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逼宫开始(2 / 2)

崔明虽然感觉有点奇怪,但考虑到都城刚遭变故,臣子们心情未定,可能也没那么快反应。

只是崔明不知道,都城里面的臣子,此时正在被暗中引导串联着。

这次叛军在都城只折腾了一晚上,郑灼等人除了攻击皇宫之外,剩余大部分时间都只是在针对太子党门下,按说朝臣们的损失应该并不大。

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因为除了郑灼这里之外,火器营秉承着把事情闹大的原则。

在公冶固的有意配合下,可是在暗中浑水摸鱼了一把。

虽然没进行什么人身伤害,可假借着郑灼的名头,也是把众多大臣府邸闹了个鸡犬不宁。

为的就是把这些人的愤怒给激发出来,顺势引导出崔明昏庸无能,宠信奸人的言论。

另外在公冶固和王堃的纵容下,关于崔明临阵退缩,主动弃皇宫而逃的怯懦行为也被大肆宣扬,让满都城的人几乎都知道了。

让这些言论慢慢发酵,为的就是让崔明失去朝野之心。

而相应的,关于李皓的贤名,在这时候就必须拉出来,这样才好进行对比。

当然,在这满朝文武之中,肯定有那么几个察觉事态不对,想要找崔明禀报的。

可问题是,这些人根本就见不到崔明,反而是悄无声息的就被捉拿羁押。

毕竟如今的话语权在王堃和公冶固手中,说你有与郑灼勾结谋反的嫌疑,你就有。

那把你羁押在府里,等查清楚之后再说,也是合情合理的。

整治了几个刺头,剩下的人自然也不敢惹火烧身。

而且能察觉到问题的,大多都是聪明人,此时也大概明白了是什么情况。

大势所趋之下,想搏个从龙之功的人,就更为积极了。

见到这一幕,王堃心里就更放心了,毕竟要逼崔明退位,起头的就不能是他们这帮太子党人,那样痕迹太重。

虽说到了开始的时候,崔明自己肯定心知肚明,但该有的遮羞布还是要的。

直等到王堃觉得火候可以的时候,公冶固才回到大营,告知都城已经整肃完成,可以回宫了。

这时距离兵变那天,也已经过了四天。

回到了皇宫,崔明顾不得休养,连被关押的郑贵妃等人都暂时没理。

直接在第二天就召开了朝会,打算要好好的处理郑灼他们。

只是还没等他开口,朝臣们就主动站了出来。

开始崔明听他们痛陈郑灼等人的可恶,还听的深有同感,可越听就越不对。

因为这话题开始被指向了提拨他们的自己,崔明哪里能忍。

当即就开始发飙,毕竟从崔明的角度来看,自己这次受了这么大的惊吓,这些臣子不思体恤,竟然还调转矛头,简直是犯上作乱。

可问题是,在这事上,崔明说道理还硬是说不赢。

于是便打算用皇帝特权,把人拉出去打廷仗。

结果随着崔明的这一道命令,殿上站立的大臣瞬间就跪倒了一片,让崔明收回成命。

崔明看着面前跪倒的这一帮人,心里突然意识到情况不对,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反对自己。

不过崔明第一时间也没反思自己,而是更加的怒火上头,觉得自己的皇帝威严受到了威胁。

当即便起身怒斥道:“朕意已决,谁要是再为他求情,就跟他一起责打,给朕将他拖出去。”

可那些跪倒的臣子们,在崔明的威胁下,却没有一人退让,纷纷高呼:“请陛下收回成命,否则我等愿共受责罚。”

崔明此时就有些坐蜡了,他不可能真的把大半个朝堂都打了。

可做为皇帝的崔明,又不能直接服软,否则这皇帝的威仪就真的没了。

要说以往在这个时候,就会有人出来解围,只是这次情况不一样。

那些能出头又愿意出头的臣子们,早在之前就已经冒了出来,此时还被王堃给羁押着呢。

没办法,崔明只能是自己点名,在没有跪下的臣子中,找到了王堃,询问起了他的想法。

到这里,崔明还以为王堃会帮自己,只是又让崔明失望了。

王堃直接说道:“臣以为诸位同僚所言,虽是有些难听,但也是秉直忠言,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崔明没想到会被王堃背刺,一时间气急,只觉得一阵头晕。

好在身边伺候的胡内监,发觉了不对,赶紧上前搀扶着坐下,否则只怕崔明要直接倒下的。

顺带胡内监还劝道:“陛下千万不要气坏了身子,一切以龙体为重。”

坐在龙椅上,崔明缓了好一口气,才重新睁开了眼睛。

眼神凌冽的扫视了殿上的众臣,好似是要把他们都给记在心里。

随后就直接起身,一句话也不说的,直接返回了后宫。

在离开大殿之后,崔明和胡内监问道:“这些天公冶固一直回报在宫中清缴叛军,并屡有所获,这事可是真的。”

胡内监回道:“这点奴婢也不知道,自从公冶将军进驻皇宫之后,便说为了方便清查贼人和保证内侍、宫女安全,让我等尽量不要外出。

所以这几天奴婢都是待在咸池殿中,对于外面的情况也不了解。”

崔明见从胡内监这里是问不到什么,倒是突然想起了闫旭来,这才发现自己好像已经很长时间没见到他了,这很不对。

做为情报最灵通的间客组织,要说侯官没有提前查探到郑灼反叛的消息,那闫旭也该来向自己请罪才是,怎么可能会不出现,除非是出了什么问题。

因此回到了寝宫之后,崔明立即派人去传闫旭,让他进宫见驾。

只是这道传令,并没有传到闫旭手上,而是先到了王堃和公冶固这里。

公冶固问道:“陛下召见闫旭,多半是心中已经起疑,那要不要让闫旭进宫。”

王堃想了想,说道:“有些话,咱们不太好说,还是让闫旭去给陛下提个醒吧。”

公冶固还是有些担心,毕竟这事关系着自己一家的身家性命:“可闫旭掌管侯官多年,又是陛下的心腹,让他们见面,会不会有什么变数。”

王堃回道:“放心吧,殿下已经做好了安排,现在的闫旭也只是个空架子,翻不了身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