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三章 粮食惹的祸(1 / 2)

海边工地,人潮齐动,热火朝天。

人们干劲十足,大有农业学大寨的冲动。

唐天扫视人群,他在找人,在找个能给他送信的人。

他记得。

吴正派人混进码头充当细作,并且吴正也扮成送粮人一起混进码头,为此,高宠亲自带队清查过细作,尽管如此,难免还有不查之人。

果不其然,发现了!

唐天在码头旁边搬砖的工地,发现几个行迹可疑的工人,猜到是吴正派来的细作。细作也好查找,他们大多是青州城里人,地道的山东口音,而且他们大多是近期参加工程兵,便于识别。

唐天宛若常日,不动声色,嘘寒问暖过后,不急不忙地站在高处,清清嗓子,像大干部一样,高高地抬起手,喊道:“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马上入冬了,大家加把劲,在入冬前把房子和田园建好,每人加发十斗米。”

十斗米!

唐天的话如同一颗炸弹,引起一片哗动。

众人皆是面露喜色,跟打了鸡血一样,手上的活计快了许多,干劲十足,大有创出一番伟业之举。虽说众人都是军士出身,但是他们也有家小,自然希望家有余粮,而且当下,粮食才是硬通货,比银子管用。

消息一时间不禁而走,成了码头最热议的话题。

唐天没有理会众人的热议,转身查看另外几个工地,略作交待,最后只身前往青州城。

青州城内少了码头热火朝天的干劲,不过大家热议的事情,就是移民公主岭。

青州知府下了公告,凡移居公主岭城者,一律赏银一两。

城内的流民早已走得所剩无已,闹得找到东家的流民也是人心慌慌。

有些良心的人不愿意离开东家,毕竟东家在自己最危难之时,给了自己一口饭吃,不至于让自己流落街头。流民百姓都是穷哈哈,讲究情义,知恩图报。

当然也有例外,有些流民被东家强卖强买,主仆关系恶化,暗地里想着如何离开东家……。

唐天进了青州城,感觉城市里一种暗流,流民带动百姓思迁的暗流,当然,暗流之下,影响最为明显则是商家。

城内大大小小商家掌柜看到唐天,就像看到救星一样,相互奔走相告,自认为能跟唐天关系不错的商户,不约而同跟着唐天到了太合烧鸡铺。

烧鸡铺内王远惊讶地看着唐天。

同时,他又看着唐天身后接踵而来的商家掌柜们,又惊又喜,又是胡涂了,真不知从天而降的唐天又搞什么飞机?

唐天看着王远的表情,知道王远不明白,可是他知道,烧鸡铺生意同众商家一样,差得不能再差了,铺子里除了伙计,就是王远了,没有一个客人。

里里外外二十万人离开青州城,对于所有商家来说是一场灾难,以前就连棺材铺门前都要排队,现在怕是门可罗雀了。

商家的掌柜们越来越多,一时间坐满了铺子,还有人站在外面,众人都静静地看着唐天,目光中带着期许。

唐掌柜可是青州城里有名的一根刺,总是在危难之际带着大家度过难关,几次带着大家霸市,就是为了给大家减少税赋,开办美食节,增加大家收入,然然成了大家的主心骨。

终于有人隐不住了。

“唐掌柜,你看看,现在大家生意难做,你快想想办法?”

做布匹生意的李掌柜起身问道。

唐天看着一脸急切的李掌柜,轻轻抬手,示意他先坐下。

老李对他不错,一直以来,布庄对自己服装生意给了大力支持,而且都是赊账经营,可以说是战略上的合作伙伴。

其他商家看着唐天的手式,一脸苦相地看着唐天。

“各位兄弟朋友,大家同在青州经营生计,为了上上下下、老老少少有口饭吃,我也是一样,也听说青州的情况,这次回来,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个好的消息。”

大家听到好消息,各个喜上眉头,如现唐天就是一座金山银山。

“唐掌柜的,你快说说!!”

“你们也看到了,现在烧鸡的生意也是异常艰难,我想大家也是一样,这几日,我在公主岭做了调查,决定在公主岭开设分店。”

不等唐天说完,有几个掌柜的急了,众人也乱做一团,大致都希望唐天一定想个办法,他们也要跟着唐天一起去公主岭做生意。

唐天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今天来到烧鸡铺都是青州城里的小商家,真正的大族稳如泰山,城内的粮商、铁商、盐商、经营马匹的家族都没有出现,至于说经营青楼、赌场、私场的家族更是无人问津。

八大家族无人前来。

看来八大家族应该同青州知府达成协议,坐等着就地起价,发笔横财。

几十万人的吃住行,那可是笔大生意,完全可是填满八大家族的味口。

见财起议是人之常情。

唐天没有责怪八大家族,反而更加同情眼下的小商小贩,他们就是最底层的小商户,靠得就是八大家族残羹剩饭讨生活。

他一口答应,并让王远作好登记,明天派人前往公主岭联系商家落户之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