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出击!破开僵局的曙光(2 / 2)

在解决这个问题以后,只能说他们的想法具备成功的可能性,真正的问题和难点还在后面。

敌人可不会傻乎乎地站在原地,看着你进行阵法的变换,如何让士卒在实战中一边进行攻防,一边完成身体走位,使阵形彻底施展开来,便成了其中的关键。

然后在解决这个问题以后,接下来就轮到士卒们在走过过程中的配合问题了。

怎么进行走位,怎么进行配合,需要联防的时候怎么做,需要夹攻的时候又该怎么做,诸如此类种种,不胜枚举。

也就高顺这种拥有一定的军事基础,练兵天赋又特别爆炸的人,才有办法在短时间里面将其理顺,并建构出一个又一个战术套路。

张辽虽然在练兵一道上也颇有建树,可要和高顺这种牛人相比,终究还是差了许多,这一连串的操作看得他瞠目结舌,不知道他到底该说些什么才好。

不过,张辽虽然做不到高顺这种依照需求无中生有的程度,在高顺将大体框架建构起来以后,照着高顺的规划帮忙进行操练,张辽还是可以做到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吕布、张辽和高顺做了简单的分工,吕布负责传授士卒武艺,让士卒熟悉钩镰枪的使用,张辽负责完成士卒们的战术配合之操练,至于高顺的部分,则在阵形变换的操演中,不断地进行修正和完善。

由于他们操练的士卒,都是从并州军里挑选出来的精锐,基础可谓相当地扎实,所以吕布三人操练起来,难度并不是很高,时间基本上都消耗在熟悉武器的使用和阵形变换的走位上面。

也正因如此,吕布三人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整支新军看上去就有了这么一点儿伐罪军的意思。

照着高顺的估计,这支新军应该再训练他个半年至一年的时间,才能达到他们所预期的高度,可是吕布却已经有些迫不及待,想要拉着新军上战场的意思。

高顺拗不过吕布,只好拉着张辽一起给吕布当副将,然后和吕布一同领着刚完成初步训练的伐罪军出击。

不得不说,这个时期的鲜卑确实挺强的,哪怕大汉帝国已经建立好若干城镇作为支点,令远征军得以维持较高的战力,可在鲜卑缓过劲儿来以后,还是硬生生地挡住了大汉帝国攻势。

要不是大汉帝国与南匈奴的夹击来得太快太突然,让鲜卑顾此失彼,不得不收缩战线,利用空间换取时间,大汉帝国能否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深入到当前的位置,还真是一个未知数。

当双方都做好了准备,战场的烈度顿时便上升了好几个档次。

鲜卑的八部军就像牛皮糖一样,死死地缠着大汉帝国的远征军。

当大汉帝国的远征军一离开据点城镇,他们就会绕过大汉帝国的远征军,然后对这些据点城镇发动进攻。

可当大汉帝国的远征军选择回援,他们又会跟在大汉帝国的远征军后面追打。

重点是,当大汉帝国远征军准备回过头来跟他们硬碰硬的时候,他们又会立刻远遁。

这还不打紧,当大汉帝国远征军深入鲜卑疆域并选择驻守时,他们还会从四面八方汇聚,然后对驻守的大汉帝国远征军轮番骚扰,迫使大汉帝国远征军不得不撤回据点城镇。

鲜卑仗着他们没有固定的聚落,而使用的这种无赖打法,打得大汉帝国远征军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很是憋屈。

然后,在僵持了几个月的时间以后,大汉帝国终是迎来了破局的曙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