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技击骑士&魏武卒(2 / 2)

正因袁绍这时的选择,才有了袁氏后来的先登死士、大戟士,以及具装甲士等三支王牌军队出现。

也正因为袁绍这时的选择,袁绍在轩辕亢明等人那属于真实未来的记忆中,才有办法抵御住那些胡夷的侵略。

从这一点来看,就能明白袁绍此时的抉择,对他与他背后的汝南袁氏而言有多么地正确。

在看完袁绍这边的状况以后,沐云便将目光移转到了曹操那边。

曹操所选择的两个王牌禁卫传承,都源自于大周王朝的春秋战国时期,分别是齐国的技击骑士,以及魏国的魏武卒。

春秋后期,齐庄公招募的勇士,组建了一支劲旅持戟之士,也就是著名的技击之士。

齐国尚武,热衷私斗,所以技击之士个个武艺精湛。加之严酷的训练,齐国技击弓马娴熟,能征善战。

但缺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桀骜不驯,为齐国埋下了隐患。齐国凭借这支精锐曾击败强大的晋国和后来的魏国,一度成为春秋后期的霸主。

齐湣王时期,齐湣王与齐技击的统帅田文矛盾激化,爆发了内乱,引发了五国灭齐,齐国技击在这场战乱中大伤元气,再无往日威风。

齐国的技击士,在被大汉帝国的历代名将加以改良以后,变成了现在的技击骑士,是一种擅长单打独斗和追击,能骑战能步战的兵种职业。

更重要的是,大汉帝国历代名将为技击骑士整出了一套适合他们的制度,变相地解决了他们桀骜不驯,热爱私斗等问题,使其在战场上更具战力。

至于魏武卒的部份,则要从战国初期,李悝在魏国主持变法,并招揽了军神吴起开始说起。

吴起在魏国广选勇武之士,组建重甲步兵武卒。魏武卒个个皆骁勇善战,装备精良,能披重甲急行,可是说是当时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步兵。

(据史料记载,魏武卒必须能做到披着三层甲胄,手持长戈,腰悬利剑,背着十二石的强弩和五十支箭矢,同时携带三天的口粮,半天内行军一百里。

依照考古获得的装备推算,魏武卒的选拔标准,等同于携带一百公斤左右的装备,在六个小时里面行军四十一点五八公里(几近于全程马拉松的路程。

正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史料上的记载就能得知,魏武卒的实力究竟有多么地强悍。

魏国凭借武卒击败秦国虎狼之师,并夺取了秦国的河西之地,随后又大败齐军,从此魏国称霸天下。

然而,在吴起逃跑后不久,魏国便遭到齐国重创,魏武卒元气大伤,最后消失在《帝望》的大舞台。

大汉帝国历代名将在改良魏武卒的时候,第一个汰换的便是他们身上的装备。

魏武卒所使用的甲胄,基本上是使用石材进行加工的石甲,虽然没有青铜甲和铁甲这么昂贵,却同样地笨重。

在更换甲胄以后,基本上只要披负两层甲胄,便能拥有同等的防御能力,而且更加轻便。

只不过,大汉帝国历代名将还是让魏武卒披上了三层甲胄,一方面固然是为了提升他们的防御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训练和筛选。

减负对于士卒来说固然是好事,但也会因此而降低他们的实力上限。

与其一开始就减负,还不如因应战场需求来选择要穿几层甲胄。

虽然魏武卒具备一定的奔袭能力,可在奔袭过后,一身战力也必定大打折扣。

因此,大汉帝国历代名将依照飞骑甲士的思路,为魏武卒配上了代步的驽马,大大地增加了魏武卒的移动能力与续战能力。

除此之外,他们还给魏武卒配上了一面小圆盾,在长戟毁损或施展不开的时候,能够配合利剑与敌人近身肉搏。

曹操后来之所以能够鼓捣出威名赫赫的王牌●虎豹骑,以及后来的禁卫●卫武营,便与他在这时所选择的技击骑士和魏武卒传承有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