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第584章 被打击的长孙无忌(2 / 2)

贞观无太子 赴醉人 279 字 12个月前

堂下,褚遂良、许敬宗、崔明远等人都在。

今日,也是长孙无忌专门将众人都聚在了一起,放下茶杯,长孙无忌才说道:“本官今日将诸位都请来,想必诸位也猜到了是为什么。”

众人闻言不语,这让我们怎么接?

虽然他们猜到了是因为李承乾,但伱不明说,咱也不好接茬儿不是?

长孙无忌倒是无所谓,笑道:“如今大明愈发势大,尤其是在他们吞并了吐蕃之后,未来必定会染指西域诸国。

届时,大明只会越来越强大,而对我大唐构成的威胁和影响,也会一天强过一天。

如此一来,我洮河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虽然这几年我洮河郡也算发展迅速,但和大明比起来,却是显得不值一提。”

“长孙郡守,现在就提出大明威胁论,是不是太早了一些?”崔明远闻言皱了皱眉头。

长孙无忌这话,太过于露骨了。

崔明远在政务上虽然愿意支持长孙无忌,但也仅仅是政务上而已,可在唐明之间,他显然有着自己的态度。

长孙无忌却是不在意,笑道:“崔别驾误会了。

本官可不是在说什么大明威胁论,而是实事求是的讲述大明对大唐的影响。

诸位都是我洮河郡的父母官,想必这几年没少见我大唐的商贾轻装简行的背着大量的金券前往大明甚至我洮河郡的各个工坊采买吧?

就连本官府上的那些杂役们,现在谁手上没有几张大明发行的金券?

诸位,这是什么?

这是钱粮啊!

大明用几张轻飘飘的纸,就将我大唐的钱粮弄到了他大明,这不是影响么?”

说到这里,长孙无忌也是叹了口气。

他是真的无奈。

这些年,大明从一开始发行代金券,最开始以回顾商贾的形势推送出来的。

当初,这玩意儿根本就不用真金白银的去兑换,只要在大明系的各家商铺里,消费到了一定的数额,大明都会返送一些代金券,美其名曰回顾顾客。

结果,那些客商发现这些代金券在大明系的任何商铺里使用都不受阻,甚至还能在大明系的任何商铺里兑换成真金白银的银钱,一时间,众多商贾当即就发现了代金券的好处。

随着第一个开始,这代金券算是彻底的在众多商贾中风靡了起来。

对于他们而言,原本需要使用几大车拖拉的银钱,如今贴身放着就行,这对他们来说,着实方便了许多。

而几年下来,接受代金券的人越来越多,大明甚至直接将代金券的代字给取消了,直接就成金券了。

虽然如今还是有很多老百姓不认可这东西,但很显然,也有不少人认可。

这也是长孙无忌长叹一口气的原因。

一个国家的百姓,信赖他国的货币,这是何等的讽刺?

崔明远等人闻言也是沉默了,但这事儿,他们却又没办法解决。

一来,大明发行的那玩意儿,叫金券。

按照大唐的律法,唯有铜钱才算钱。

再说了,就算大明承认金券就是大明的法定货币,你也一点儿办法都没,总不能禁止大唐百姓禁用金券吧?

如此一来,其他各国的货币要不要禁用?

比如倭国的白银?

西域的金粒子?

而其他各国要不要禁用大唐的铜钱?

真要如此,那索性不要贸易了,还走什么丝绸之路?

“其实我大唐也可以发行自己的金券。”安静了许久,许敬宗才开口说道。

崔明远摇了摇头,道:“没那么简单的,长安那边不是没有这么做过。

一来是,商贾和百姓的认可度不高,二来是私自仿造金券的成本太低。

说起来也是怪了,大明的金券虽然也有人仿制,但别说那些商贾了,就连本官轻轻一摸都能摸出真假来。

反观我大唐自己发行的金券,你要是不告诉我,我是真分不清其中的真假。”

“老夫听说,大明印制金券的纸张是专门生产的,和旁的纸张截然不同,所以那些利益熏心的家伙,不生产出和大明相同质量的纸张,还真仿不出大明的金券。”褚遂良说道。

这些年,他们也不是没去了解过大明的金券,只是苦于没有破解之法。

而大唐不是没有那种极为特殊的纸张,有。

比如进贡皇家的宣纸。

这玩意儿,真就是上手一摸,感觉就出来了。

可问题是,这玩意儿,千金难求,说句难听的,印出来的小额金券可能还没这纸本身的价值高。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说道:“大明这些年何止是在货币上影响着我大唐,在工业上,军事上,哪怕是他们最孱弱的文化上,他们不也在时时刻刻的影响着我大唐?

就吐蕃覆灭之后,殿下那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仅仅是半阙,不也深受我洮河郡士子圈的追捧么?

至于工业和军事,那就更不用说了,我洮河郡是怎么变成今天这幅模样的,诸位难道忘了?

对了,还有医疗。

据本官所知,我洮河郡每年就有不少人前往大明求医问药?

怎么,是我大唐的大夫不会治病么?”

说到这几年大明对他大唐无形中的影响,长孙无忌是真的半天都说不完。

他也就是这些年处在洮河郡,才将这些东西看得如此的清楚。

众人闻言,又干沉默了。

他们也知道,但同样的,他们也无解。

“真要说起来,这些年,我们好似在一直追随大明的步伐,确实有些本末倒置了,想我大唐,堂堂天朝上邦,何时去追赶过别人的步伐?”褚遂良说完,也叹了口气。

他甚至觉得有些窝囊,也有些憋气。

不止是他,众人几乎都有这种感觉。

作为天朝上邦的封疆大吏,他们以前在面对别国官员的时候,那是相当有底气的,也是相当骄傲的,可自从大明横空出世之后,这种傲气好像被人磨平了一般。

这就让他们很难受。

“现在说这些没用。”长孙无忌说道,“当务之急是如何摆脱这个窘境,如果,本官说如果,未来大明和大唐万一发生了什么冲突,我洮河郡首当其冲。

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商业等等方面,我洮河郡都会首当其冲。

可如今,我洮河郡有什么能力首当其冲?

而且,作为大唐直面大明的西大门,如今的洮河郡,拿什么去和大明比?

这也难怪大明的那些百姓看我大唐不起。

虽然都说长安如何如何繁华,但他们终究没见过啊,他们只见过洮河郡!

而洮河郡给他们的印象,就是大唐给他们的印象。

那你们告诉我,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长孙无忌越说越是忧心。

他不是没看到这几年洮河郡的成长,他看见了,但那又如何呢?

如果没有大明王廷的话,就洮河郡这几年的发展,足以他回长安吹牛批了。

可问题是大明王廷就在边上,差距如此之大,他还真没那个脸回长安吹牛批。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句话用在这里,当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这几天都先别急着回去,都好好想想,想想我们洮河郡的未来该何去何从?”长孙无忌说道,“我想,也没人愿意做别人的陪衬吧?”

众人闻言点了点头,确实,不管他们能力如何,确实没谁愿意成为衬托别人的野草。

而就在他们商议着洮河郡未来的发展时,一个惊天的消息正在以最快的速度,传遍天下!

前天的那章,过审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