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李白要上春晚?(1 / 2)

各路专家学者、网红主播、粉丝读者,全都在网上热议这本《大唐诗仙传》。

网上关于诗仙李白的相关话题,早都已经数不过来了。

甚至,这本书的爆火,还带动了之前叶唐系列其他书籍的销量。

当然,《大唐诗仙传》这本书之所以能如此火爆,引起文坛史诗级的热议。除了主角李白太过惊世骇俗之外,其书中的一众“配角”,也同样勾起了读者们浓厚的兴趣。

李白这个人本身就好游行交友,所以书中涉及到的人物也是数不胜数。

光是着重描写的李白挚友,就有十好几个。其余和李白有过交际的,更是多到难以统计。

其中,孟浩然、王昌龄、贺知章、高适、汪伦、岑勋、元丹丘、杜甫、刘长卿、崔成甫等等,全都被粉丝们深深的挖掘了一遍又一遍。

毕竟,按照叶落以往写书的规律来看,这些和主角李白有深厚情谊的人物,哪怕不是下本书的主角,肯定也会在再版的时候增添上更详细的人物经历和作品。

当然,这里面最惹人瞩目的,就是杜甫了。

“杜甫啊!这可是个牛人!”

“杜甫?怎么牛了?我看书里没有太多关于他的描写啊。”

“是啊,不就是一个李白的脑残粉吗?和汪伦的区别不大吧?有什么特别的吗?”

“我感觉杜甫混的还不如汪伦呢。同样是粉丝,李白给杜甫写的诗,虽然数量要多一些,但一看就没用心,这质量远远不如那首《赠汪伦》啊。”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赠别诗,哪怕是放在李白的诗词集中,估计也能排到前20的吧?杜甫?他有什么排面呢?不就是和李白、高适一起组队挖了几年的仙草么?”

“你说这个挖仙草,我脑子里就能想起来,戴教授讲的那个挖仙草、炼仙丹、找仙人……我当初看到这个情节的时候,我都以为他们仨疯了。”

“哈哈哈,戴教授讲解的确实有趣。”

“要说《大唐诗仙传》这本书里面的配角,地位最高的肯定是孟浩然啊。李白是别人的偶像,而孟浩然可是李白的偶像啊。一句‘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要是写给杜甫,估计杜甫当时兴奋的都能得脑淤血。”

看着大家都讨论越来越离谱,终于有记性好的铁粉,忍不住了,吐槽道:“说杜甫没排面的,我真是怀疑你们是不是叶老师的粉丝?你们是不是都是跟风粉呢?”

不光是一个人这么说,还有别的铁粉在附和,“就是,是不是看叶老师最近又大火了,跑出来跟风蹭热度呢?看过叶老师以前主持的那档《文学会》节目吗?”

“杜甫是谁都不知道?还敢在这儿胡咧咧呢?没看过那档《文学会》的,自己回去补补。”

很多老粉,都在说当初叶落在文艺频道主持的那档《文学会》栏目。

这让好些网友和读者有些不明所以,“《文学会》?不就是叶老师以前讲他夜堂里那些诗人的栏目吗?怎么没看过?”

“就是,这档节目怎么了?谁没看过啊?”

“你们真看过?你们看过你们不知道杜甫是谁?”

“什么意思?”

“叶老师当初在这档节目里透露过这些诗人称号的事情,其实他早就说过诗仙李白的事。只不过,大家是想不到他真把诗仙李白给单独写出来了。那时候,不仅有诗仙李白他还说了一个诗圣!”

“对!杜甫就是诗圣!”

“诗圣杜甫!”

“要说李白能冠绝天下,在叶塘系列中独领风骚。那整个叶唐世界,能有资格和李白这个诗仙称号并列齐驱的,就是杜甫这个诗圣了!”

“你们说杜甫没牌面?简直搞笑!”

“你们如果真的好好看看书,看看《诗魔传》就知道了,当初白居易和元稹掀起的新乐府运动可是多次提到了李白杜甫,甚至还将两人并称为‘李杜’。可见,在后人心中,杜甫是可以和李白并驾齐驱的。”

“就是不知道,叶老师还能不能把《大唐诗圣传》给写出来。”

“说实话,这估计很悬。”

关于杜甫,在之前叶唐系列的书籍中,其实都有提及,只不过用墨极少。很多时候,都是在诗词文章中一笔带过。

他的正式亮相,还是在这本《大唐诗仙传》当中。当然,即便在这本书里,他这一“角色”的相关情节,也是远不如其他“配角”的,仅仅出场了那么几年而已,也并没有给人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不像是《诗魔传》中的元稹、韩愈,《诗豪传》中的柳宗元、柳公权等人,虽然刚开始出场的时候,并没有写出相对应的诗词文章,但却在首版书籍的情节当中,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让读者们能够非常直观的感受到,这是当时文坛的一尊巨匠!

而在杜甫这里却全然没有这种感觉。

大家在通读这本《诗仙传》的时候,如果抛开李白、孟浩然这样的主角不谈的话,那印象最深刻的几个人物,就是贺知章、王昌龄、高适这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扬州花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与王昌龄的书信往来很多,两人的感情也是相当牢固的。

而贺知章,作为李白“诗仙”这一称号的直接促成者,他对李白是极其欣赏的。当时,年过八旬的贺知章,在读过李白的《蜀道难》之后,便称赞李白为“太白金星临凡”,又称其为“谪仙”。自此以后,李白便以谪仙人自居。

甚至,他在写给贺知章的《对酒忆贺监二首并序》中还写道:“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可见,李白对于贺知章当年的称赞是十分受用的。

当然,对于贺知章,王昌龄的大名,其实读者们也早就听过一次了。

“当初,叶老师在《文学会》上罗列叶唐诗人的雅称的时候,说过贺知章为诗狂,王昌龄为诗家天子。”

“这本《大唐诗仙传》真的是太猛了,不仅有诗仙李白,其他的文坛大佬也都是猛的一逼呀!买的太值了!”

“这就是盛唐吗?”

“李白能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拔得头筹,诗仙之名真是名副其实啊!”

“不知道这些人能不能给写的详细一些?”

“诗圣杜甫单独列传就别想了,估计就算是再版里面,都不太可能会有他的名额。毕竟,叶唐已经有了一个诗仙,诗词的巅峰已经矗立在这里了。诗圣杜甫又有什么出现的必要么?再说了,要想继续再创造一个和诗仙齐名的诗圣出来,哪儿是那么简单的?”

“嗯,我觉得也是。”

“存在于其他人说故事里,也挺好的。至少,李白不会那么的孤单。”

“其他人应该还是挺有希望的,像是贺知章,王昌龄,高适这些人,都有当下一本书主角的潜力。”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只要是和李白相关的话题,就能在网上引起一阵热议。甭管是什么内容,只要沾“诗仙李白”的边儿,那就能有流量。

甚至,都有人分析,说这是微博官方在背后推动的。

是真是假,无从考证。

但火是真的火!

自打有互联网以来,还从来没有过一本书,能在网上火成这个样子。

全网热议!

而且热度十分坚挺!

这都已经过了一个星期了,热度不降反增,参与进来的人数也是越来越多!

最直观的反应,就是星光榜上的排名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