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我要为国家造汽车(1 / 2)

重生之逆袭1991 蒸菜 9790 字 2023-05-25

发展经济,让人民有钱。

地方上自己没有,那就想方设法从其他地方搞。

魔都确定了开发浦东,除了卖地,还有一个就是股市。

就算是没有黄秋望,1992的魔都股市也会特别红火。

黄秋望只是在这堆火上浇了一些油,让他燃得更大一些,面积更广一些。

而这也正好迎合了当地的需要。

以黄秋望如今的名声,还有股市带来的全民热议。

不用他特意去联系,很快就有魔都广播电视二台,和魔都交通广播两家找上了门,要对他做采访。

早高峰,千家万户的收音机里,开始了一天的播报。

常规的天气和本地新闻之后,原本是交通的栏目,今天突然插入了一个对话栏目。

如果说电视,还是一件稀罕物,那么收音机,就是这个年代的必备电器。没钱的人家,墙角挂个木盒子带喇叭的有线收音机。有钱的就买个时髦带天线插电池的,走哪里都能听。

尤其是七八十年代的时候,魔都每百户拥有85台收音机。

电台才是这年代,用户最多的媒体。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最近认购证的火热,让不少人都投入到了股市的热情当中,今天我们请到了股票市场的黄专家,来为我们讲讲他对认购证的看法。”

刘旭东,他是魔都一家化工厂的技术人员。平时都是家里工厂,两点一线。

年初的时候,有次加班闲的无聊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一段关于认购证的广播。里面一个姓黄的专家。

用一串串数据,分析了当时不太受人待见的认购证。

本来将信将疑的他,早上下班的时候正好看见一家工行门口有人在排队。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也买了十本。

然而就是这十本认购证,让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买完之后,因为工厂年底繁忙,一时间他也忘记了。

直到三月后,突然从报纸上,看见认购证的报道,他才知道,原来3块钱的认购证,现在已经翻了十几倍。

这一个月的涨幅,都超过他一年的工资了。

不敢相信的他,去到广东路黑市,以3元一本的价格,小心出了三本中签的。

一次性就把本钱赚了回来,还让他发了笔小财。

然而这还没完,从那次卖了之后,认购证的价格不但没回落,还在每天不停上涨。

就在前不久,涨到1每本的时候,他实在忍不住又出了三本。

如今家里还剩下的四本认购证,被他像宝贝一样的藏着。

现在的他,已经从厂里离职了,放弃了原来的铁饭碗,每天就蹲在广东路,看着水涨船高的认购证,又是后悔又是担忧。

后悔最初的三本卖太便宜了,担忧那一天认购证不值钱了,他家里剩下的四本会卖不出去。

广东路的黑市上,许多人和他一样,既怕卖便宜了亏钱,又怕降价了卖不出去砸手里。

至于让他亲自下场去炒股,五千元的起步价,让他有些退缩了,他对股市一窍不通又怕赔钱。

所以就左右纠结,每天提心吊胆的。

有了钱反倒吃不好睡不着。

可是今儿刚吃完早饭,正想在去广东路探探情况,收音机里就再次传来了,那个他期盼已久的声音。

“大家好,我是黄秋望。”

消失了三个月的黄专家终于出来了。

“请问黄专家,现在一本认购证,已经涨到了15元,远远超出了你以前计算的价格,你觉得这个合理吗?”

主持人的第一句话,就问到了刘旭东的心坎里。

不光是他,许多人现在之所以纠结担忧,就是因为当初黄专家预测的是25元理论。

可现在已经快超过这个价格6倍了,由不得他们不担心。

“我最初计算的25元,是最低收入。事实也证明这个最低价是没有错的。”

“至于现在的15,我觉得也是没问题。股市的一切都是由市场决定的。市场认为它值这个价格,那么肯定有其他原因。”

说着黄秋望,又拿出一组数据,从政府改革,到股市改革,在到大家对股票市场的热情。进行了一番分析。

这些话,早在这几个月里,许多专家教授都说过。

黄秋望现在说出来,算不上新鲜。

刺激市场嘛,无非就是各种鼓吹,为自己的理论找依据,只要能圆回来,专家怎么说都行。

然而这却不是黄秋望的真正目的。

楚青给他的定位是装逼,如果只是单纯复述一下那些话,根本起不到装逼的作用。

“在我看来,这还完全没有达到认购证的极限。以我得到的数据,和最近股市的行情,我想大胆预测一波。”说道这里,黄秋望故意停顿了一下。

“一本认购证,按照如今认购的股票涨幅,最少将获利5元左右。”

黄秋望一句话,就把自己当初夸下的海口,涨了2倍。

当然这不是张口就来的,黄秋望又和上次一样,拿出了一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甚至还有操作流程,以此来左证这一数据的真实性。

股票市场已经火热了好一阵,不少人就算在不懂,也能大致听清楚里面的门道。

如果按照黄秋望的说法,一通操作下来,一张认购证赚5块钱可以说是毫无问题。

因此这5的数据一出来,让不少卖早了的人后悔得捶胸顿足,那些一直藏着没出手的则是兴奋不已。

就连一直忐忑担忧的刘旭东也是瞬间找到了主心骨。有了这一个标杆在,他多少出手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

不少人感叹,专家不愧是专家啊。

“但是,股市有风险,购买需谨慎。以现在的行情,差不多的也能出手了。”

然而黄秋望的这句警告,真正能听进去的人不多。

专家说25的时候,能涨到15。那么是不是专家说5的时候,就能涨到1万。或者一万五。人性都是贪婪的。

事实也证明,1992认购证涨到1万的时候,还有人担忧。

可当他涨到3万的时候,那就不只是疯狂了。而是已经失去了理智。

可那些忍受不住贪婪,最终在最高点跌落的人,在回头去看黄秋望的这个5他们不会埋怨黄秋望没给准确忠告。

而是自己没相信专家的忠告。被贪婪蒙蔽了双眼。

因为多年之后,有人做了一份统计,1992认购证,单张平均收益是在55元。

然而这还没完。

“那黄专家你自己的认购证出了吗?”主持人的一句话,又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

对啊,专家自己的是怎么安排的。

“嗯,因为要投资其他行业,就在昨日,我手里的认购证已经全部出了。”

前面的只是夸海口,这才是他上节目的正戏。

“额!那我们可以知道黄专家一共出了多少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