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章 丈母见女婿(1 / 2)

还有一半得看张知劲的。

毕竟这个时候,一个女人,一辈子过得好不好,多半得看家里的男人怎么样。

张知劲没让她等多久。

今儿刘二女回娘家告知再嫁的事。

次日是单日,按这边的规矩,不能上门儿做客。

第三天他便带着重礼亲自过来拜访。

接他进门的刘东,不管面上心里皆乐呵呵的。

他倒不是在乎那些礼物。

但是有时候看重不看重你,就表现在这些表面儿上。

若不然你想想,明明这个人很有钱,可该给你送礼的时候,却舍不得花钱。

你心里怎么想?

刘王氏直挺挺的坐在炕上,冷眼旁观张知劲恭敬地向自己行礼。对他的姿态,心里先高兴了两分。

她笑呵呵地让他坐下。

只见张知劲既不轻浮张狂,也不害怕拘谨。

坐下后,坐姿虽不是顶顶标准,但也差不到哪里去。

用一两个词儿来形容那就是落落大方、从容不迫。

刘王氏看罢了张知劲的举止,又看他的长相。

——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说起来,刘王氏对张知劲真是闻名已久。

他们以前也恍过一两面,但因为彼此并不相干,也就没在意。

可现在当然得好好看看了。

她眯着眼,仔细看了片刻。

只见张知劲长得并不算多俊,但国字脸、浓眉大眼,让他看起来最起码也是相貌堂堂。

又兼身材高大又精悍,至少用眼看起来,不会像前一个女婿张知青那样英年早逝。

这就好!

——要知道一直死男人的话,以这时候的风气,不管在哪儿,不管对那个女人来说,可都不是什么好事儿。

对母女俱做过寡妇的她,她心里尤其满意的就是这点。

与此同时,张知劲也在不着痕迹的查看刘王氏母子。

未来大舅哥刘东不必说了,一看就生得单薄,恐不是长寿之相。

而未来丈母娘呢?

与刘二女有四五分相似,最难得的是看着像是大度之人。

要不然独子都成这样了,一般人儿早愁眉苦脸了。

当然,今天这场合装也得装出高兴的样子。但既然是装的,自然与真的有差别。

虽然都说‘姜越老越辣’。

不过一个人的品性却不会轻易改变,从举止形态却能看出很多东西。

张知劲自认为还是有几分眼力,自然能看出几分刘王氏的人品。

闲话少说,说回正题。

因为早说晚说都是说。

所以,在两个人闲聊几句后,张知劲站起来郑重其事的说正事。

“……二女贤良温柔,知礼大义,可堪良配。小子深为仰慕,还请伯母割爱许嫁。

小子感激不尽。日后绝不会亏待了她……”

刘王氏闻言,精神一振。

要说她不愿意有这样一个女婿?

那是假话。

只是,万事都有规矩。该矜持的时候,还是得矜持。

于是,她沉吟了片刻。方模棱两可不置而否:

“都说婚姻讲究一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你这……”

剩下的话她没说,但其中的意思谁都明白。

——没有你独一个上门的。

张知劲早有预料,好声好气的回应。

“你老说的是。到正式上门时,咱们自然按规矩办事儿。

如今,一来二女的人品,值得我给她一个交代。

这也是看中之意。

二来我也想先给你老赔个不是。

要不是因为我,二女也不会受这无妄之灾。

不管咋说,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

张知劲话说的谦虚,刘王氏听着心里也十分受用。

她也不是那种为难人的人,便实话实说。

“老话说‘明人不说暗话’。咱们乡下人实在,有什么说什么。也喜欢有什么都说在前头。

如此,我也就不可以客套了。

你可不要多心。”

“是!”

张知劲点头:

“您老只管说,只管问!小子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那好!俺就说了!”

刘王氏动了动身子,换了下坐姿。

“不是俺为难你。这头一件,你娘……怎么说?

你也别嫌俺唠叨,这谁家的孩子谁疼。”

她指着刘二女:

“别看就这么一个榆木疙瘩,在当娘的心里都是好的。

哎,到什么时候,这婆媳都是冤家对头。”

其实刘王氏不问,张知劲也要说的。

这时正好借机一块儿说了。

“昨儿家中几位长辈已经谈好了,日后她不能回老家,只是养老送终却免不了。”

刘王氏有些遗憾。

毕竟不能全部摆脱这一个麻烦。

可回头想想:这天底下受婆婆气的人儿多了去了,难道还不嫁了?

刘二女比起她们来,将来已经够好过的了。

而且她自己也是做婆婆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