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 五帝,后土无极(1 / 2)

………

人族第三共主轩辕,终于功德圆满了。

自解决了人族货币和度量衡,人族进入了快车道。

无数创造发明纷纷出世,轩辕统治的后期,人族各方面大幅度发展。

对农田实行耕作制,及时播种百谷,发明杵臼,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等。

缝织方面,发明机杼,进行纺织,制作衣裳、鞋帽、帐幄、毡、衮衣、裘、华盖、盔甲、旗、胄。

制陶方面,制造碗、碟、釜、甑、盘、盂、灶等。冶炼方面,炼铜,制造铜鼎、刀、钱币、钲、铫、铜镜、钟、铳。

建筑方面,建造宫室、銮殿、庭、明堂、观、阁、城堡、楼、门、阶、蚕室、祠庙、玉房宫等。

交通方面,制造舟楫。

兵械方面,制造刀、长矛、弓矢、弩、六纛、旗帜、五方旗、号角、鼙、兵符、云梯、楼橹、剑、射御等。

日常生活方面,熟食、粥、饭、酒、肉、称尺、斗、规矩、墨砚、几案、毡、旃、印、珠、火灯、床、席、蹴踘等。

若再加上此前的官员的管理,部落的解散,不说战争方面的统一人族,就是民生教化方面,轩辕一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距离圆满的最后一段时间,为难轩辕的事情发生了。

继承了伏羲和神农的禅让,轩辕却找不到新的人族共主了。

不过,对于自身的感悟,轩辕经过金灵的指点,却是领悟很快。

留下了《黄帝内经》以及诸多‘立身’直说。

直到轩辕在位百万年功德圆满,仍没有找到贤德之人继承自己的共主之位。

无奈何,轩辕在自己的后代中寻觅,经过一段时间的筛选和考验,找到了其孙子颛顼,姬姓,号高阳氏。

至此

原本属于禅让的共主,属于气运凝聚的人族共主,自轩辕功德圆满结束了。

后来的颛顼、帝喾、尧、舜、禹,其实都是轩辕的后代。

唯有伏羲、神农、轩辕这三皇,人族天皇、地皇、人皇才是因气运而生,为人族斩荆劈棘而存在。

这天!

“天道在上,今人族轩辕功德圆满,禅让人族共主之位于颛顼”

“天道在上,颛顼立誓,继承先祖意志,为我人族继往开来”

“轰!”

人族的九层祭台上,轩辕昭告天地,功德圆满。

只是此时的观礼见证者,少了五个圣人,但很多洪荒各大势力和大能却赶来观礼。

兴许是没了五圣的震慑,他们轻松了很多,也或许是之前人族仓颉战绩太过彪悍,人族共主证道,他们给面子结个善缘而来。

总之很多的原因,少了五个圣人,却多了很多人族今后的‘敌人’。

“哗”

天降功德,轩辕如此前的伏羲和神农一样,准圣圆满,且不死不灭寄托元神于天道。

“斩!”金灵一样因辅佐轩辕而得到了功德,更是斩去了第一尸。

继云中子、虚度、云霄之后无量门第三代弟子,第四个成为准圣的存在。

人族人皇印飞来,禅位算是圆满了。

“颛顼,莫要辜负我之期待,带领人族壮大,切记一心为公,无私奉献”

颛顼一跪,口称:“定不辜负。”

“感谢老师这些年来的指点和辅佐,弟子能有今日,离不开老师的指点,我人族也要感谢老师,感谢无量门。”轩辕又对金灵说道。

金灵一样推脱,口称道友称呼就可,教导共主也是她的机缘。

轩辕听后也没计较,之前的两位共主也是如此。

不过,轩辕看了看颛顼身边的药师,有点顾虑,三皇都有无量门辅佐。

可颛顼之后,没有无量门了,也不知是好是坏。

只希望他们五圣门下,就是给不了多少辅助,但莫要误了人族。

轩辕对五圣门下很不感冒,他毕竟经历了五圣被镇压的那一幕。

不过,时间过去不这么久了,人族健忘的很,早就忘记了所谓五圣,就是此前见识过的,也因岁月久远自动被屏蔽,只有大罗之上才能记得。

可大罗之上的高手,这次都跟自己走了,希望五圣门下没有别的想法吧。

轩辕留恋的看了一眼人族,带着妻子以及一干随他征战的手下走了。

此后

轩辕被人族成称呼:人皇

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人族三皇正式圆满。

人族进入了五帝治世的时代。

五圣门下,经过之前的摧残后,开始又走进了世人的面前。

辅佐五帝颛顼的,就是西方接引门下药师,药师表示压力很大。

至于轩辕的顾忌,其实没必要的,有了此前太初带着他们囚圣岛一行,他们知道今后的目标是小世界,而不是人族。

况且在洪荒,他们也不敢造次。

此前五圣被镇压,之前的地盘被三族等抢去了很多。

要不是还有五圣的威压存在,可能他们都被灭绝了,所以轩辕担忧多虑了。

他们只会老实实的辅佐人族共主,别的想法可不敢有。

而另一边

太初游历感悟之路结束了,送走了小狐狸后,返回了太初界。

接下来五帝治世的时间会很快过去,五帝过去就是三界成型的开始。

太初已经严阵以待,就等着天地大变圆满,洪荒开启一个新的时代来临。

三皇圆满,五帝开始治世。

总的来说人族五帝期间属于慢慢崛起的时代,第一天皇伏羲为人族暂缓了食物的危机,更有伏羲八卦等,属于开阔的时代。

第二人皇神农,为人族彻底解决食物,用自身的品格为人族立心,此后整理药经等,为人族解决了病灾的考验。

最后的轩辕,先是统一人族,此后改革,人族摆脱三族的依靠,彻底的解决了人族的大患。

可以说,三人的功德和所作所为,已经让人族从蛮荒步入了鼎盛的时代。

接下来的五帝,能做的只有修修补补的圆满人族。

颛顼在位期间,统合了人族信仰,哪怕他的老师是西方的药师,依然阻碍不了人族对无量门的崇拜。

颛顼完善了九州,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

针对巫术盛行之风,下令民间禁绝巫教;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

颛顼在位的时间,只有此前三皇的一半时间,四个元会而已,但他在位期间,却让人族的繁荣更加鼎盛。

延续了三皇的政策和改革,从轩辕人皇的征伐中走出,人族在颛顼治世中,进入了修养时代。

此后颛顼功德圆满,把共主之位传予了帝喾。

而药师也借助辅佐的功德,斩去了一尸,成就了准圣初期的修为。

此外,颛顼因功德没三皇那样大,他功德圆满时,只有准圣中期的层次。

……

帝喾继位后,仍然是西方教辅佐,只是换成了准提门下的弥勒。

帝喾,高辛氏,名俊,出生于高辛,黄帝的曾孙。

他在位期间,以木德为帝,以亳为都城。帝喾明察秋毫,顺从民意,为老百姓着想,仁威兼施,提升自我,使天下人民信服。可见帝喾也是一位恩惠雨露,兆民诚服的帝王。后订立节气,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深受百姓爱戴。

帝喾一样在位四个元会,此后功德圆满,传位于尧帝,也就是人族三皇五帝中五帝第三帝。

尧,姓伊祁,在位期间,继承了神农和轩辕的遗志,在立身立信方面格外的突出。

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

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

此外,尧最为人们称道的是他不传子而传贤,禅位于舜,不以天子之位为私有。

他早就认为自己的儿子丹朱凶顽不可用,因此与四岳商议,请他们推荐人选。

四岳推荐了舜,说这个人很有孝行,家庭关系处理得十分妥善,并且能感化家人,使他们改恶从善。

尧决定先考察一番,然后再行决定。

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从两个女儿那里考察他的德行,看他是否能理好家政。

舜和娥皇女英住在沩水河边,依礼而行事,二女都对舜十分倾心,恪守妇道。

尧又派舜负责推行德教,舜便教导臣民以“五典”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美德指导自己的行为,臣民都乐意听从他的教诲,普遍依照“五典”行事。

尧又让舜总管百官,处理政务,百官都服从舜的指挥,百事振兴,无一荒废,并且显得特别井井有条,毫不紊乱。

尧还让舜在明堂的四门,负责接待四方前来朝见的诸侯。舜和诸侯们相处很好,也使诸侯们都和睦友好。

远方来的诸侯宾客,都很敬重他。最后,尧让舜独自去山麓的森林中,经受大自然的考验。

舜在暴风雷雨中,能不迷失方向,依然行路,显示出很强的生活能力。

经过很久各种各样的考察,尧觉得舜这个人无论说话办事,都很成熟可靠,而且能够建树业绩,于是决定将帝位禅让于舜。

尧功德圆满,“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其为深挚。

不过,尧帝在其期间截教却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辅佐尧帝的是截教门下多宝道人。

之前的两帝,经过了西方教的辅佐,虽药师和弥勒没敢随意传播教义。

可随着时间的推演,无量门久未出现在人族,导致人族对无量门的信仰大不如从前。

再加上之前的药师和弥勒,压根不敢传教,生怕招惹了无量门,但就是他们的谨慎和不敢,让之前的两帝颛顼和帝喾认为老师是仁慈之人。

这般辅佐人族,却丝毫不要回报,作为弟子的他们自然要给老师的教派传播一番。

因此,之前的颛顼和帝喾时期,西方教成了无量门外,人族最大的信仰。

所以多宝辅佐尧帝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有了西方教的专美于前,他自然看到了无量门压根不在乎你传教。

因此多宝辅佐尧帝的期间,尧帝耳濡目染,对截教很推崇,加上师徒的关系,截教开始在人族传播开来。

不过多宝出于谨慎的顾虑,专门打压西方教,很是减少了西方教经过两帝的传播的根基。

五圣被太初镇压后,就已经破裂了,为了拯救出师傅,他们岂会在意这些。

也因此,辅佐五帝期间,五圣门下有了巨大的冲突。

尧帝圆满,一样准圣中期,此后传位于舜帝。

舜帝有人教门下玄都辅佐,看清楚了之前两教的所作所为,玄都没有了顾虑。

自辅佐舜帝期间,就推广人教,为此打压西方和截教两教。

舜帝在位同样四个元会,在位期间,最大的功绩乃制定了人族的法律。

此外,舜帝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兴革。原已举用的大禹、皋陶、契、弃、伯夷、夔、龙、垂、益等人,职责都不明确,此时舜命禹担任司空,治理水土;命弃担任后稷,掌管农业;

命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命垂担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担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命夔为乐官,掌管音乐和教育;命龙担任“纳言”,负责发布命令,收集意见。

还规定考察一次政绩,由考察三次的结果决定提升或罢免。通过这样的整顿,“庶绩咸熙”,各项工作都出现了新面貌。

上述这些人都建树了辉煌的业绩,而其中禹的成就最大。

此后舜帝功德圆满,成就准圣中期,其辅佐之师人教玄都,一样成就了斩一尸准圣初期的修为。

后舜帝禅让与大禹,大禹有阐教门下广成子辅佐。

至于原轨迹中的,舜帝禅让给儿子商均,这里没有出现。

想必是少了圣人的蛊惑,加之圣人门下也就敢传播教义,不敢随意的插手人族内部,所以没有了波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