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秃鹫(2 / 2)

红楼兵仙 木穴川 6015 字 7个月前

“把茶壶放下,你们出去吧!赖大,清空五丈!”

贾赦端起茶杯就抿了口茶水,随后朝着丫鬟们摆了摆手示意她们可以出去了。

赖大连忙称是,领着丫鬟们就离开了大堂,引着贾家家将们站在五丈远的地方警戒着。

“方才怎么不见珲哥儿媳妇?”忠靖侯史鼎一向是最欣赏贾珲的,贾珲年少时也很喜欢和这个脸上带疤的表叔一起玩。

“珲哥儿媳妇在东府会芳园呢,我怕再有什么坏消息,叫她听见了再伤了胎气”贾母朝着自己侄子说道。

“原来如此,还是姑母想的周到,本来还想给我那小侄孙一块好玉呐”

“啧!自家人送什么礼物啊玉在哪,先给我看看!”贾赦朝着史鼎笑着开口道。

“呸,到了你手上,那玉怕是就永无音讯了吧?”史鼎一脸嫌弃的看了贾赦一眼,说完,老爷们大笑了起来。

呼,还能开起玩笑来,那就没什么事了。

贾母悬着的心终于落地,最喜热闹的她也跟着笑了起来,难得的打趣着自己的大儿子。

说笑一阵,大家都沉默了下来。

“子腾啊,你们这兄弟几个里就属你最机敏,来给我说说,珲哥儿那边到底算怎么一回事?”

娘家两个侄子和自己大孙子一样都是莽夫,自己不想听大儿子说话,最喜欢的二儿子却是没资格上小朝,现在也正在工部当差。

还是听王家二小子说吧。

“哎,老太太,那晚辈可就给您好好说说!”王子腾连忙朝着贾母回应道。

“咳咳,这事就要从瑾玉离京前说起,事情也不复杂,就是忠信王这个倒霉蛋被白莲教给耍了,掺合进兵商勾结里去了。

敏四妹妹和四妹夫也是不小心卷进去了,四妹夫本来只是想查盐商来着,却被那盐商当成是借着查盐的由头查兵商勾结来了,就和江南大营做了个局,四妹夫也险些栽了,多亏您家的家将得力,带着四妹夫杀出去了。

四妹夫也在这个时候给瑾玉写了信,说了这个事情。再加上不是本来就要斗倒忠信王爷嘛,瑾玉就以左军大都督的名义作钦差去江南查这个事去了。”

王子腾喝了口茶水。

“查来查去就发现白莲教的事情,顺藤摸瓜就发现白莲教想要利用那些被踩进泥里的家奴造反。

再加上瑾玉也正是年轻气盛嫉恶如仇的年纪,发现了那些世家的所作所为后,一气之下就决定让将计就计借白莲教的刀把咱们那些老盟友给做了”

说到这里,王子腾右手成手刀状前后切了一下。

“哪成想竟然弄拙成巧,给皇家交了份投名状,彻底放弃贾家在江南的势力以示改换门庭对了,尤其是仅在金陵就抄出来九千多万两金银”

“等等,子腾啊,老婆子耳朵兴许不太好使了,多少?”贾母觉得自己耳朵坏了。

“九千多万两金银!”王子腾一字一顿。

“嘶——难怪一点事都没有”贾母明白了。

仅金陵一城就抄出来这么多,等打完仗最后汇总的时候,贾母都想象不出来能抄出多少金银来

如此多的金银,再加上早年间江南系得势的时候得罪了几乎整个朝堂,甚至太祖爷和太宗爷都受了他们不少委屈

珲哥儿做的好啊!

老亲?我贾家可没有那种不忠不仁的老亲!

贾母彻底放心了。

“对了,老大,你说珲哥儿能分到多少银子?”

贾母突然朝贾赦问道。

“嗯?最少一千万两吧?儿记得珲哥儿信上提过一嘴”

一千万

就是见惯了富贵的贾母都不禁起了贪念,但又想到自己这大孙子可不是个好惹的,再加上和李纨一同住进了敦煌郡公府,无论是宗法还是国法上都算做分家单过了,贾母也只能强压下心中的贪念。

算了算了,这钱不能伸手。话又说回来,家里急需钱的话,珲哥儿难道会袖手旁观不成?

身旁的贾赦倒没想那么多。

钱就在好大儿手里,自己需要钱了,好大儿还能不给吗?四舍五入,这一千万两也算是自己的啊!

史家的两个侯爷不禁漏出来羡慕的眼神。

不擅长经营的他们已经开始花费家里的库银了,再加上史家的族人在四家里也算是最多的,花销那更是巨大。

哎,要不,给珲哥儿去封信让表叔我也去江南捞一笔?史鼎觉得有搞头。

王子腾倒是没看出来什么,不过时不时的吞咽口水证明他的内心也没有那么波澜不惊。

这年头,谁都不容易啊

。。。。。。

二十天就这样过去了。

白莲教组织了数次突围,但集结于镇江,人数已达六万人的江南大营却把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击败,最终只能含恨继续待在镇江城里。

不过这对于白莲教来说也不是坏事,人数少了就代表吃饭的嘴也少了,算了算他们可以多撑两个月了。

不过齐军在这二十天里也不是一直在被动防御。

贾珲借着白莲教主在镇江城这个优秀条件,顺势围点打援打掉了不少来援的白莲教援军,为接下来的一场场攻城战减轻了不少压力。

以邪\/教发展起来的叛乱最是麻烦。

若是寻常的叛乱,只要围困住敌方首领或者在决战中击败了叛军主力,再或者把首领干掉了,各城池大概率就会望风而降。

如果他们成功打下城池来了。

但邪\/教造反就麻烦了。他们的抵抗情绪永远是最强的,往往教主圣女之类的都被生擒了打死了,主力被消灭了,占领城池的狂信徒们也大概率会坚持抵抗到底

在这群已经把教义当做人生信条乃至底层逻辑的他们面前,说什么都没用,甚至连劝降都没有任何意义了。

国朝是不会把这些极度危险的神棍们给放回民间的,等待他们的只有一条路,死亡。

既然横竖都是死,那老子为什么不死的轰轰烈烈?

没办法,面对这些人那就只能靠着攻城来解决了。

除此之外,远在淮安的林冲也带来了一条好消息。

林冲来信说这次招到的漕工子弟们的军事技能都很不错,在把他们身上的懒散练掉之后,训练一下军阵成了一支能够直接进京营的部队了。

其实,迁都前最后加入京营的那批漕工子弟兵就是这么个情况。自小修习武艺与各种军事技能的他们与临淄老齐军们组成了大齐朝的基本盘。

信上说已经开始分发正式武备,预计两天后就能全员分发完毕,拔营出发了。

这场闹剧是时候该结束了。

第二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