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大建成果(九)航空战列舰!超一级舰舰娘的改修方向(2 / 2)

意思就是,只要沐云设计得好,即便沐云想让她们变成学院舰乃至于方舟舰,通通没有问题。

〝不过,一开始不需要玩到这么高端,整成航空战列舰就可以了。〞沐云嘴角微扬道。

问题来了!什么是航空战列舰?

这玩意儿的概念,得从一战开始说起。

一战时,由于海战中的复杂海况与舰炮射击效率低下,英国海军中有一些思维活跃的人想利用当时比较新颖的舰载机来对敌方舰船进行攻击。毕竟飞行员迫近当时防空能力极差的战列舰进行投弹,是一个从效率上来说比舰炮射击对敌舰毁伤效率高得多的方式,于是英国人用民用船改装了一条航空母舰,这也是大舰巨炮党与航母制胜党争论的开始。

然而此时,有一些人走中庸路线的人心想:一艘体型巨大的战舰为何不能兼容战列舰的巨炮与航母的战机呢?在这种想法的指引下,名为航空战列舰的东西被设想出来,并最终应用于战争。

首先,航空战列舰的思想是由英国人提出的,这类人既看到了未来水面舰艇在面临舰载机密集攻击时的孱弱无力,又希望能让航母携带巨炮参与舰队决战。这种思想实质上仍然是将航空战列舰作为战列舰来使用放在首位,而舰载机只是作战时的一个陪衬。

事实上,给正规航母安装巨炮的思想其实一直没有消退,米、日、德三国都曾经给自己早期设计的航母上安装重巡洋舰上使用的八寸巨炮,但他们将巨炮安装在航母上的原因纯粹是使航母在面临敌方巡洋舰或是驱逐舰时能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在地球文明史上,真正称得上是航空战列舰的,只有二战时日海军的伊势级两艘。

日海军在中途岛后就已经有了将这两艘老旧的一战战列舰改装为航母的计划,但由于战事吃紧,海军对航母的需求随着新锐航母的陆续沉没变得与日俱增,日军只好拆除舰体后部的炮塔,直接安装飞行甲板,将其改装成不伦不类的航空战列舰。

这艘战舰因飞行甲板短小,配备了当时颇为新锐的弹射器,但也因为如此,这两艘战舰所携带的战机无法回到本舰降落,只能选择到陆地或者是航母上降落。

后继的长门级战舰一开始就有搭载舰载机的设计,但仅有三架水上飞机,弹射器也仅有一具,仅能作为辅助侦查而已。特别的是最后的大和级战舰,在服役时就装有两座弹射器,并可携带七架零式水上侦察机或零式水上观测机,已具备了轻度的航空战舰设计。

此外,狮级战舰在后期计画时就曾打算去除后部火炮加装飞行甲板搭载舰载机,但该舰最终无建成。兴登堡级战舰在最终计画时也被设计成能至少三十五架舰载机的航空战舰,但二战爆发后建造计画全被取消改去造u型潜舰而无缘完工下水。爱荷华级战舰本身就有设计搭载三架水上飞机,后来经过现代化改装后,去除起重机增加飞行甲板,使其可起降三至四架直升机并装载五至八架rq-2先锋无人侦察机,虽然比例不大但也算一样有轻度的航空战舰设计。法国最后一艘战舰让●巴尔号设计时曾计画后部不装载炮台,并携带五十架舰载机的航空战舰,最后因成本与实用问题而放弃,成了一艘单纯的战舰。

饶是如此,各国在二战过后依旧没有放弃航空战列舰此一舰种的研究。

从一九一三年沙俄海军把两艘货轮改装成航空巡洋舰以后,米国海军在一九三零年代便跟着提出航空甲板巡洋舰方案,它是由前半布鲁克林级轻巡洋舰和后半胡蜂型航舰的混合。苏联人在一九三六至一九三七年,也考虑过美国公司提出的航空巡洋舰(排水量达三万吨,也许称为航空战舰更合适方案。

然而,有时候航空巡洋舰会被归类为直升机航空母舰甚至航空母舰,其中尤以苏联的航空母舰一律自称航空巡洋舰,目的是要顺利通过由土耳其控制的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以便由在黑海沿岸的造船厂经地中海到大西洋。

从某方面而言,苏联基辅级航空母舰已可算是一艘航空战舰,其吨位已超越了二战时期的战舰,同时采用了现代航空母舰的斜角飞行甲板设计。

只可惜,其舰首装尽炮台与飞弹发射器,不能执行起降作业,又因跑道过短没办法让无垂直起降设计的舰载机起降,所以不能算是真正的航空母舰,其搭载的武装只能算是现代的飞弹巡洋舰,故多数人还是认其为航空巡洋舰。

但说到底,终究还是科技水平不够高,难以支撑起航空战列舰这个概念的缘故。

不提前线作战指挥舰、学院舰和方舟舰,地球文明只要能够造出像沃德星九大联邦的兹霍克级战舰那种近一公里长,还能凭借着自主动力高速航行的庞然大物,航空战列舰的存在会是一个问题?

沐云一想到三十八名超一级舰舰娘日后改修成航空战列(铁甲舰,然后率领一众舰级舰娘出击的画面,就感到心里一阵酸爽。

沐云用舌头舔了舔自己的嘴唇,这才继续翻看他手中的资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