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斗画!(1 / 2)

直播现场。

叶落已经上台。

徐天来站在台下,面带微笑,一脸胜券在握的样子。

见他这个德行,同样在台下的刘颖教授,再次开口说道,“往年的斗诗环节,都是分成两队。今年你们想和叶老师斗画,难道就让叶老师自己一队伍?”

徐天来冷笑了一声,“你们那边这么多人,要是愿意的话,可以和他组队,我们这边无所谓。”

刘颖教授气得咬牙切齿,又对着徐天来一顿好骂。

他们这一群文学界的人,和叶落组队有什么用?

此时台上的叶落,给了刘颖教授一个眼神,接着用最平淡的语气,说出了最狂傲的话。

叶落对徐天来说道:“我就给你们这一次机会,你们可以一起上。”

“哈?”

徐天来一愣,他都有点没反应过来。

观众们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一起上?叶老师这多少有点托大了吧?

这是国画协会啊!

这是传统绘画界的天花板啊!

叶老师这么有信心吗?

好些人都乐了,心想叶老师这不会是破罐子破摔了吧?

反正打一个也打不过,倒不如直接单挑一群呢,以后说起来也霸气。

好多看热闹的网友,此时都兴奋了起来。

徐天来脸色变换了一下,随后又似笑非笑的看着叶落,“叶老师,我们这边到场的可有四位国画圣手,你确定?”

叶落都懒得看他,轻描淡写的挥了挥手。

他这种目中无人的态度,把徐天来气够呛。

咬牙道:“行,既然叶老师都这么说了,那咱们就却之不恭了。”

说着,便安排他们这桌的四位国画圣手,一一登台。

顿时,现场就热闹了起来。

刘颖教授啐骂道,“还真一起上了?要不要脸?”

郝志军也看不下去了,“和叶老师一个外行人比赛,你们上四个大师?我都替你们国画协会丢人!”

文院这边,不少人都骂骂咧咧的。

在大家看来,国画协会属实是不讲武德。欺负叶老师这个外行人也就算了,还他妈的欺负的这么狠?

一个外行,单挑四位业内顶尖圣手。

这他么叶老师能赢?

开什么国际玩笑?

这比赛和斗诗有什么区别?

完全就是碾压局啊!

只不过斗诗是叶老师碾压别人,而现在的斗画则是国画协会碾压他。

在国画领域1v4?这绝对是破罐子破摔了!

所有人都觉得叶落这次要栽了。

唯独唐天后,有着不太一样的看法。虽然她也不知道叶落到底会不会画画,但这不重要,她只知道,叶落此时这种轻描淡写的表情,绝不是虚张声势。

因为她和叶落打过太多次赌了,唐天后不知道吃了多少亏。

在被叶落以打赌的名义,多次得寸进尺之后,唐天后终于总结出来一个经验——叶落这家伙从来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他只要和你打赌,那他绝对有百分之百赢的把握!

如果没有这个把握,那他压根就不和你赌!

比赛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没有赢的把握,叶落绝对不会这么轻易答应徐天来。

说什么被架在火上烤,说什么赶鸭子上架……以唐天后对叶落的了解,这些乱七八糟的理由,压根就不成立。

不过唐天后此时也很好奇,叶老师竟然还会画国画?以前怎么没听他提起过?

舞台上,两方人马已经摆好架势。

两位主持人再次上台,进行着赛前的热场。同时,也是在给节目组争取时间,拟定这次的比赛规则。

毕竟,这是正儿八经的全国直播。

虽然出了这么大的意外,但该有的逼格绝对不能落下。

这两位主持人,也不愧是综合频道的台柱子,这控场能力绝对没的说。

得过了三五分钟,后台的导演组,才根据双方的要求,整理出了一份比赛规则。

很快,男主持人便说道:“……好了,咱们闲话不说。下面由我来宣布本次‘中秋联欢晚会绘画友谊赛’的具体规则,根据双方的意愿,本次规则如下:一,双方作品体裁限制为水墨画。二,双方作品题材限制为中秋,并要在《大唐诗佛传》主角王维的作品中挑选。三,国画协会一方参赛人数为四人,文院一方参赛人数为一人,双方五人同时进行排名。四,本次比赛评委为全网观众,稍后将由华视官方开通微博投票通道,全国观众均可参加。五,本次比赛限时为两个小时。”

徐天来当即就提出了抗议,气呼呼的喊道:“让观众当评委?你们直接让叶落赢得了!网络投票,这比的是作品质量,还是粉丝人数?”

“确实,这个方案欠考虑了。”音乐协会的周天明也附和道,“叶落的粉丝能投国画协会?我看这规则得换换。倒不如匿名展示,然后再让网友投票。这样一来,才显得公平公正。”

“周院长这方法不错。”徐天来满意的说道。

刘颖教授冷哼道,“你们也有脸说公平公正?呵呵。”

台上主持人的耳机中,响起了后台总导演的声音,随后男主持人又公布道:“为了保证比赛能够不受其他因素干扰,将评选环节调整为匿名展示。”

本来制作组是想暗中帮叶落一把的,毕竟叶落怎么说也是华视自己人。但这个漏洞一下子就被徐天来看出来了,没办法,那就只能改了。

晚上9:3。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国画比赛,正式开始。

国画协会的四位大师,虽然岁数都不小了,但此时却都精神的很。

这可是当着全国观众的面啊!

此时也不得不全神贯注!

对于王维这个人物,他们显然也有过很深的研究。几乎没有什么思考,四人就纷纷确定了自己创作的方向。

其实也没什么好选的,因为王维的画一共就那么十多副,其中涉及到中秋的,更是寥寥无几。

一共就两副!

一副叫《中秋宴客图》!一副叫《嵩山望月图》!

根据要求,就只能在这两者之间选择。

但有一说一,根据叶落在书中的描写,这两幅画都不是那么好画的。

根据书中所述,《中秋宴客图》描绘的是王维在中秋节这天晚上宴请宾客的场景,光是主要人物就有十多个。这些人物不仅形态各异,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们是拥挤在一处狭小的房屋内,这就需要极其细腻的绘画功力了。

另外一幅《嵩山望月图》,虽然人物较少,但根据书中的描写,这幅画展现的应该是月下的嵩山景色,也很不好把握。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两幅画都是书中描写出来的。他们压根没见过这两幅画,想要贴近原著的画出来,不仅要对国画有着相当深厚的造诣,同时还要对《诗佛传》的相关内容非常了解。

好在,他们国画协会之前,就对王维这个人物十分感兴趣。书中描写的王维的那些画,他们私下里都有过“临摹”。

于是,国画协会的这四位大师,很快就开始动笔了。

大家各有所长,有人擅长画人物,便选择了《中秋宴客图》。有人擅长画山水,选的便是《嵩山望月图》。

两位主持人,临时客串起了解说。

“我们看到,国画协会的四位老师已经开始动笔了。”女主持人说道。

男主持人接话,“是的,看来四位老师平时没少看《诗佛传》,对王维的画作十分了解。反观叶老师这个原作者,这会还在琢磨当中。”

台下,文院的人都有些着急了。

“叶老师怎么还不动笔?”

“叶老师不会吹牛逼的吧?”

“放屁,怎么可能?”

“估计叶老师在想画哪幅画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