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王世襄(2 / 2)

六个人都互相闻其名。很快就聊了起来。

六个人一边说,一边走,把整个王府细细的看了一遍。

“这处大宅子,小季你能买下来也真是好事。它的中部和东部已经改的面目全非了。中部还剩下一座后寝。只有西部还比较完整。

唉,你要再不买下来,我估计西部过些年也会变成大杂院了。

我小时候还来不少次。西部有一个楠木楼,还不错,另外它的蕞后面有一个梳妆楼也叫绣楼,形制独特新颖,雕镂彩绘精致细腻,活泼空灵,别具风格。该楼呈倒“凹”字形,正面面阔5间,左右两翼内侧面阔4间、外侧面阔6间,有红廊柱、红栏杆,间有黄“卍”字形木雕。后园中原有一座大戏楼,分为上下二层,131平方米,可容纳约4人,谭新培,杨小楼当年都在这演过戏,可惜7年代初失火,把这个戏楼全烧了。

你可以把中部和东部,按照王府的风格进行改建,至少从外观上可以一致。”。

王世襄边走边皱眉,边对季宇宁说。

“是啊,我这次请贝先生来设计,也就是这个思路,要把风格变成一致。

中部东部里面要现代化改建,在外面要和西部一致,外观要保留古建的风格。而西部看看,哪些建筑有文物价值,我们就原地保留,尽量整旧如旧。

这住宅子以前还是和珅的旧宅,现在居然变成这个样子。乱七八糟破破烂烂的。”。

众人转了一圈,又回到了东部的建的新楼里面,这些楼季宇宁以后也是准备拆掉的,目前还是他的办事处所在地。

众人喝茶聊天,季宇宁这才知道李大导为啥跟着了。他这段时间在京城到处捡便宜,弄了不少好东西。所以他跟王世襄这个大行家认识了。今天听说要去看季宇宁买的王府,所以他也就跟过来了。他一直很想找机会结识季宇宁。

季宇宁知道他很快就要开拍那两部清宫戏了,就问他咸丰皇帝的演员确定了没有。

他记得前世演咸丰的演员是梁家辉。当时梁家辉和李大导的女儿谈恋爱。所以李大导就把梁家辉带到京城。

看见李大导摇头。季宇宁说道:“那我给你推荐一个演员吧。长得很像咸丰,气质也可以。他是凤凰培训班一期的学员。叫梁家辉。天生就是吃演员这碗饭的。”。

季宇宁的话,让李大导颇为惊喜,他立即同意让梁家辉过来看看。他当然相信季宇宁。

众人歇了一会儿,又起身前往北池子大街。

这一处面积不大。而且季宇宁还画出了他印象中的前世莫平设计的外观效果图。

巨大的卷棚顶以及山墙的一些细节处理,让贝聿铭都觉得不错,当然季宇宁也说这仅仅是艺术的一些想法,建筑师是艺术和科学结合起来的,所以还要靠建筑师来设计。

众人再次回到庆王府。季宇宁能直接和贝聿铭签了协议,并且开出了支票。

支票的金额是预付的,蕞后凭账单结算。

季宇宁还拿出了昨天回来,特地为陈从周和赵无亟画的画和写的字,只是还没有装裱。

他准备当天让办事处的人去琉璃厂进行装裱,只是不知道赵陈二人的行程。

一旁的王世襄看了季宇宁的书画,也是赞叹不已。

看看到中午了。季宇宁笑着说:“昨天,我让办事处的人通过市里面联系了京城的饮食服务公司。他们年底准备恢复东兴楼老字号,预计是12月份开业。他们推荐给我们今天做一桌东兴楼的传统的名菜,让我们来品评一下。

贝先生,陈先生,赵先生都是江浙一带人,王老爷子、李大导和我都算是老bj了,我也跟厨师交代了一下。”。

众人欣然前往。路上王世襄还一直感慨,他说东兴楼已经销声匿迹4年了。他一直记着东兴楼的酱爆鸡丁,还有一些糟烩的菜。他原籍是闽省人,就喜欢糟溜糟炒糟烩一类的菜。

东兴楼还没有开业,但是六个人都是名人,尤其是季宇宁名头太大。饮服和京城的领导都有所交代,因此准备的很隆重,招待的非常热情。

准备的菜基本以东兴楼的特色菜为主,包括香糟鱼片、糟熘三白、酱爆鸡丁、油焖大虾、葱烧海参、锅塌鲍鱼盒、芙蓉鸡片、烩乌鱼蛋、油爆双脆、干烧冬笋等。

其中的油爆双脆是季宇宁要求加上去的,这是一道下酒菜,而且也是一道功夫菜。

酒是季宇宁带来的,他上半年广交会一共买了5万瓶酒。他拿出来四种酒,茅台,五粮液,洋河大曲和五提浆,众人随意,另外还有茶水。

六个人基本上都算美食家,尤其是王老爷子。

席间王老爷子不断的讲每个菜的一些特点和源流。他觉得这些菜基本上风味没有变化。可以说保留了原有的传统。

众人都喝了点酒,而且尤其喜欢五提浆,一餐饭吃的一众尽欢。

这次季宇宁意外的见到了王世襄,不仅如此,还和王老爷子商量好了,他的出版社将出版王老爷子全部的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