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 合理的解释(2 / 2)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大明叛将孔有德。

说起来,他以前是和建虏有仇的,为此投身在东江镇,成为毛文龙无数义子之一打建虏。也确实立下了不少的功劳,为此积功升迁为一名将领。

后来毛文龙被杀,东江镇群龙无首,谁也不服谁,就开始闹内乱。

而孔有德却被新任登莱巡抚孙元化看中,招入麾下以为心腹。

但是,辽东兵在山东不受待见,奉命开拔去增援山**时,竟然连粮草都没有,最后和地方上冲突,结果是反叛了大明,渡海投降了建虏。同时,也连累孙元化送命。

在他这个人生经历中,对于明军中的种种弊病,还有朝堂上的龌龊苟且之事,那是深有体会的。

在他的印象中,当今天子怎么可能会那么大方,不但封了一个土司女人为忠贞侯,还封出了三个伯爵,这让他太意外了。

另外,孔有德对于白杆军竟然会出现在京畿之地,也很是惊讶。

两万白杆军啊,估计也差不多是白杆军的全部兵力了吧?明知大清十几万军队在这里,还敢东西夹击?并且反应这么迅速,就好像知道大清军队会在这个时候入关一样,要不然绝对不可能这么快跟上来。

如果说是巧合,反正孔有德是不会相信的。

还有,吴三桂那货竟然也领着三千关宁骑军,这么快就反应过来跟在后面。从时间上来算的话,他肯定没有得到京师的勤王诏书。一接到警讯就这么干脆地跟过来,这根本不是印象中的关宁军会做的事情!

越想,孔有德就觉得越是蹊跷,越想,他就越睡不着觉。

这倒也不是说他有多害怕,毕竟十几万大清军队在这里,安全的很。而是他想不明白那些问题,被憋到了。

最终,孔有德索性就去了关押俘虏的那边,找到了那个已经投降的关宁军俘虏,详细地了解明国这边的所有事情。

他问得很细,问他所有想到的问题。

这个关宁军俘虏,倒也不敢隐瞒,孔有德问什么,他就回答什么。当然,很多问题,他是回答不出来的,因为他不知道。

他能回答的,也就局限在山**这边的一些见闻而已。

然而,就算是这样,孔有德问着问着,就是一个接一个的震惊了。

他没想到,就在这大半年的时间内,关内竟然发生了那么多的变化。

他从这个关宁军俘虏的口中知道,当今皇帝下了狠手,抄家了很多人,就连成国公这样的世袭公爵都被抄家了。

传说中,当今皇帝一下变得很有钱,以至于山**这边都有了各种传说,也让吴三桂想从皇帝那边得到一些好处。

不过,朝廷也就是给关宁军发了军饷,除此之外,并没有多给。还派了一个钦差来查山**这边,让关宁军上下都很不满。

知道了这些,孔有德也有点感慨。关宁军这边,竟然足饷了啊!

以前的时候,哪怕是关宁军,朝廷都不可能发足饷的。其他军队,就更不用说了。他以前在东江镇的时候,压根就没见过军饷,能吃饱饭就不错了!

不知道为什么,他忽然有一种想法,当今皇帝为什么不早点抄家,拿到了钱财,给所有军队都发饷,说不定局势也不会这样了。

这个念头一起来,就被回过神来的他给甩开,继续问明国这边的的事情。

“什么?”忽然,孔有德震惊了,连忙确认道,“太祖皇帝显灵过了,还赐给当今皇帝宝物?”

这个消息,太让他震惊了!

那关宁军俘虏听了,据实回答道:“军中都是这么传的,但是真假就不知道了!”

孔有德自己也不知道,该不该信太祖皇帝显灵这种事情,就连忙又问道:“那还有什么传闻,不管真假,说出来听听?”

这关宁军俘虏想了一会,就又回答道:“好像听说皇帝在重整京营,小人听大帅嘀咕过,似乎是他爹告诉他的。”

听到这话,孔有德立刻联想到了,南边可能有明军的这个情况。

该不会是重整后的京营吧?

不过,从时间上来算,就算是京营,也不可能这么快赶过来啊!

疑惑间,孔有德忽然又猛地一惊:太祖皇帝不是显灵过了么?如果是真的,那这一切就都能解释了。

太祖皇帝能算到大清军队的入关,并且算到了蓟州之战,因此,就提前派了军队合围!

本来不应该出现在蓟州附近的白杆军,也有了合理的解释。

如此种种,无不说明,太祖皇帝似乎真得显灵了!

一想到这,孔有德的后背顿时冒出了冷汗,撇下这个关宁军俘虏不管,匆匆前去中军帐求见主帅阿巴泰,禀告他的最新发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