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九章 江宁府十八(2 / 2)

宋吹 花花和尚老道 3415 字 10个月前

由于是推翻皇帝勾过的案子,米芾是绝不能容忍现场出现任何一点意外的,吴储也早就被安排地明明白白,老老实实地交代了自己是如何受到了姚顺意的贿赂,从而将案子改成了斗杀,进而蒙蔽了朝廷和皇帝。。。

有了吴储的供词,苏恒武也不但顺利地翻案了,就连之前为了营救苏恒武花掉的那些钱,也如数归还给了苏三娘和苏含烟。

到了这一步,不光百姓都满意了,就连苏恒武兄妹也已经感恩戴德了。

就算是没吃过猪肉也都见过猪跑,新上任的米相公得顶着多大得压力才能推翻皇帝勾过的案子啊?还有就是那个退钱,这简直就是闻所未闻啊!

一般来说,能翻案就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花掉的那些钱还想要拿回来,无疑是从人家口袋里掏钱,就苏含烟花掉的这近二万贯,只怕是将江宁府上下都得罪了吧!

百姓们此刻已经深深体会到了张府主人的权势,也只有这样的人物才能逼迫官府让步至此吧!

然而这还不是张安安所能满意的,张安安的本意还有补偿和道歉,可是米芾说什么都不同意。

就在昨晚,米芾就苏恒武一案与张安安进行了沟通,在听到张安安提出的那些要求后,米芾也只敢同意翻案、退钱,严惩贪官污吏,至于说补偿与道歉,米芾是坚决不敢答应的。

“官”字,在商朝的甲骨文中已经出现。西周时又称“寮”,亦作“僚”。“寮”字本义是小窗或小屋,用指在同一部门做官的人为“同寮”。《诗经》中“及尔同寮”一句,“寮”被解释为“官”。“僚”字本义是指服苦役的奴仆,《国语》中最先出现“官僚”一字,其“僚”字是指官的属下,即家臣、奴仆。战国以后,各国国君的家臣、奴仆往往成为其国的官吏,“官僚”一词逐渐演变为官吏的通称。

对于“官”的解释,《说文解字》释为“事君也”,即替为君者效命,为君主服务。

至于说公仆、为人民服务,那是进入民国之后的事了,在古代,官员就是替皇帝治理天下的,因此又被称为父母官或牧民官。

父母官意味着治下的百姓都是官员的儿女,这是比较含蓄的说法;牧民官就三字道破了本质,意味着治下的百姓是家畜,是被驯化的动物!

不管是父母官还是牧民官,究其本质就是高高在上的,掌控着治下百姓的生死!

所以就有了破家县令灭门知府的说法!

米芾同样具有这样的局限性,认为能替苏恒武翻案并退钱就已经属于极限了,至于说赔偿和道歉?有父母向儿女道歉的吗?若是开了这个头,以后还怎么牧民啊?

米芾是个狂傲之人,当场就与张安安发生了争执,由于长期处于权力中心之外,对于张安安缺乏正确的认识,说出了:“除非圣上下旨,否则米芾恕难从命!”日后成功使得赵佶秒变赵秃秃!

面对固执的米芾,张安安犹如老鼠咬乌龟---无从下口;但是面对赵佶,张安安有无数的办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