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金陵(2 / 2)

红楼兵仙 木穴川 311 字 7个月前

“原来是夏太监当面,军营的事,真是多谢夏太监相助,贾珲有礼!”贾珲笑着朝他抱拳行礼。

“不敢不敢,都是咱家该做的,咱家给大都督见礼了!”夏铭一脸亲近的样子朝着贾珲回礼道。

眼前的这位可是如今上皇和皇爷最器重最宠爱的将军了,荣宠到与皇子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贾珲不姓陈,而是姓贾。

按照如今的形式,夺嫡热门之一的,坐拥西北边军的四皇子更是与贾珲相交莫逆,

这等人物,只能交好,不能交恶。

夏铭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夏守忠的干兄弟,当年在宫里拜的是同一个干爹,所以一个姓。

他俩的关系一直很好,贾珲临行前去见皇帝的时候,夏守忠就把这位给介绍给了自己,说有事可以寻他。

之前,杨志就是带着贾珲的亲笔信和夏守忠给的信物找到的夏铭,夏铭也很爽快,提供的物资虽说不是最好的,但绝对都是最物美价廉的。

最重要的是,因为夏守忠的关系,这位也算得上是铁杆的皇党,算得上是皇帝的心腹。

在夏铭看来,皇位就是当今陛下的,皇位在将来也会传给当今的儿子,下一任皇帝就该在几个皇子里诞生。和什么义忠郡王、忠顺王和忠信王都没有半点关系。

所以,最起码在处理忠信王这个事情上,贾珲和夏铭是牢不可破的盟友。

金陵好歹是整个江南的中心,各路势力犬牙交错,情况错综复杂,有这么一个已经在金陵守备太监这个位子上坐了八年的地头蛇来协助,事情都会方便许多。

“来,瑾玉,这位是……”和夏铭互相恭维了几句,郭彪又拉着贾珲的手朝他介绍着其他金陵城的文武官员。

“瑾玉,这就是江南总兵官邓原邓总兵!”最终,郭彪还是介绍到了江南大营的最高长官,总兵官邓原的身上。

“末将参见大都督!”邓原朝着贾珲郑重的行军礼。

“免礼,邓总镇是朝廷宿将,镇守江南劳苦功高,上次听上皇说,要调你进五军都督府呢!”

贾珲一把扶住了邓原的胳膊,把他扶了起来,笑着说道。

“这…邓某何德何能啊!”邓原听罢,立即摆出了一副大受感动的样子,面朝洛阳大礼参拜。

金陵文武们纷纷朝着邓原恭贺着。

所幸能直接和贾珲说得上话的金陵官员很少,其余人也就是介绍一下官职,那人朝贾珲一行礼,贾珲点点头就轮到下一个了。

大概一刻钟的工夫,贾珲也对金陵的官场有了基本的了解。

由于天色还早,众人约定好晚上在秦淮河上最好的画舫摆接风宴,就回到了各自的衙门里,整个江南省太大了,实在是事务繁忙,能有空来迎接贾珲就已经很不错了。

“老杨,做的不错!”

贾珲带着人路过钟山的时候,顺带瞄了一眼紫金卫的营地,看上去修整的很不错,各种防御工事也布置得有模有样,看得出来,杨志是用心了的。

“将主,这都是属下应该做的!”杨志连忙俯身下拜。

“行了,莫要推辞,这件事你做的确实漂亮,某家这两天还要祭祖和拜访奉圣老夫人什么的,暂时住在城里了,营地里你熟,我不在的这几天,大营的事物就交给你了,实在拿不了主意就进城来贾家的老宅寻我。

对了,这里是三千两,你拿着去采买,今日给弟兄们吃顿好的!”

“属下遵命!”杨志大喜,半跪朝着贾珲行礼。

目送着杨志带着三千骑兵往东面紫金卫的方向走去,贾珲也带着自己的亲兵们进入了金陵城。

金陵城作为贾家的祖地,还有着12房的族人生活在荣宁街上。

是的,金陵也有一条荣宁街。

这里就是曾经的金陵小家族,贾家的旧地,贾太公夫妇就曾经住在这个地方。这里也就是当年贾演贾源兄弟长大的地方。

在大齐建立封为国公后,贾太公夫妇不愿意跟着兄弟二人去洛阳生活,无奈,二人就建了两座国公仪制的府邸,让老爹老娘换着住。

虽说给贾太公夫妇居住有些僭制,但兄弟二人也偶尔回来居住,勉强也说得过去。

留守在金陵的12房族人就围绕着这两座大宅,形成了金陵城中著名的宁荣街,与其余几京的宁荣街遥相呼应。

前两年贾珲封爵后,也派人来到金陵修建了自己的府邸,就在宁荣街东头宁国府的东面。

可当时买的时候是按照侯爵仪制买的,就这么大块地,旁边还是自家族人的宅子,改不了了,最多把里面的装修改成了公爵仪制,但也只能做这么多了。

所以比较其余两座府邸,贾珲的宅子明显小了一些。

不过无所谓,贾珲好几年都不来这住一次的,这座府邸已经够用了。

一进家门,金彩夫妇就迎了上来。

作为贾珲的房里人,金鸳鸯金姨娘的父母,贾珲就让他们来负责看守自己的府邸。

金彩夫妇对此毫无意见,甚至还很开心,看荣国府是看,看贾珲的府邸也是看。

但由于自家女儿已经是贾珲房里人的缘故,他们夫妇二人在贾珲府上甚至更舒心一些,赫然以半个主子自居。

对此,贾珲思索了一下,就不再理会。

根据情报,自从这夫妇俩住进自己的府上后,每日都要进库房清点一遍财产,守财守的那是比贾珲自己都上心,再也没有一粒铜板、一件器物被仆役顺走过。

当然,他们俩自己也偷偷拿一些银子去花,但绝对不会碰器物。

也罢,毕竟是鸳鸯的父母,些许钱财而已,就当是养老钱了。

别的就没什么了,最多就是在自己府上冒充一下主子,家管的也还不错,且由着他们去吧。

至于为什么不让自己的亲兵去当管家。

都是二三十岁正当打的年纪,背靠将主正打算做出一番事业的时候,好好的当什么管家啊!

正堂,英泰堂的卧房里。

贾珲倚靠在几个枕头上,梳理着江南省兵权的构成。

郭彪这个所谓的南京留守虽说名义上是江南省最高的武官,有调动整个江南兵力的权利。

可实际上,守备太监夏铭分润了他的调兵权限,没有夏铭的首肯,郭彪是无法调动除了自己直属部队的一兵一卒的。

同样,夏铭也无法指挥各地的部队。

算是各掌…四分之一虎符吧。

另外一半在朝廷手里。

一半的虎符可以让地方部队在辖区内,不经上报朝廷而进行平乱、剿匪等行动,只要不出辖区就好。

郭彪的直属部队其实只有负责金陵城防的六千多人,与城外的江南大营互相牵制。

地方上的军权也被如邓原这样的都指挥使啊,总兵啊这些人给更加细分了。

同样,没有夏铭首肯,他们也无法调动超过二百人的部队。

至于邓原,名字虽然是金陵总兵官,但其实他是负责统领江南大营这个野战军的,人马数量也远超其余地方部队。

尤其是作为江南省唯一的一支野战军,邓原身上是有着半个虎符的!

所以,邓原才是江南省实际上的武官之最,也是最令金陵官场忌惮的。

在金陵城,自己的敌人就是他邓原了,至于甄家,翻不出什么风浪来。

 这章算是过渡章节吧,主要是介绍一下本地军队的势力构成,写的就比较枯燥,剧情没什么进展,但不写出来又很难受…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