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倒霉蛋式宣发(1 / 2)

今年电竞节结束后,林瑶特地关注了一下各个项目电竞选手的情况。

因为林木电竞节前期项目较少,她也亲力亲为,所以前期大多知名的电竞选手她也认识的。

但是今年这一届电竞节。

实话说。

熟悉的面孔并不算多。

她印象最深刻的两个战队。

《突围》的no1和feiren,虽然核心人员还在,但确实少了不少人,林瑶特地关注了一下他们的去向。

他们倒不是转会了,而是退役去卖肉松饼……去直播了。

fps相关的竞技项目,年龄的影响最大。

而退役的成员,之所以退役……基本都跟年龄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也跟前段时间的直播大战有点关系。

当初各大直播网站都在烧钱挖主播,同时发掘新的主播。

而理论上,论当主播,还有什么人能比能在林木电竞节正赛项目露面,在玩家中自带庞大热度的电竞选手更适合?

根本没有。

一方面是年龄增长感觉力不从心。

一方面则是直播网站的高薪诱惑。

很多电竞选手就在那段时间,选择了退役。

其中就包括了《突围》项目两支著名战队no1和feiren的成员,两个队伍的核心人员陆台和陈曦没退,但两队各自都有两名老队员选择了退役。

而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他们今年正经历阵痛期。

成绩并不算好。

当林瑶打开直播网站,看着那些熟悉的面孔不是坐在赛场隔音室里,而是坐在自己的卧室里打着游戏。

竟然有些惆怅……

这些电竞选手算得上国内最早的电竞选手了,天赋努力都并不缺,但无奈长江后浪推前浪,林木电竞节的热度足够高,总有一些比他们天赋更高,更努力,更年轻的新人冒出来。

或许只是几毫秒的反应时间,在日渐成熟的fps电竞项目中,就足够决定生死了。

这也是他们退役的原因。

不过退役归退役,他们多年在职业赛场上磨炼出来的功底,还是在的。

所以打rank轻轻松松爆杀完全没问题。

而每次爆杀一顿后,总会有玩家通过实时评论问——‘还这么厉害,那为什么要退役?’‘不去打职业扬名立万,在这里当主播?’

而每次看到这样的实时评论,这些退役前都算是顶级职业哥的队员们都会沉默。

心态差的甚至接下来操作都会变形。

林瑶倒是勉强能理解他们。

这里毕竟不是她前世,电竞行业混乱期极短,至少林木工作室旗下游戏的电竞项目并不混乱。

一个成名的职业选手,不仅能在舞台上享受欢呼,自身的商业价值也是不菲的,光工资就是一大笔钱。

就更不用说,林木工作室每年为冠军制作的道具皮肤带来的分成,以及赛事的奖金了。

如果可以,他们都想继续在舞台上享受欢呼,而不是窝在直播间里当主播。

但现实就是这么无奈。

没退役,只是没人要。

这句话调侃起来很有意思。

但对于真正想要继续征战赛场的电竞选手来说,可以算得上杀人诛心了。

“牧小姐,有时候我觉得时间过得很慢,觉得我们依旧才创立林木工作室没多久,毕竟林木工作室崛起的速度真的太快了。”

林瑶移动着鼠标,给屏幕上那位她没记错的话,应该叫齐肖的电竞选手刷了个礼物,同时轻声道:“而每当这时候,看着这些人,我又有了实感,真的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啦……”

“嗯,确实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了。”

牧婉清记忆没有林瑶那么好,能记下如此多电竞选手的名字。

但《突围》项目有选手退役,还是能被林瑶记住名字的顶尖职业选手。

还不是一两个。

这件事本身就代表着时间流逝……要知道《突围》可没有日薄西山,依旧是电竞节最重要的项目,每年的锦标赛更是只增不减。

“……有些惆怅啊。”

林瑶送完礼物后,伸手托着腮帮,轻声道。

“……”

牧婉清看着林瑶白皙的侧脸,温婉一笑。

她有时候真的很不像什么老板。

比如此刻。

不过她并不讨厌林瑶感性的一面。

她觉得正是因为感性的一面,才让林瑶距离自己不算远。

而不是随着林木工作室的规模越来越大,逐渐被神话,变成了一个高悬在林木工作室之上的创意工具人。

“你笑什么?”林瑶注意到了牧婉清脸上的笑容。

“没什么……虽然时间过得很快,但你一点也没变。”

牧婉清摇了摇头,然后轻笑道:“真的一点都没变哦,根本没变成熟多少。”

“滚啊,哪壶不开提哪壶!”

林瑶想起这个就来气,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

牧婉清忍俊不禁。

林瑶不再搭理她,而是再次看向屏幕。

屏幕上,那位名叫齐肖的主播简单感谢完礼物后,正要继续rank时,他所在的开黑频道突然闯进来了一个人,正是feiren现任队长,他之前的队友兼大学舍友,陆台。

而陆台一进开黑频道,劈头盖脸就是一句:“齐肖!给我开个盒子,让我沾沾你名字的喜气,看看有没有奇效。”

“滚!”

听到熟悉的声音。

刚刚还因为实时评论有些沉默的齐肖,立刻活过来了,骂骂咧咧。

而实时评论区,玩家们也开始刷起了什么‘feren正副队长合体’,‘公然迷信’,‘一起打rank’之类的实时评论。

林瑶笑了笑,没有继续看下去,而是关掉了直播网站。

她其实并不是很喜欢看直播,只是恰巧看到了齐肖退役的消息而已。

“牧小姐,《泰坦陨落》的宣发方案没问题,就按这个执行吧。”

林瑶将桌面上的资料拿起,递回给了牧婉清。

“好。”牧婉清接过资料,应了一声。

“另外。”

林瑶眼角余光瞥了眼屏幕,想到了什么,轻轻笑了笑:“给这些《突围》退役职业选手送一份游戏吧,就当做某种程度上的游戏宣发了,也算我们林木工作室还记得他们这些职业选手的证明。

林木电竞节现在体量虽然大,但我们也不要忘记,电竞节是怎么来了。

《突围》项目作为先行者,当时的电竞环境可不算好,我们是有功劳,但这批当初义无反顾跑来参赛的电竞选手也是为电竞节添砖加瓦的一员。

林木电竞分公司我不想插手,什么名人堂之类的估计也不用我提,我们就做些能做的,比如发封邮件送款游戏之类的。

我估计这些喜欢fps的电竞选手,也会喜欢这款游戏的。”

“……邮件吗?”

牧婉清闻言轻轻笑了笑,然后道:“好。”

……

新的一年,1月份。

《刺客信条》的发售算是一件大事。

但游戏圈也就发生了这么一件大事。

因为其他游戏同行都避其锋芒了……

所以,《刺客信条》得以完全没有对手的大杀特杀……

不过,再好的游戏,也总有被玩透的那一天,而且《刺客信条》虽然作为入门单机游戏几乎无可挑剔,热度一度比《求生之路》还高。

但这类型的游戏也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联机体验。

无论怎么做,这类游戏的多人游戏部分都是比不过《求生之路》的。

而没了多人模式,或者多人模式不好玩,便意味着玩家持续游玩的欲望降低,意味着游戏的热度并不能长久。

这也是为什么林瑶前世很多游戏死活都要加个多人模式,甚至连单机剧情都不做,直接将买断制游戏做成多人游戏的缘故。

这算是单机网游界限模糊带来的后遗症吧。

同时,这也是牟丰判断天狐需要在《刺客信条》发售十五天后公布消息的根据。

因为他也清楚这类游戏不好做多人模式,这时候正是《刺客信条》热度逐渐消散,《现代卷轴》还没宣发的绝佳时机。

所以。

1月15号。

他们准时就上了。

跟他们之前的《暗夜之下》一样。

天狐刚开始采用的是自媒体宣发造势的方案……

震惊!天狐新手游!投入再次加倍,高达五亿!为手游历史最高。

剑指林木工作室!传闻天狐紧急抽调《暗夜之下》部分制作人员到旗下moba手游项目组,剑指林木工作室的《登顶》!

天狐旗下moba项目概念图流出……

天狐的套路不新。

甚至可以说老旧。

但架不住震惊体真的好用啊……

这又是最高,又是剑指,又是流出的。

玩家再不屑,看到标题也会产生些许兴趣,点开看一眼。

而只要他们点开看了。

那天狐就算成功了。

毕竟他们已经接受了老二的定位,他们现在的目标也已经不是跟林木工作室打擂台了,而是超越除林木工作室外的其他竞争对手,和林木工作室深度绑定在一起,甘当第二。

这种情况下。

玩家们能记住他们的手游,并且没有太大的恶感,就已经算是非常大的成功了。

事实上。

玩家们虽然看出来了天狐想要碰瓷。

但想到这段时间林木工作室跟吃了药一样产出游戏……

同时想到林木工作室这段时间的游戏质量,想到国内游戏公司的处境……

特别是天狐这家名气规模仅次于林木工作室的老二的处境……

他们是真的觉得这个倒霉蛋可怜了……碰上了林木工作室这么一个对手。

所以虽然知道天狐是在碰瓷,玩家们倒是没有太多怨念,实在不爽的,顶多也就腹议几句就算了。

天狐也不容易啊……

所以。

天狐的策略,还算成功。

至少第一天算成功了。

不少玩家还是被吸引了目光,哪怕是调侃天狐可怜,只能夹缝生存避其锋芒,《刺客信条》发售过后十多天才敢宣发。

那也是人气啊!

因为这些玩家调侃完天狐后,也记住了他们那款moba手游。

虽然不少玩家都在论坛吐槽他们跟林木工作室差距太大。

林木工作室做3a,天狐就花五亿做手游……

而这些吐槽,牟丰也看到了。

但他并不介意。

他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软弱,他已经无敌了。

而且吐槽就吐槽吧,能记住天狐的手游就行了,其他同行想要还没有这样的待遇呢!

牟丰松开鼠标,感叹道:“果然,这就是最好的时间节点。”

“是啊,虽然被吐槽了,但同行们估计羡慕得牙都要咬碎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