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我没有退路(1 / 2)

踏枝 玖拾陆 5233 字 4个月前

临街的窗户关着。

雅间里,一时陷入了沉默之中,以至于,外头街上百姓们的熙熙攘攘声音,一点一滴传了起来。

吆喝叫卖声,很是热闹。

谢羽极其认真地,看着林繁的眼睛。

林繁没有回避他的注视, 很是坦荡。

倏地,谢羽回想起了一些往事。

庆元四年,赴京赶考的他,当时的年纪比现在的林繁还小几岁,一身的书生意气。

今朝科举不似前朝。

前朝交卷不糊名,批阅的考官能看到考生名姓, 因此, 所有人必须打起精神,在开考之前, 尽量给自己博取些才名,让考官们熟悉自己的名字。

尤其是那些外地赴京的,原就不似京中学生这般、已经有了些名头了,必须抓紧一切机会,把自己的名头打出去。

今朝,先帝建朝、重开科举时,这一桩改了。

考卷糊名,谁敢在考卷上露出一丁半点自己的信息,就落榜了。

规矩改了,考生们的习惯还在。

毕竟,虽不能在批阅卷子时得个眼熟,但给自己累些好名声,也是一桩好事。

兴许在以后等缺时,能得一份先机。

谢羽亦频繁地出入诗会、学会,写诗词文章。

年轻气盛, 又要快些出头, 策论的选题便也十分大胆。

那时候, 谢羽写了篇有关“先帝年间、吴王亲征南方的两府六州对朝廷的利弊”的文章。

头一回拿出来, 是在一次规模不大的小学会上,参与者不到十人。

他当时想着,大伙儿切磋一番,也给他一些润色、修改的灵感,等完善之后,再在大场面上来论述。

结果是,这日学会一散,他就被茶楼小二请到了楼上雅间。

里头坐着一人。

那人看起来应是没有到而立之年,一身常服,说他是文官,又似乎练过武,可要说武将,又显得太过儒雅。

不自报家门,那人却问谢羽籍贯、师从何人,又与他探讨那篇文章。

不过寥寥数语,谢羽颇受启发,想来此人先前在雅间里, 很认真听了他们的学会。

谢羽与他道谢, 承诺回去后会再写一稿。

那人却摇头:“记在心里就好,这篇文章也不要拿出来到处说了。”

谢羽愣在了原地。

他一瞬不瞬看着那人,不解缘由,他的眼神里全是不认同、不满意、不舒服等等等等。

对方没有回避他的视线,很坦然:“以你的功底,只要发挥正常,应是榜上有名。先帝年间已是过去,今上登基四年,正是需要有识之士一展抱负之时,你不妨把目光放在大周今后的发展上。”

说完这些,那人起身,拱了拱手离开了。

谢羽一路追上去,见对方进了定国公府,才知那人是这科的主考林宣。

他在胡同口站了很久。

不理解、不甘心,但最后,也只能认了。

能得主考官这么明确的指点,他若逆着来,定不会有什么好事。

那篇文章观点,至此收了起来。

直到他金榜题名,考中进士后,谢羽与林宣熟悉许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