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完)(1 / 2)

孟荧送走了孟熬,又去了一趟老家无锡。等回来和资历平彻底办完了离婚手续,祝他往后一帆风顺。这马不停蹄地孟荧休息了两天,就该考虑自己的安排了。

其实组织对于她还是照顾的,派了已经在北京部委任职的贵翼来跟她谈,表兄妹之间好说话吗,贵翼果然也没什么客套,直入主题,“你明面上的工作一直是护士,考虑到你的身体情况,并不适合继续从事秘密交通工作。组织上还有我个人都建议你继续留在医院工作。”

孟荧嗤笑,道:“表哥,你看你也知道,我这个医疗水平是个二把刀。真有点奇迹那也是被逼急了,再干具体的工作,那是害人害己。就算留在医院,估计也是个打杂的。那可真是没有什么意思。”

贵翼和她坐在招待所里,看着清晨阳光下不再年轻的表妹,一身工作服却盘着秀发,仿佛是那春树之中盛开的木芙蓉。虽然不再是春花季节,但也别有一分秋色之美。他不禁有些感叹,“那你准备做什么?别的你也不是那么擅长呀。我知道你做过码头改制工作。可现在三大改造已经完成,也没有你继续发挥的余地,不然你考虑一下,去工厂当个宣传干事。”

如今的上海滩,经过了新中国的十年年改造。再也不是那个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没有了昼夜不停的歌舞厅和路边的乞丐。反而多了很多国营商店和各类工厂。就孟荧知道的她当年改造过的许多妓!女都在玻璃瓶厂工作。

当然,这样也没有什么不好。这几年,国家都在憋着力气发展工业,孟荧透过几十年之后而来,知道正是这些工业基础,让日后我们的国家不再受制于人。

但问题是,好归好,这条道路却并不一定适应她个人。

所以她说:“大哥,如果你能帮我的话,我希望去市立图书馆工作,这一辈子经历了太多,想写一写。”

以贵翼的级别和孟荧对于国家安全的突出贡献。安排个图书馆的工作还真不是个事。但贵翼毕竟也是老地下党出身。闻言立马就皱起了眉头,正襟危坐,道:“莹莹,你喜欢看书写字我不反对,但是你要知道你的很多经历那是不好公开的,不可以写成文字。”

这个孟荧当然知道,现在很多事情都还属于绝密,有的事情会永远秘密下去,她怎么敢把这些东西写成书呢?那不仅害人而且害己啊。

不过,“表哥,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们这代人经历的太多。从抗战到解放战争,然后再到和平建国时期,总有那么一些人,一些事。大时代之下,总有很多平凡人经历了许多不平凡的事。有的让人深恶痛绝,有的让人感动不已。他们不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被淹没在历史中,至少有人应该用艺术的手段把它们记录下来。”

贵翼不自觉地把烟头给掐了,明显有些触动,笑道:“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有些明白了。这个想法不错。还挺有操作性的,这样吧,青浦区的区高官现在叫孟思远,我工作上接触了两次,明天上午我去找他一下。你等我消息。”

一听这个名字,孟荧自己先笑了,道:“如果是他,那哥哥我可能比熟悉,毕竟南下的时候我可是跟他们一起工作的,还给他战友接过手臂,我自己去找他吧。”

贵翼笑道:“对啊,真是老了,我记得这件事情还上过报纸呢。行。那你去吧。”

近十年不见,孟思远见老的厉害,但也有了领导者的风范。他见到孟莹来了之后,还是很高兴。自己给她泡了茶,说道:“这还是我妹妹从杭/州寄过来的,说来这件事情还要感谢你,当初我前妻那么跟我闹,我也没法顾及她。要不是你找了民盟的关系让他们两口子去了萧山的自行车厂,肯定得回老家了。”

孟荧笑笑,终于决定不再瞒他,没有喝茶,而是道:“其实这是当年周玉同志办的,她怕你为难,没有让我告诉你。”

孟思远的笑容一停滞,他为了战友的恩情而抛弃了初恋女友周玉,但最终换来的却是泼辣的妻子和一地鸡毛的婚姻。伤了不少好朋友的情分。最终费尽一切心机离了婚,却发现斯人已经另觅佳偶。他只能把苦果咽下,默默祝福。

他品了一口茶,香醇之下竟是满满苦涩,忍不住问道:“听说她嫁给了东北的一位军长,这些年……还好吧?”

“本来是还好的,但孔捷军长这个人脾气有点执拗。最近过的不太好。不过没有牵扯到周玉还有几个孩子。其实咱们的情分,我也早就想劝你。为了新华,也为了你自己,再找一个吧。”

孟思远苦笑,“新华也上大学了,不说我了,你想去图书馆工作对吗?”

孟荧又把初衷跟他讲了一遍,历经中国社会深刻变革的孟思远也非常支持他这个想法。当即就着手安排,那个时代的人都很热爱工作,当天下午孟荧就被安排进静乐街的宿舍,晚上接到通知周一去上班。

就这两天当初认识的人来了不少,最热情的当然是姜天美,她如今已经是妇联的领导了,仍然是那个风风火火的性子。提着一大堆土特产来,讲了半宿当年人的八卦。

由此孟荧知道玉秀离婚后万分不甘,是钱母以死相逼才去了宝山县工作。王三成在政府当保卫处长,还是不爱学习。项华不幸得了病,没有唐继先幸运,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营养跟不上去世了。唐继先和司徒梅收养了他留下的儿子,正好和她们的女儿做伴。而陈家对善这个陈世美也调回山东了,他那老婆哭哭闹闹地走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