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贾母怀疑人生(1 / 2)

“给老太太贺喜!”

贾琏笑着进屋来。

“娘娘省亲的大事儿解决了。”

贾母看着意气风发的贾琏,仿佛看到了当年打了胜仗归来的贾代善。

贾母的儿孙当中,只有宝玉的形容身段和言谈举动有几分像他爷爷,但,也只有其形,却无其神。

一想到贾代善在世之时,贾家的无上风光,再看看如今的贾家,宫中一个传唤,贾家上上下下就紧张害怕得惶惶不可终日。

贾母只能不断地安慰自己:宝玉是衔玉而生的“祥瑞”,宝玉生得最像他爷爷,所以宝玉一定是贾家的福星,宝玉长大一定会有出息,宝玉一定是能够中兴贾家的“祥瑞福星小能人”……

直到此时。

贾母在贾琏的脸上,看到了多年以来,贾家的一众子孙脸上都从未有过的神情。

贾琏的脸上,写着“踌躇满志”四字。

贾琏的眼睛里,闪着“希望”的光芒。

贾母终于明白,中兴贾家的人,不是衔玉而生的宝玉,而是贾琏。

贾母是沉得住气的人,笑问贾琏:

“看来,赖大贪墨了不少银子,都查抄了?”

贾琏双手捧上了一张单子:

“从赖家抄没出来的现银,有四十六万两千四百三十六两,银票有九十八万四千三百两。”

“啊?”

就光这两个数目字儿,已经让一向稳如泰山的贾母惊得瞬间变了脸色,用“惊心动魄”来形容,绝不过分。

她知道赖家是大财主,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赖家能有如此巨额的财产。

从赖嬷嬷起,赖家伺候贾家几十年,确实是对贾家毕恭毕敬,做事也看着尽心尽力,所以在二十八年前,提拔赖大做荣国府的管家,还是贾母的主意。

作为荣国府的管家,赖大一个月的月钱就是十两银子。

这可是个相当不小的数目。

要知道,贾府的老太太、太太一个月的月钱才只有二十两银子,赖大的月钱已经是老太太的一半了。

而天天累死累活的王熙凤,一个月的月钱也只有五两银子,还不到赖大的一半!

赖大一个月的月钱,已经是中等人家大半年的花费了,妥妥的高收入,还旱涝保收。

除此之外,贾家还有个人所共知的旧例,就是无论什么花销,只要主子有一个全份,管家和下人就可以白得半份。

所以每年不管是庄子上的田租,还是铺子里的收入,甚至是连贾环出门念书的笔墨钱,小姐丫鬟的脂粉钱,管家和下人都可以白拿走一半。

就这样白得了许多银子,他们还觉得“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各有各的藏掖偷手,但贾家的主子也一向都是睁一眼闭一眼——算了,人都有点儿贪心,也正常嘛,由他去吧,何必大张旗鼓呢?显得我们跟下人计较几个银子,多丢脸面啊。

但即便是贾家人大方,就算赖家人也个个都是攒钱能手“钱串子”,一家子人人把钱都穿在肋条上,死活一文不花,这几十年下来,贾母也只以为赖家能存下上万两的身家。

这已经是个大财主了。

可谁能想到,才上万两?呸!人家赖家是一百四十多万两!

贾母的手有点儿发抖。

可贾琏的下一句话,让贾母的手彻底哆嗦了:

“除此之外,还有十八大箱子金银细软,估计也至少能值七八十万两。

另外,在他家两层砖石砌筑的小银库的夹壁墙里,还有个小秘库,里头还有一箱子东西。”

两个有力气的小厮,用杠子抬进来一个黑色铁皮箱子,上头挂着三把象鼻子转心大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