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以怨报德”的王翦(1 / 2)

第588章“以怨报德”的王翦

就在张机思考着等会回家后该如何继续攻略女英的时候,王翦瞥见依旧紧闭双目的张机,向嬴政建议道。

“王上,此番楚国定然会再度出兵北上进犯,臣以为,可另择一人另成一军,作为与楚军交锋的大军统帅。”

王翦的建议,让嬴政眼前一亮。

楚军出兵已是必然的事情。

就在秦王政十一年,也就是去年秋收之后,魏国竟然出兵齐国!

齐国不修武备,又多年未经战阵,丞相后胜亲自领兵与魏国对峙于边境。

当前进的鼓声敲响后,齐军近乎是一触即溃,一连被魏国出兵攻齐,接连打下齐国的十三座城池。

齐王建在后胜的建议下,以大量的财帛、粮草为酬,向秦国求援。

作为齐王建的女婿,秦国和齐国也是姻亲盟国,嬴政本就打算派兵以援救齐国为理由趁势攻伐魏国,更何况齐王建遣使者送国书来秦求援,还许诺了财帛、粮草,即便是认为秦国应该继续休养生息,将资源投入赵、代两地进行发展的左丞相隗状也没有理由再反对了。

只不过,原本秘密进行的出兵准备却似乎被楚国所觉察,楚将项燕率军二十万,进驻楚国故都陈县,大有随时北上援魏或是西进收复鄢郢故土的架势。

于是,晋升为国尉的魏缭提出建议:“与其冒着与楚、魏两军血战的风险东出,不如令驻扎赵地的李信将军率军南下。”

秦国为了避免继续扩大战争规模,隗状、安陵君、后胜作为三国相邦,会晤于卫国故都,如今更名为濮阳的帝丘城中,签订和约。

秦国归还魏国漳河以南的安阳、黄城、房龄三座城邑,魏国归还齐国那四座已经被齐国收复的城邑,并将漳河以北城邑的人丁名册和地县载录全部交予秦国,齐国则是将被魏国占领的九座城邑的人丁名册和地县载录交出。

因此,防范楚国大军便是考验此次伐魏统帅能力的重要一环。

魏国及时撤军,齐军收复四座城邑,却未能咬住魏国大军。李信见魏国主力尽归,也不再继续南下。

嬴政采纳了魏缭的建议,李信率领十万大军从邺城南下,势如烈火,一举攻克支阳、在阳、河间、北安、阳晋等共十一座城邑,一举荡平漳河以北流域。

三国议和后,楚国也旋即退兵,魏国赠予楚国财帛、粮草和金玉珠宝作为感谢,并签订盟书皆为盟国,约定攻守互援,绝不背盟。

不过魏国虽然得到了楚国这个强力盟友的援助保障,但却也交恶了齐国。

齐人虽然如今沉溺于繁华富庶的安逸生活,不愿意参与战争,但这并不代表齐国没有远见之人,乐意见到秦国再次攻灭一国,进一步拉开与齐国的实力差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