题了吧?”

万程这话让对方出现片刻的尴尬,但见惯了大场面的林处长,根本不会在意这种小事,他十分坦然地说:“作为药品监管机构的把关人,我此前的态度可能过于谨慎,坚持要对备案注册产品的技术开发过程进行实地查看,这既是我的职责,也是对企业负责,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大家都有责任,这一点还请方厂长和几位领导理解。”

万程第一次跟监管部门打交道,对监管程序不了解,可能认为老林故意刁难,但方翰民觉得药品监管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他十分理解老林的做法,“林处长,我们非常欢迎你到企业督促检查,药品是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作为监管机构,我认为对企业怎么要求都不为过,红星制药厂愿意接受任何形式的监管。”

老林以茶代酒相敬,“谢谢方厂长和几位领导的理解!有这么扎实的试验基础,红星制药厂这款仿制药将很快获得备案注册!不过我有一事不明,作为一家规模和名气在全国同行业不算突出的地方企业,你们怎么会想到仿制这款药品?虽然这款药品疗效很好,但其专利保护才刚到期,据我所知,国内大型药企也没听说谁在仿制开发。”

为了回答林处长的问题,方翰民简要介绍了红星制药厂的近中远期科技发展规划,“作为落实规划的第一步,我们选择仿制这款专利到期药品,目的有两个,一是为红星制药厂的产品升级换代做准备,第二是为落实科技发展规划培养人才。”

林处长早年在中科院某研究所搞科研,前几年抽调到省药监局从事管理工作,也算见多识广的人,听了方翰民谈到的红星制药厂近中远期科技进步规划,以及实施规划的具体措施,他为之震惊!别说一家中等规模的地方国营企业,就是那些久负盛名的行业大佬,也没听说哪家企业有这种雄心勃勃的规划,如此重视科技进步的企业,在国内还是第一家。

方翰民这番话,越发激起了林处长的好奇心,“方厂长,恕我直言,作为一家科技实力并不强,此前根本没有科研氛围的地方企业,你们怎么想到做这样的规划?”

没等方翰民回答,万程接了过去,“因为红星制药厂尝到了科技进步的甜头。林处长,我们厂现有这些老产品的生产工艺,在全国同行业是最先进的,不知今天上午在生产车间参观,你注没注意到?”

老林努力回忆着上午在几个生产车间的参观过程,“万科长倒是提醒我了,难怪上午在车间见到的情况,跟我印象中见到的同类产品其他生产厂家的情况不一样,原来你们采用的不是传统工艺?”

“五六年前,我们就用新技术改造了传统工艺,现在不仅消除了传统生产方法的三废污染,而且产品质量在同行业最好,生产成本在同行业最低。我们的加氢还原工艺,还曾获得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万程不无自豪地说。

“把老产品做到这种水平,你们确实厉害!这就是科学技术的力量!”林处长由衷的夸赞道。

“但是,我们不能高枕无忧啊!现在这些产品做得再好,它们毕竟还是老产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医药市场,随时都有可能被疗效更好的新产品取代,这就是我们把企业发展注意力集中在科技进步的原因,所以,我们制定了企业的近中远期科技进步规划。”方翰民解释道。

林处长连连点头称是,“对对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企业若要想长盛不衰,必须未雨绸缪,止步不前早晚会被淘汰。方厂长,据我所知,为企业做规划,尤其是中长期规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为你们企业制定一份近中远期科技发展规划,说明企业有能人,看来,红星制药厂藏龙卧虎,人才辈出啊!”

方翰民笑而不语,万程接了过去,“其实,无论老产品的工艺技术改造,或是企业的科技发展规划,还有正在进行的仿制药开发,这一切全由方厂长主导,是他一个人扛着红星制药厂往前走,要说藏龙卧虎也没错,不过龙也好,虎也罢,应该都是指的方厂长,其他人没那资格。”

林处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非常吃惊地问:“我没听错吧?这一切都由方厂长主导?凭一己之力扛起了红星制药厂,方厂长,你太了不起啦!”

方翰民摆了摆手,“万科长言过其实,我哪有那么大的本事啊!没有老厂长和这些年轻科技人员的支持,我什么也做不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