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视率黑幕(3/6)(2 / 2)

“因为面对的观众不同,目前中国互联网网民是四亿左右,电视观众却有十几亿…”

“我必须要说,网剧并不lo,《鬼吹灯》第一季《精绝古城》24集,总成本8万,单集成本超过3万,其中演员片酬只占了不到五分之一…”

“借这个机会,我必须要说一下,我们对所谓的大ip+流量明星模式不感兴趣…我们只会选择优质内容!”

为什么借这个机会宣布?

因为后版权战役马上打响!

自制剧领域风生水起,版权市场却陷入苦战!

215和217年,正是“大ip+流量明星”爆款公式最盛行的时刻。

《巴清传》单集售价8万,《孤芳不自赏》单集售价7万,《择天记》单集售价6万…

版权剧的网络版权价格年年创新高…

《如懿传》甚至开出了单集9万的价码!

为了拿到独播权,视频网站往往要开出数倍于卫视的价格。

《帝王业》独播权甚至引发了两家视频平台真人pk——两个视频平台的版权人员发生肢体冲突。

这个事,因为《延禧攻略》对上《如懿传》告一段落——《延禧攻略》播出后大受欢迎,资本终于发现,纯网播剧集也可以获得不输于网台剧的影响力。

《如懿传》放弃上星,在腾讯视频独播,效果虽然比不上《延禧攻略》,但点击率过15亿,还是证明了网络独播,并不输给台网联播!

先后两部纯网播剧集的成功,让视频网站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然后他们才聚集在一起,视频网站由竞争走向竞合…

就是联手压价!

当然啦,这句话是屁话啊,因为土豆后来拿下《古剑奇谭》、《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电视剧独播的时候,开出的价码都是单集4万~

……

窦文韬按照台本引入下一个话题:

“我听公司很多人说,你之所以选择做网剧,是因为被逼的?”

沈梦溪点头:“…差不多!”

“怎么说?”

“就是传统电视剧营销成本太贵了!”

“营销成本?”

“就是买收视率…很多电视台,你不买收视率,他不让你播,美其名曰行业潜规则!”

“很严重吗?”

“非常严重,制播出分离后,卫视话语权过大,基本决定了一部剧的命运!他不买你的剧,你的剧只能烂在手里!但买了,又让你花钱买收视率…这么跟你说吧,一部剧单集开价7万,他让你按照单集3万的价码买收视率,不买,就拖着,不让你播,或者,播了,就不给你结算尾款!”

“收视率原本是为广告商向电视台投放广告服务的,并非电视节目优劣的评价标准,这也是国际通行规则。

但是在我国,一些电视台为争取广告资源,开始收视率做假行为;之后愈演愈烈,当电视剧成为所有卫视频道黄金时段的主打节目后,播出机构便强行要求在购剧合同中,将收视率与购片价格挂钩,引导制作机构去买收视率。”

“太恶劣了!”

“我是什么人,你应该知道,我最反感的就是走捷径…有一阵子我都想把电视剧制作部门给裁了!但你不能裁啊,八个制作团队,一千多口子人…你裁了他们,他们怎么办?”

“后来怎么解决?”

“当时逼得我想尽办法,跟优酷商量打造独播剧,他们嫌价格太高,没办法,我只能买了土豆,自己做网播!之后,我找了佟刚局长还有中x部的几个部长,跟他们反应了一下…唐仁现在的剧基本都跟央视合作,因为央视他不需要你买收视率,此外,还有北京台、东方卫视包括芒果台,我们现在选的合作伙伴基本都不会逼着你买收视率…”

“收视率造假,我们赚的少,这个无所谓,烂剧横行、数据作假还只是表面现象,内里是行业标准已经云雾迷蒙!就是大家不知道什么是好剧!雷剧收视率高,我们都去做雷剧?整个行业不明白标准在哪,用什么来判断是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观众已经用行动表明了剧不好看,最后还是用假数据假好评来粉饰太平?”

“我们已经有一批创作者被迫退出了行业!”

说到这,沈梦溪往后一靠:“我摊牌了,土豆视频这个平台就是要颠覆传统电视平台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