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人工智能教学(2 / 2)

象棋俗人 热情与痛苦 3874 字 2023-06-03

越是大型企业,人工成本也越高,无论是工资,还是保险,都是一项无法避免的大额支出。

也因此,商业性的人工智能主要研究方向便是粗暴的“取代”。

若是成熟人工智能取代廉价劳动力,那只能怪自己能力不行,但现在的人工智能,却远远没有达到“取代”的作用。

杨铮也抽空去看了眼围棋棋社的1对1人工智能教学,果然不出他所料,他看到的全是学生人手一个平板电脑,在专业软件上对弈。

他更去看了眼国际象棋以及其他棋类的人工智能教学,也都是纠错,反复练习。好点的话有一位老师在那坐着答疑,若是差点,只有一位助教在那里坐着维持秩序。

这种怪异的教学氛围以及方法,也让杨铮莫名有些恍惚。

他忽然想,若是过上二十年后,教育变成这样,那上学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他突然也意识到有些可笑,自己只是一个小人物,哪来这么多纠结的借口?

只是,在下午上完课后,他来到了象棋人工智能教学处。

负责教学的老师,看见杨铮过来,有些诧异。

毕竟,他也是一位业余棋手,与杨铮不同的是,作为业余棋手的他,没有太多资历,并不能上台授课,只能维持下课堂秩序。

杨铮看着他惊讶的样子,他笑了笑算是打了招呼,随后便伸手要了个多余的平板,想在平板上体验人工智能的象棋教学。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象棋的人工智能教学居然和天天象棋见有关,作为现在国民象棋娱乐软件,娱乐已经满足不了他的胃口,他已经提前布局了教育行业。

《天天象棋见教学版》已经成为那家公司布局的新产品,logo过后的人人有棋下的搞怪广告语,也让杨铮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在体验了一盘新手对局后,他的笑容终于消失不见。

一盘棋3分钟,却也让杨铮看见了人工智能的可怕之处。

这款软件的算力,不说世界顶尖,但是也超越了99%市面可供下载的象棋软件算力。

他很精细,几乎每一步下棋的步骤,他都有着较为详细的讲解。

可也就因为这份详细,却让杨铮肯定了人工智能教学绝不适合大多数的象棋棋手。

因为人工智能算的太细了,在象棋一般对局为三四十手的情况下,他居然能预算到对手五十手,六十手会怎么走。

这种所谓的“超强”算法,更像是拿围棋的框架直接套在象棋里,以此去彰显着软件超越现实的算力,当然市面上的确有很多软件都是这样,他们都喜欢给新注册的用户一个下马威。

然后就是他的教学思路,只是单纯的让选手提升算力而已,并没有刻意培养学生下棋的思路。

这也让杨铮想起了孙破军,你说孙破军强吗?他肯定要胜过华夏99%的象棋少年,但他为什么没有在比赛上拿到冠军呢?除了遇见了无法超越的李天道,更大的原因就是他太依赖算力,没有自己的下棋思路。

俗话说得好,棋是死的,人是活的。算力的确可以让一个棋手在短时间内暴涨对弈时的棋力,但一个千锤百炼过后的对局思路,更可以让一个棋手状态稳定,未来的道路更加平坦。

而这种教学颇有些揠苗助长的意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