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军议结束(2 / 2)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5555 字 1个月前

要这个人正好像是安禄山一样的家伙呢,要是术正好大唐没有名将出现了断代呢,这些都是说不准的啊!

这样的情况下,李泰还是更加偏向,提高大唐军队的下限,不求大唐军队有多强,只要确保大唐军队不是那么容易溃败也就足够了。

“那您打算怎么做?”李靖听到了李泰的话,便是继续问道。

“很是简单,我想要继续发展武器,对于这些士卒来说,弩箭实际上没有太大的意义,那还不如投入研究弩车,一百六十斤的弩车,一百八十斤的弩车,甚至更重的弩车。”

“魏王,您是想要用弩车替代掉弓箭手?!”李靖听到了李泰的话,不由愕然。

“为什么不呢!”李泰却是回答道,“弓箭就算是再怎么样的发展,光靠着人力,相对来说极限便是在这里。

但弩车用得是机械力,它的上限高得恐怖!

然后也可以进行针对性质的修改,让人们要么增加它的射程,要么增加它的射箭数量。

至于威力,我觉得只要被射中,就算学府兵手持大盾怕也会直接被击爆掉吧!”

听到李泰的话,李靖沉默了一会儿,有种自己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的感觉。

怀着自己必须要为旧时代的老将证明的观点,李靖道:

“魏王的想法自然是很好的,但这件事想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至少弩车很难制造!”

“很难吗?”李泰听到李靖的话,抓一抓脑袋回答,“将其整体的解构进行模坏化,然后进行拆解,把每一部分交给某一条产业的流水线上进行生产。

既方便有快捷,然后将其全部统一组合起来,相信等到流水线完善,那么整条产业链便是固定下来。”

而正是因为能够将弩车模块化,甚至能将弩车所需要的各种零件进行拆分到大唐大大小小的厂子,李泰才是觉得弩车比复合弓有前途多了。

因为弩车涉及到的产业从上游到下游相当的丰富,差不多有两百多个配件,甚至以后以后还能够继续改进改进,哪怕只是军方的订单,但这种产只要存在,那就能养活很多百姓,便于自己调节整体的经济。

“流水线……”李靖到底是知道秦国的,知道流水线是一个什么概念。

但即使如此,李靖去也没想到秦朝的流水线作业,居然在魏王的手下开始死灰复燃了。

“魏王的意思是想要让弓箭手彻底的退出历史舞台……”李靖不由深吸一口气说道,

“不知道魏王有没有想过,若是用弩箭完全替代弓箭,那么一直使用弩箭的士卒,成长怕是会被限制在了二天赋为止。

莫说更高军魂与奇迹军队,就算禁卫军这样的战斗力也未必能达到啊。

某种程度来说,如果借助自适应天赋大量使用弩车,那么自适应上限也就到此为止了。”

“那就到此为止好了!”李泰完全不在乎的对李靖道,

“当初用命拼出大唐未来时代早已过去,隋末唐初,百姓们渴望英雄能够收拾乱世。

所以有阿耶这样的真命天子,同样也有卫国公您这样的破军神。

您们是英雄让大唐几乎是在最短时间完成了统一华夏的重任。”

“魏王过誉了!”李靖听到李泰的称赞笑了笑道。

“而这新的时代,人口的重要性被全面激发,相对来说,一个活人所创造出来的价值至少比一名死去的战士要高。

所以完全能够用小型弩车替代弓弩来使用,不论是距离,还是威力都有十足的保证。

至于命中率直接用规模进行覆盖打击就好,就算是面对铁骑冲锋也能完全组成秦代弩阵,让任何想要正面冲击的敌人,直接被弩车射爆!”

李泰在李靖的面前,描绘着未来使用弩车的好处。

“魏王看起来还是想要走自适应加工具掌握的道路啊!”李靖不由的感叹道。

“难道不可以吗!”李泰对李靖摇头道,“我从不觉得战争是一名士兵,一名统帅,甚至一支军队自己本身的事,而是整个大唐的事。

那么一名战士本身的战斗力也必须要要被彻底的用整个国家堆积起来。”

“您就不怕您走这一条路,以后府兵们成长不起来吗!”李靖不由感叹道。

“不会的!”李泰摇摇头说道,“虽然这两个天赋本身并没有多少的爆发力与杀伤力,但是这两个天赋组合,能够决定了他们能够适应几乎一切的新时代武器。

如果说他们一身的甲胄保住大唐军队的下限,那么以后专门给他们打造的大型武器,就是为了确保他们的多样性与上限。

尤其前线的将军,完全能够根据前线战况的需要,让后方制造对应装备!

在我看来,战争打得就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力量,至少自适应与工具掌握结合是能把很大一部分的国家力量进行变现的,这是其他的天赋所非常难以匹敌的!

您说的禁卫军,军魂,三天赋,甚至是奇迹,这些兵种的确是很厉害很厉害的上位兵种。

也就只是如此而已,他们的数量终归是有限的,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体系与大唐抗衡,那么对于我来说便是没有任何的意义。

因为将来只要大唐驰道能够到达的地方,那么大唐的物资便是能够到达。

大唐的物资能够到达,自适应与掌控天赋便是能够被发挥到极致。

到时候哪怕只是新兵,只要能舍得射出弩车的箭矢,那哪怕面对最顶尖的军队,也都能够与之正面交手的力量,而不是被对方一击即溃!”

李靖沉默了一会儿深吸了一口,对李德謇开口道,“你把今日我与魏王交谈的话语整理纪录一份,以我们两人的上报给朝廷,以协助大唐的军事改革!”

“诺!”李德謇很是郑重的回答道。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