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前驻防|“八小练兵”,练出“大本领”(1 / 1)

为认真贯彻落实总队《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能训练的通知》和支队二季度训练工作提示,进一步提升队伍训练质效,浓厚训练氛围。昆明支队楚雄驻防队伍紧贴任务实际,科学开展“八小练兵”活动,全面提高训练水平。

挤出小块时间,拼凑碎块时段

楚雄驻防队伍充分利用日常工作中碎片,把时间“化零为整”,充分利用开饭前、晚饭后、活动间隙等小块时间,组织人员开展队列训练和器械练习,加强日常养成及体能储备。练不够的加加操,跟不上的补补课,饭前“上上杠”、课余“练练腿”、点名后“加加餐”,已经成为训练常态。

中队值班班长拜云涛:“对于我们来说,‘小块时间’特别重要,是我们调动队友们训练积极性的有力抓手,特别是针对本次一季度‘三达标’考核中器械未达到优秀的同志来说是查漏补缺的好机会,可以在点滴积累中提升自我”。

用足小块场地,因地制宜训练

昆明支队楚雄驻防队伍积极拓展组训方式,充分利用楼前道路、篮球场、文体活动室等营区内现有场地,适时开展接力跑、折返跑、鳄鱼俯卧撑、水泵架设等体技能训练,进一步夯实能力基础;预备消防士陶智玺:“‘小场地’也能发挥大作用,没有练不了的场地,只有想不到的地方。楼前空地可以练队列,环楼道路可以跑水泵、篮球场可以练无齿锯切割,我们站在哪里就训练到哪里,训到哪里就用好哪块场地,既符合疫情防控封闭式要求也不耽搁训练”。

强弱灵活互补,互帮互助练兵

驻防队伍本着“专业岗位相同、能力素质互补、性格特点相似”的原则,成立三人训练互助小组,选拔能力突出的消防员担任小组长,负责制定组内人员训练计划,督导工作落实,定期汇报成果,适时组织讲评,在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中,提高训练质效。四级消防士朱家胤表示:“中队根据成绩划分训练小组,每次和训练尖子一个小组一起训练,最能激发我们的热情,训练场上相互比拼,喜欢学习,取长补短,争相二季度考出好成绩”

发挥潜能特长,倾囊相授促提高

遴选理论扎实、能力突出、技能精湛的消防员组成教练员队伍,本着“人尽其才”的原则,根据特长安排训练课目,充分发挥组训最大效能。教练员围绕有关内容进行讲解,分享组训小技巧、授课好方法,切实提高教练员组训能力。二级消防士李林:“我是中队的骨干,参加过总队‘火焰蓝’比武,我对帐篷架设与撤收比较在行,我也会把我掌握的技巧毫无保留分享给大家,终极目的就想提高大家的训练成绩”。

训练间隙小课堂,现地教学作用强

“器械一练习时应注意······”训练间隙,宋余刚正在为班里的队员传授经验,演示了器械二练习的动作要领。新消防员李佳萌在细心观摩了演示动作后,脑海中一遍一遍的在回忆演示过程,牢牢记住自己做动作时应该注意的细节,这样的“小课堂”不仅是大家学习互动的平台、更是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训练结束小讲评,表扬先进提热情

在训练结束后,及时组织讲评,总结优长、查找不足,适时召开“训练民主会”,广泛收集意见建议,集中组织讨论研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并在小教员座谈会上广泛推广,进而达到“全员参与、共同进步”的目的。每次训练结束,“小教员”都会对训练情况进行全面细致讲评,对好的做法和训练“先进个人”进行表扬,对存在问题也当面指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直面短板弱项。“今天表现好的同志是何连杰,大家都知道,该同志一直都在默默给自己加练,通过自身的努力,自身素质都非常过硬希望大家像他学习!”通过“小讲评”来鼓励好的个人,让大家都能比着学、比着练。全面提高训练质量,有效打牢了训练基础。

训练场上比一比,龙虎榜上见真招

一走进训练场,就感受到了浓浓的“硝烟味”。随着“龙虎榜”等一系列活动的相继开展,更好的激发了消防救援人员的训练热情。“小比拼”给大家创造了“较劲”的舞台,更有效地调动了大家的参训积极性。根据训练成绩实时更新“龙虎榜”,每月评选训练优秀个人及先进集体,激励广大消防员自觉向榜样看齐,进一步浓厚训练氛围。

随机出点小情况,增强临机反应力

驻防队伍牢牢把握防区实际,紧贴任务需要,利用灭火拉动演练、装备操作演练等时机,现场模拟火情发展态势,开展常规灭火、以水灭火、紧急避险等专业课目训练,检验队伍临机处置能力,提高遂行任务本领。大队长任海洋:“在定期拉动演练的基础上,随机开展‘小情况’进行检验,针对性很强,组训施训也十分灵活,既检验预案执行力,又增强临机反应力,相信我们只要严格训练、精心组织,一定能够练出过硬真本领。通过突击出情况来训练更能使消防救援人员掌握情况处置的方法和原则,使训练更加灵活多变”。

下步,昆明支队楚雄驻防队伍将严格落实上级关于加强体能训练的通知要求,持续开展好“八小练兵”活动,拓展训练方法,创新组训方式,提高训练质效,为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