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八章 主公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2 / 2)

郑谦直接放话出去,他绝不会效忠比他笨的人。他这话说的非常狂妄,但是却又是事实,因为整个京城的文人学子们没有一个比他聪明。

太子和代王他们见郑谦没有跟他大哥一样跑去效忠楚王,也没有效命其他皇子,他们心里便放心了,也没有再笼络他。

郑谦因此才落得个清净。

见赵曜来了,郑诚和郑谦忙招待他。

他们不像郑让会做饭,或者做点心,但是好在他们家的厨子会做赵曜爱吃的东西。

赵曜边用晚膳,边和郑谦他们聊天,聊的都是一些平常小事,并不是什么大事。

等用完晚膳,赵曜才跟郑谦聊正事。

“你不打算入朝为官?”以郑谦的才能,李仆射早就向朝廷推荐他。

“主公,我不打算在京城做官。”郑谦说着,面上露出一抹嫌弃的神色,“在京城当官没意思。”

赵曜被郑谦这句话逗乐了,揶揄他道:“那你当我的官就有意思呢?”

郑谦用力地点头说:“有意思,非常有意思。”

赵曜早就猜到郑谦会这么说,但是还是觉得好笑。

“都是当官,有什么不一样。”

郑谦一脸认真地说道:“非常不一样。”

赵曜饶有兴味地问道:“你跟我说说有什么不一样?”

“在京城当官是为皇上效命,而不是主公,我只效忠主公。”郑谦神色严肃地说道,“我只为主公出谋划策,其他人不配!”很明显,其他人中也包括皇帝。

听到郑谦这么说,赵曜心里又震惊又感动又很无奈。

“郑谦,你有没有想过你给我当官也好,给朝廷当官也罢,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我只想效忠主公,不管什么目的,只要主公让我去做,那我就去做。”

赵曜听了他这番话,在心里深深无奈地叹了口气。郑谦跟别人不一样,别人当官无非就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权势和荣华富贵,第二个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为朝廷效力,造福百姓。但是,郑谦却没有这两个目的。

对郑谦来说,权势和荣华富贵没有任何吸引力。至于实现自己的抱负,他更没有兴趣。准确来说,他没有志向。

他从小就聪明,想要什么能轻轻松松得到,这就让他没有什么目标。至于造福百姓,他压根儿没想过,百姓过得好不好,跟他有什么关系。

郑谦这个人可以说是无欲无求。他效忠赵曜,是因为赵曜比他聪明,他打从心底信服赵曜。赵曜需要他当官造福百姓,那他就当官造福百姓。

“主公,如果你想让人入朝为官,那我就做官。”郑谦虽不喜入朝为官,但是要是赵曜要求他这么做,他会照做。

“郑谦,就算我让你去做官,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要怎么做官?”赵曜是了解郑谦这个绝世天才的,他对天下百姓的死活毫不关心。“你有没有想过做官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郑谦没想过,“主公需要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听到郑谦还是这句话话,赵曜的嘴角微微抽搐了下。算了,他明知道郑谦是个什么样的人,还抱有希望郑谦能说出不一样的话,真是为难郑谦,也为难了自己。

“我并不需要你入朝为官。”赵曜心里清楚,郑谦如果入朝为官,就如一只小羊羔掉进了狼窝里。他会被各种拉拢和收买,这是他最厌恶的。再者,他也不需要郑谦为他拉拢大臣。

“既如此,那我就不入朝为官。”

“离我成年封王去岭南还有好几年,你这几年总不能无所事事吧?”赵曜看着郑谦问道,“你就没有自己想做的事情?”

“没有,不过主公,我可以提前去岭南,帮你做事。”

“你不能提前去岭南。”

郑谦不解地问道:“为何?”

“在我去岭南之前,岭南不能有任何变化,不然等我成年,说不定就去不了岭南。”赵曜慎重地说道,“岭南得保持原样,不能引起朝中任何人的注意,也不能被岭南周边的国家察觉到异样。”

郑谦明白赵曜的顾忌,点点头说:“主公考虑的是。”

“这样吧,你趁这几年四处游历吧。”在来见郑谦之前,赵曜已经想好怎么安排他。

“四处游历?”郑谦一脸惊讶,旋即说道,”主公,我不需要游历。“

“我让你四处游历,不是让你四处游玩,而是让你观察民情。”赵曜劝说道,“有一句话叫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觉得你现在学的东西很多,其实只是冰山一角,你只有多出去走走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我不能四处游历,只能让你代替我四处看看。”

郑谦似懂非懂。

“我让你帮我去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日后等我去了岭南,我才能管理好岭南,才能让岭南的百姓过上好日子。”赵曜又说道,“你四处走走看看,然后把你看到的,听到的都记下来,然后告诉我。”

听到这里,郑谦明白赵曜的意思,神色郑重地点点头说:“好,我去做主公的眼睛,去四处看看。”

赵曜见郑谦终于理解他的用意,满意地笑了笑。他旋即又看向郑诚:“你应该在尚方令也学不到什么东西了,你跟郑谦一起四处游历吧。“

郑诚诧异道:“我也去吗?”

赵曜微微颔首道:“很多好的技术在民间,你应该去看看。再者,你们兄弟一起游历也有个伴。”

郑诚看了一眼郑谦,旋即明白赵曜安排他跟着小弟一起游历的用心。

“那我跟小弟一起去游历。”

郑谦虽不太乐意跟郑诚一起出去,但是这是赵曜的吩咐,他不得不答应。

“记得一定要多看多听。”赵曜之所以安排郑诚他们兄弟俩去游历,一是为了让他们代替他看看,二是为了让他们学习,三室为了让他们体验民情,了解百姓。

郑诚在情感虽然比郑谦好一些,但是他也是……说的好听点就是心无旁鹭,两耳不闻窗外事。说的难听点就是不管百姓死活。他们兄弟二人心中没有江山社稷,也没有百姓,只有他们自己的世界。

“主公,我们什么时候出发?”郑诚问道,“过两日就出发吗?”

赵曜道:“过段时间,孟老先生要来京城讲学,你们听了他老人家讲学后再走吧。”

郑诚对孟长策讲学不感兴趣,他对机关术外的东西都没有兴趣。

郑谦倒是想听听,因为太学的先生和学子都说孟长策是当世的圣人。他没有见过圣人,想见见,也想和圣人切磋下。

“对了,你们第一站就去梁州吧,顺便去看看你们的大哥。”

如果可以,他真的想自己去梁州,看看四哥他们。等等,说不定可以,不知道四哥有没有写信给父皇,让父皇答应他去梁州。如果父皇答应,那他就可以和郑谦他们一起去梁州。

谢谢老铁们的月票!

不过,还需要老铁们继续投月票,求投喂月票!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