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迫在眉睫(2 / 2)

藏国 高月 279 字 18天前

李邺身后坐在韦应物和杜佑以及三名情报局官员。

“当——”

清脆的云板声叩响,圆殿内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监国李邺身上。

李邺举起奏折缓缓道:“今天一早,我收到一份徐州刺史李东然的奏折,他向朝廷密报,从江南驶来的一支货船队,约三百余艘,满载上百万斤绿矾,在符离县境内被王仲昇的军队拦截。

两个月前,江南运来的三十万斤粮食在徐州境内失踪,不用说,一定也被王仲昇的军队拦截了。

而下个月,江南将运出一百五十万贯税钱,如果再走中原漕运,肯定还会被拦截。

各位,这就意味着王仲昇已经完全背叛了朝廷,他想成为新的藩镇,这绝对不能允许,所以我考虑改变计划,把攻打河东道的时间后移秋天甚至冬天,必须先灭了王仲昇,以保证漕运畅通,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请各位畅所欲言!”

李岱是右相,他要先表态,李岱缓缓道:“所有藩镇和军阀势力都是安史之乱的遗留,必须全部铲除,这是我们的目标,区别只是轻重缓急不同。

王仲昇竟然敢拦截朝廷船队,这個性质就非常严重,拖延不得,属于最紧急的事项,我支持监国的态度,不能容忍,必须从重从快剿灭。”

这时,张立问道:“请问工部,丹灞水道进度如何?”

工部尚书李岘回头询问了一下,对张立道:“目前丹灞水道进展顺利,预计明年春天可以正式贯通,贯通后能走千石的船只,将来拓宽后,直接走三千石船只。”

张立随即对李邺道:“卑职建议在商洛县扩大中转仓库,先用万石船只从江南运到襄阳,再改用三千石船只运到商洛。

当然,以后丹灞水道拓宽后,就不用在商洛中转,用三千石船只直接运到长安,卑职建议,下个月的一百五十万贯税钱先运到商洛县,等明年春天再运来长安。”

李邺点点头,“这个方案可以接受!”

这时,独孤烈和手下商议片刻,举手道:“殿下,根据兵部最新消息,目前汾州没有田神玉的驻军,或许是朔州和代州有我们军队牵制,所以田神玉不敢分兵。

但卑职听说田神玉也在太原征兵,一旦训练完成,他的军队必然会南下,卑职建议先出兵两万进驻汾州,只要扼断汾州通道,田神玉的军队就无法南下。”

独孤烈的建议得到众人的赞同,以小博大,出两万军就能控制河东道南部。

李邺欣然道:“独孤相国这个建议不错,同意采纳!”

这时,李泌也缓缓道:“殿下,卑职认为李希烈很可能已经和王仲昇联手,甚至王仲昇接到的情报都是李希烈提供,如果是这样,王仲昇会很快进攻亳州和颍州,和李希烈连为一片,如果加上汴州北面的李灵曜,这样从长江到黄河就形成一条中原战略走廊,对朝廷非常不利。

卑职建议,殿下立刻派三万骑兵进驻陈州,由洛阳提供后勤补给,支援张伯仪。

同时让马璘军和洛阳军队配合,灭了李灵曜军队,这样就切断了中原走廊。”

李泌提出来了中原战略走廊这个概念,但在地图上细看,确实已经形成了这个趋势,只差最后的亳州和颍州,王仲昇下一步取亳州和颍州,确实是在情理之中了。

军政议事结束后,李邺当即命令驻扎在陕州的席万里三万骑兵,疾速赶赴陈州,支援张伯仪,又令洛阳提供后勤补给。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