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作战,党旗指引方向,党徽照耀前行(1 / 2)

党旗是号角,党徽在闪耀。在增援大理灭火作战中,bs市森林消防支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守初心、担使命,爬沟过坎、冲锋在前,将党旗插在一线,将战斗堡垒建在一线,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在一线,凝聚红色力量,齐心共抗火魔,让党旗在灭火作战第一线高高飘扬!关键时刻豁得出、顶得住、打得赢,是广大群众对我们森林消防队伍的考验。练在平时、用在战时,面对艰难险阻,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身为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危难险阻面前,人人叫响“我是党员,我先上”“看我的,跟我上”等口号,这些话语,最能体现共产党员的担当,最能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支队党委在火场一线组建党员突击队,将党组织作用发挥在最前沿。在金甲山,3天2夜的灭火战斗,武红斌支队长、和智政委、政治部邱国海主任,他们带队攻坚,坚守救援一线,临阵指挥果敢,情况研判准确,思想动员高效……在火场上,他们带领隆阳和直属两个中队克西南线大火、战北线攻坚灭火,连续作战,全力救援,为全体消防救援人员做出样子,“你们看我们的!”

带队走在前面,指挥定在战位,救援担当先锋,危险最后撤离,这是他们的真实写照。“杨晓接队长,带领你们的人从这里纵深推进,一定要清理彻底,要水我给你输送,要人我给你配属,给你们观察着风力风向,不清理彻底,不能收兵。”在凤仪火场,和智政委带领直属中队利用常规机具攻坚灭火。

“杨斌,你们跟着我,砍刀油锯在前面开路,听我的指挥,我们一定要在风来之前,将这个火头‘拿下’!”在金甲山火场,面对西线茂密的植被、近7度的陡坡和熊熊燃烧的大火,关键时刻,武红斌支队长根据自己多年的灭火实战经验,果断下达命令,一锤定音,带领队伍扑了上去。连续奋战了1余小时,扑明火、打隔离、清余火,直至明火全部扑灭,才坐下来“歇一歇”,全身也染成了“烟熏”色。

党员就是关键时刻顶得上去,扛得住的那群人。“没事,让我去!我是党员”“我们去拿,我们是党员”这些朴实的话语在大理救援的4天3夜,随处听闻。

“植被特别密,油锯手、砍刀手,你们在前面开路,我们跟进扑打”“我来!”巨鹏飞拿着油锯冲了上去。3月16日凌晨,队伍抓住夜间风小、气温低的有利条件,快速扑救,巨鹏飞拿油锯和砍刀为后续跟进扑火人员砍开茂密植被,也为遇有险情时留下快速转移“通道”。战斗从15日夜间11时持续到16日上午起风前,巨鹏飞一直坚持在最前面,撤回来休整时,手不受控制的抖动着。“指导员,大风起来了,我们攻坚灭火需要水,你组织几个人去取水”“报告我去”“我来”听着对讲机里传来的声音,巨鹏飞和几个班长拖着疲惫的身躯,坚定了站了起来,斩钉截铁的说。

水泵手万进,是一名战斗班班长,更是隆阳中队的灭火尖兵。在凤仪火场,经地形勘察,武支队长决定采取架设水泵以水灭火与常规分队共同配合的方式打开突破口后实施灭火。“1、2号泵很关键,让我们去!”在安排水泵接力顺序时,万进和二优主动担当,站了出来。“一号泵给油,给油!压力不够,水没有到我这里!”万进焦急的声音传来。“单向阀一定要接上,要不然压力过大,会影响水泵的效率”“报告队长,我们供水可能要暂停3分钟,我这台水泵需要更换配件和油桶!”上下检查水带,聆听水泵声音等,及时地判断情况,是保证输水效率的关键,特别是在高山上架设水泵输水。万进在半山腰处架设了水囊,为参加灭火作战的群众提供水源,让他们少走了不少的路。“都是为了救援任务,我能节省一点时间,就是为救援行动做出了贡献。”万进说道。

4天3夜的灭火战斗,巨鹏飞、万进等多名党员,始终以身先士卒带动身边人,火场最危险、地形最复杂的地方都有他的身影。作为班长,任务面前他先出列;作为党员,危难关头他先顶上。有的党龄长,有的刚加入党组织不久,但他们都不含糊,都用岗位上喊出的“我来”来正名。

火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最美逆行者”,是广大群众对不畏艰难、义无反顾奔赴救援现场的消防救援人员的高尚道德评价。在“逆行者”队伍里,中国共产党的党旗高扬醒目,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身影无处不在。

刘少勇是直属中队中队长助理,一名拥有15年党龄的消防员。从“橄榄绿”到“火焰蓝”,在16年岁月里,他不记得每次上火场的情景,因为上的次数多;他记得每次上去要干什么,因为那是责任。

在金甲山火场,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谷深林密的复杂环境,刘少勇的一句“跟我上!”总能让大家找到力量,安心地跟在他的后面,无畏地冲向火线。“哪里能打、哪里不能打,他每次都能带着我们圆满完成任务。”直属中队消防员魁叶龙说。从入伍到现在,魁叶龙每次出任务都跟在刘少勇的身后,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成长为攻坚班班长。刘少勇带着经验丰富的18名党员组成党员突击队,历时56小时连续鏖战,专挑任务中的“硬骨头”啃、硬仗打,中队负责的北线火线终被扑灭。“任务交给他,我们放心。”指导员熊自成讲。

转战凤仪火场,刘少勇带着直属中队的李江华、杨绍龙几人配合水泵扑打火场北线东段,背上风力灭火机就在向前推进,好像不知疲倦。“今年是最后一年了,在队伍的日子过一天少一天,参加灭火救援任务进入倒计时,这是最有意义的时光。”刘少勇在休息时和大家交流。“水泵压制火头,风力灭火机、二号工具,跟我上!”短暂的休息后,刘少勇又带领大家顶在火势最烈、火情最急的一线,带领队员不到2分钟就扑灭了第一个火头。

同样,喊着“看我的!”让大家感动的还有“战地记者”。他们实时跟拍队伍任务动态、感人故事、鲜活典型,定格救援人员灭火“画像”,传播“保山森林消防好样子”,凝聚打赢“正能量”,确保参战消防救援人员始终热情饱满、士气高昂和斗志顽强。新闻报道员马开龙为了留下第一手珍贵的素材,跑上跑下,既要队伍前方攻坚克难的镜头,又要兼顾后勤保障的镜头,“灭火作战不只是打火头、攻险段,后勤保障同样重要,这些都是很珍贵的素材,一定要留住这些精彩瞬间。”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记录不下大家奋战在一线的珍贵镜头,就是失职”。每次任务,他带着相机、录像机出现在队伍行动的各个环节,记录着各种感人的瞬间。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个小组就是一道防线,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危难时刻,又见遍地英雄。bs市森林消防支队各条火线临危不惧、英勇顽强、奋力扑救、连续奋战的缩影,汇聚成了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的强大动力,书写着属于“守夜人”担当和奉献。

3月15日14时5分,dl市凤仪镇富成村附近林区发生森林火灾。当晚21时4分,接yn省森林消防总队预先号令,yn省森林消防总队特种救援大队迅速出动13名消防员星夜驰援大理火场。火灾扑救过程中,大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体现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让鲜艳的党旗始终飘扬在灭火一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