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章英灵归伯府(1 / 2)

刘二女站在林府外,看着眼前高大宽敞的府邸,头皮不禁有些发麻。

她本来养胎养的好好的,兼或闲听京都各家风云,没想到乐极生悲,一场‘大火’竟烧到她这儿来。

张申氏等人要做说客,游说林夫人扶正张贵英。

这是张知劲等人商量的计划的一半。

如此重要的事当然不能交给张杨氏办,毕竟这人就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只能由张申氏等人亲自出马。

别看张家元大小也是个官,张家善好懒有个秀才的身份,身为他们妻子的张申氏、张陈氏在九曲县算是数的着的人物,到了京城这皇帝否做了几朝,遍地都是当官的地方又算的了什么?

不说别的,起码她们也不是想见便能见到住在深宅大院里面的林夫人。

但这不是有张郑氏这个新鲜出炉的伯府太夫人。

从本心来说,张郑氏不想搭理张家这群穷亲戚,她一直以来表现的并不想沾惹这桩麻烦事。以前碍于她如今的身份不想撕破脸,现在到了要紧时候岂能如此这般。

何况又不用她亲自出面,只是出一张帖子并不费事

“进来吧,夫人要见你们。”

正胡思乱想,一个小丫头慢悠悠的从门里走过来,丢下这句话便飞快的往回走。

刘二女看着侧门,总觉得那是吃人的野兽,她当即便想转身逃开,可是张申氏等人已经闻声而动,她只能硬着头皮跟上。

这种情形之下,刘二女自然是没有心思留意林府的风光的。

很快,她便跟在两个伯母身后在林府小花厅里见到了林府的当家夫人,亦是林三爷的亲娘。

林夫人自来对孕妇的感情很复杂,这也是被她小儿子无子的事闹得。

——看见别人有孕很容易让她想起这桩遗憾事,心里自然不痛快。但同时,不管家添丁进口都是喜事,她看了也高兴。

这种复杂到现在都没有变。

刘二女三人今日就沾了这个光。

——若是别人来林府求见林夫人,不是话传不到她耳里,便是早被她命人打出门外。

到了刘二女这儿,因为她身怀六甲,也因为张郑氏发了帖子,只稍稍让人拦了拦,林夫人到底还是见了她们三人。

张郑氏正是知道这个小道消息,算准了这一点,这才给张申氏等人出的主意。

除了脑子进水的人,大部分人都抱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心思,刘二女也是见身体健康,张知劲这才答应她跑了一趟。

三人行了礼。

林夫人也不会故意让她们不起来什么的,那不是为难了别人,那是太没品。

给三人赐了座,小丫头上了茶点。

张申氏定定神,彼此都是陌生人,也没功夫也不用寒暄,便开门见山的道:

“我是来商量贵英扶正的事的。”

林夫人冷笑:

“这有什么商量的?不过传了个风声,你们倒是当真了?巴巴的找上门来。

乡下泥腿子果然眼皮子浅,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个是个什么东西。

哈!懒蛤蟆想吃天鹅肉,想的倒是挺美,赶紧的哪儿来回哪儿去,看在你们头次上门不懂规矩的份上我就不为难你们了,哪儿来滚哪儿去。”

说着,扬声喊人:

“来人,送客!”

马上,刘二女三人便被雷厉风行进来的丫头仆妇包围了,大有刘二女等人不老实,她们就出手把人赶出府的意思。

张申氏不为所动,虽说大半辈子待在九曲县,她也是见过世面的。

她抿抿唇:

“夫人真想三爷无人祭拜,断了香火不成?”

林夫人大怒,拍了一下桌子:

“你什么意思?上门找茬来了?”

她儿子是没留个后便去了,难道便不能过继了,什么叫无人祭拜,断了香火?

她目光冷冷的,话说的也难听:

“不过靠着一个小小的芝麻官,倒纵的你们话都不会说了,看你也是年过半百的人,难道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刘二女吓了一跳,要不是张知劲早就预料到各种情况,在家反复跟她预演过,她指定吓得不轻。

如今她小声的吸几口气,待情绪平稳些,就听张申氏不慌不忙的对林夫人解释:

“都是当人父母的,我也白发人送过黑发人,将心比心我知道您是想过继,这也不算断了传承。

只是恕我说句难听话,这事若想妥当的办好却有些难。

首先人选不好选。

年龄大的,都记事了,知道谁是自个的亲娘老子,难道他以后不想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就算碍于礼法回不去,身在曹营心在汉,以后发生什么事真不好说。

年纪小的,三爷去世,眼看还没有嗣母,他自个能立得起三房的门户?

你一定说有你和林大人帮衬,只是恕我说句不吉利的话,夫人年已半百,你们又能管他几年?

倘若有个万一,让他指望谁?

忠仆还是叔伯亲人?

这年月谁不是一大家子,人多了心思就杂了。”

说到这里,她止口不说。

话粗理不糙,实话最难听。

林夫人面上生气,暗里却被她一番话挑动心弦,反而想了很多。

如所有人心里有数一样,到了如今她正打算给小儿子过继一个子嗣。

人选虽没确定,按惯例,左不过是从她其他两个儿子的子嗣里找年幼的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