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三章 兴风作浪浪太大(1 / 2)

定终身,成大事。

唐天最终答应与仁昭公主定婚。

婚礼设在公主岭,对外称公主岭世家张公子,名天,字九一。

上官清儿执首内府,在内称为大姐,排序第一夫人,不对外公布。

仁昭公主对外宣称为唐天第一夫人,排序第一。在内府排序第二,内府之事,一切听从上官清儿安排。

照顾苏玲儿的心情,此城正式命名北玲城,城主苏玲儿,唐天同时给她任命九官的权力,一切由苏玲儿自行定夺。

仁昭公主对于城主并不感兴趣,对于钱财更加没有概念,如愿以偿嫁给唐天,心情就是一个爽。

高兴之余,不忘恭喜上官清儿和苏玲儿。

上官清儿一脸绯红。

她可没有仁昭公主的大大咧咧,羞得连头都不敢抬,只用眼角的余光,偷偷扫过唐天。

一侧,苏玲儿心神俱落。

毕竟唐天没有明确表态要娶她,心中不由得失落,目光一次又一次地扫过唐天。

难道我连老三都坐不了吗?

反观仁昭公主话唠一般,唠叨着上官清儿的婚期,婚事,一副急不可待的样子,又像一个管家婆。

玲儿心中琢磨唐天的真实想法,又想着唐天为什么会没有想到自己,难道……。

玲儿思量之际,官芸风风火火地从外面跑进来,看见唐天,调整心态,稳定心神。

“唐大哥,不好了,外面聚集了许多人,吵着喊着女人不能掌兵,看样子是针对我和仁昭公主招兵之事。”

官芸因为跑得急了,一脸红晕,红扑扑的,胸前起起伏伏,看着诱人。

唐天眉头拧在一起,目光深沉,习惯性拿起上官清儿倒的水,轻轻喝了一口,心情平复很多。

针对官芸、仁昭公主领兵,只是表面现象,怕是有很多人骨子里还是大男子主义思想的问题。

这种思想根深蒂固几千年,思变不易。

苏玲儿看着唐天不语,以为唐天犯难,通情打理道:“唐大哥,要不然城主之事,也往后放放吧,怕是乱了民心。”

乱了民心!

唐天刚刚舒展的眉头再次一动,更加坚定了决心。

绝不能让人左右民心,于是带着众人出了院子。

十几个老人家,一身儒气,身着长袍大褂,干净体面,脚不沾雪,应是坐车来的。

唐天鄙视地看了眼干净整洁的长袍大褂,暗道:城内怎么让这些寄生虫混进来。

流民多以底层人居多,干着粗重的体力活。

这几个书呆子,一看便知,个个都是百无一用的书生,而且还是又老又丑的书生。

这群家伙脑子装得除了腐朽,别无他用,什么君臣礼乐,三纲五常的破烂……,唐天想想就火气上窜。

城内实行供几制,看来要改改了,应该多劳多得,不能让这群寄生虫吃饱了,跑来砸锅。

十几个老学究,一脸正经,看着唐天出了院子,人群騒动而起。

他们识得唐天。

上一次,唐天并没有追究他的责任,让他更加坚信书生冒死进谏的至理名言。

有宋以来,各个君王都非常重视读书人,看来说不定还可以混上一官半职。

不是一官半职,应该是重用,这么一座城,哈哈,怎么也得需要各级官员来管理。

老学究想到官至眉上,不由得精神一振,嘴角上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