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傻学习录之欲望的行为(1 / 1)

南湖随笔 星月无际 1552 字 2023-05-24

今天和几个朋友去办事,路上一个朋友接了一个电话,起先还是很客气的,然后慢慢就有些不耐烦甚至生气起来,大致也听到了事情的原委,就是他的一个姐姐一家准备初三来他家做客,还让他给做顿熬菜。这下他不情愿起来,说他姐也不征求他的意见了等等。挂了电话又和大家解释了一下,说他的这个姐姐和她的外甥都一样,就认准了自己做事情,从来不听别人的意见。特别说起了他的那个外甥,买房买车他都给他提了不少意见就是不听。没钱就先借钱去买了辆车,没有两年又贷款买了一处房子,可几年了到现在还是烂尾楼,说罢还很生气的样子。

大家都在劝他,说可能你外甥要谈对象了,现在的女孩子都很虚荣,没车怎么行?房子也是刚需啊,没房哪个女孩子肯嫁给他呢?或许你外甥是另外的想法,也不能说是不对啊?难道都得按照你这个舅舅的思路去行事么?几个人都陆续发话了,帮他理理事情的来龙去脉,劝他也设身处地地想想姐姐和外甥的处境和感受。

由此不仅就又想到了太傻,《太傻天书》里讲得也很明白,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去争取的每一件事情,都几乎是在行动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两大监狱中去进行的,这是人类几乎所有行为背后的动力。人们往往是在按行为主义和预设的理性主义去行事的,并总能给自己的行动找到合适的理由和所谓正确的借口。反观这位朋友和他的姐姐、外甥,无不是都在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在行动,就是朋友他自己也是如此,在按照他大脑中预设的理性主义去衡量姐姐和外甥的行为。

试想一下,他们几个人都认为自己是理性的,是对的,都是根据自己的认识所作出的决定,没有任何人觉得自己只是一时冲动的,是没有理由的,他们每个人都会给自己的做法找出看似很充足的理由和借口,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其实呢,这本身并没有区别,都是一样的没有太傻的思维选择,结果当然就会难堪和矛盾了,最终闹得舅舅很生气,姐姐不开心,外甥也难受了。就像太傻所论述的那样,他们只是觉得有很充足的理由去做这个做那个,而且还觉得自己可以成功,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为这些事情本身都是一样的没有根本的区别的。

按照舅舅的想法,先买房可以保值,还属于投资,能挣到不少钱呢!可外甥的想法呢?就是先买车才可以谈到女朋友,有女朋友了没房怎么行,当然要买房了。至于说房子成为了烂尾楼,那属于另外的范畴,选择和投资失误,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但舅舅则认为是外甥不听话所致,若按照他的建议,早都住上房了。看看这多热闹,全是太傻说的行为主义与理性主义所产生出来的预设的纠纷,本身是没有区别的东西,都是按照的执念在行动,结果就是矛盾和冲突。如果都成为真正的自己,在无恐惧的、无期待中去做,或许就化干戈为玉帛了。难道不买车就不能找到女朋友了么?买车交到的女朋友就更好么?那房子是用来住的,没房就没女朋友了么?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全是太傻说过的,是因为恐惧、外在洗脑给你建立的那些预设观念在作怪罢了。

所以还是要弄明白自己所要的真正意义,然后在太傻的指引下,真正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对于舅舅来说,要相信姐姐和外甥,他们的需求或许有他们的存在意义,不必过分地太在意,因为那些东西其本身都是一样的,买不买房,买不买车,原本上都是没区别的吧!关键是女朋友从何而来,心中的埋怨从何而来,如果这些都不重要,那你又有何气可生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