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不能想当然(2 / 2)

中心实验室的装修接近收尾,用于废催化剂回收处理的试验设备已经安装就绪,方翰民早已拟定了一套试验方案,前几天他把方案交给两位助手,让他们按照方案准备试验所需的原材料。

九月中旬,废钯碳催化剂的回收处理试验正式开始,本试验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回收废催化剂中的贵重金属钯,二是将催化剂载体进行无害化处理。

为了节省时间,方翰民将试验分为两部分进行,郭鹏负责贵重金属的回收,万程负责催化剂载体的无害化处理,两个部分分头行动,互不干扰。

因为穿越者在试验方案中给出的技术,在二十一世纪已经非常成熟,无论贵重金属的回收,还是催化剂载体的无害化处理,方翰民要求两位助手按部就班地进行试验就可以了。

跟此前的几次试验一样,这种在穿越者前世已经成熟化的技术,让两位助手和试验工人在实验室验证,其主要目的是让他们对这项技术有一个感性认识,为接下来的实际生产积累经验。

一个星期后,郭鹏负责的贵重金属回收试验传来消息,他们在试验中得到了金属钯,但金属的纯度还不够,回收率也仅有百分之六十。这只能说明郭鹏的试验团队打通了回收流程,距离试验取得成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万程负责的催化剂载体无害化处理试验,也在几天后取得初步结果,经测试,处理后的催化剂载体,其中残存的金属和原料,分别降低了百分之八十和百分之八十五,显然,这仅仅是朝正确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

因为有两位助手具体负责,加上方翰民手头有大量的其他工作,即使经常去实验室了解试验进展,方翰民也不亲自插手试验。

这天,方翰民正在办公室考虑明年的技术开发项目,郭鹏推门进来,“主任,我们遇到了一点问题。”

“什么情况?”方翰民示意郭鹏在对面坐下说话。

“现在回收的贵金属,纯度基本达到要求了,但回收率停止在百分之九十左右,虽然重复试验了五六次,但没有明显改观,这离你在试验方案中提出的要求,还差百分之八,我们想不到问题出在哪里。”

郭鹏又详细介绍了试验过程,通过一番分析,方翰民问道:“载体粉碎的颗粒度是否均匀?”

“这个,我没太注意,不过粉碎机的目数是固定的,我想应该差不多吧。”

“咱们是搞技术工作的,凡事不能想当然,而应该通过测试数据说明问题,不信你回去看看。另外,离心分离过程中,离心机的转速和时间是否足够?这也是需要通过试验才能回答的问题。”

郭鹏点头赞同,“嗯,这几方面我们确实不够重视,在今后的试验中,着重考察这些条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一个多月过去了,万程负责的催化剂载体无害化处理试验进展不大,了解到情况后,方翰民帮助分析原因,“我觉得粉碎后的载体,粒径还是太大,吸附在多孔结构中的金属和原料,不容易清除。”

“主任,这已经是我们这台粉碎机的最大目数了。”

“那就说明这台设备的性能达不到要求。另外,载体的浸渍搅拌时间够不够?你们是否做过对比实验?”

“浸渍搅拌对比试验比较好做,如果粉碎机性能不符合要求,我们怎么办?”

“先做对比实验,如果问题不在这里,那就是粉碎粒度不够,你们赶紧提计划,尽快购买性能更好的设备。”

按照方翰民的建议,两位助手带着各自的试验团队又进行了数次试验,郭鹏团队第一个传出喜讯,他们把贵重金属回收率提高到了百分之九十八!这个结果相当不错,即使在穿越者曾经所处的前世,最好的回收率也只有百分之九十九,但二十一世纪的仪器设备先进程度,岂是一九八零年代能比的?

过了不久,万程团队也拿出了试验结果。经过对比实验,他们将载体的浸渍搅拌条件进行优化后,在不改变载体粒径的情况下,将残存于载体中的金属和原料物质的含量,分别降低到百分之一和百分之零点五以下,即使按照国家标准衡量,也达到了无害化处理标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