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我的两百年,居然比不过一条鱼(2 / 2)

刚才赶苍蝇的那位渔民对着正在整理地笼的女人说道:

“美凤,多鱼是你表弟吧,现在咱们两个村关系变好了,你不去抱抱你这个表弟的大腿?”

“说不定还能帮我们村找一个两个合作项目来。”

刘美凤看了眼那艘只能看到船尾巴的钓鱼船,不由叹息了声。

不用想都知道,这条钓鱼船肯定又是他贷款来的,他这个表弟,还真的是一条道走到黑。

到时候,要是钱还不上,怎么死的也不知道,说不定还要被抓去判刑。

前一段时间,她还特地去问了,连他们自己村的人,都不看好他的鳗鱼养殖项目。

跟这种人扯上关系,说不定将来都有可能被拖下水,还是尽量远离比较好,省的到时候,反被他们借钱。

刘美凤叹气道:

“做人还是脚踏实地好,买那种船没多大用处的,我还是努力点,然后买条机动船最实在。。”

陈家村的渔民全都不解地看着刘美凤,有点没法理解,放着这么好的大腿不去抱。

“头壳是不是坏掉了。”

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钓鱼船就绕着担担岛开了一圈,并返回了下沙村的码头。

船靠岸的时候。

船上的人都还意犹未尽,恨不得再来一趟,就是李曙光脸色有些难看。

他去看了眼油表,发现油表跑了好几格,估摸着,这一趟的油费干掉了十几斤的猪肉。

“这船也太烧油了吧。”

李多鱼笑了笑:“油门推到底的,差不多是正常时速的三倍油耗吧。”

“卧槽。”

李多鱼笑道:“你自己说的,记得买一桶油给我啊。”

李曙光一脸苦笑,这快乐的代价也太大了。

而米老头下船后,忍不住说道:“多鱼啊,你这船动力这么好,功能还这么多,要是只用来钓鱼的话,还真是有些浪费了。”

李多鱼点了点头,其实拿到这艘钓鱼船的那刻起,他就一直在想,怎么把这艘钓鱼船的利用率最大化。

说实在的,钓鱼业务的话,用李曙光那条船就够了,没必要上他这条钓鱼船。

他有想过把渔船改成捕虾船或单拖船,可惜船身是玻璃钢的,还真有些难改。

如果用车来形容的话,这个年代的钓鱼船更像一辆跑车,华而不实。

相比起跑车的话,李多鱼更想要的是一辆可以运货的货车,这样才能创造更多的收益。

如果要想把钓鱼船卖出去的话,十几万的价格,还真很少有人可以接手。

就算有人要买,李多鱼说啥也得矜持一会,不能那么着急把钓鱼船卖出去,不然小岛川夫社长估计会改变对他的看法。

这才是真正的因小失大。

李多鱼还想靠他多引荐一些岛国老板,多搞一些出口项目。

走一步,算一步吧。

到时候,说不定会有新的用途。

李多鱼弄了艘新船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自家人的耳朵里。

二哥二嫂,还有老李也到了码头这边来,他们也都上船参观起了钓鱼船。

看着眼前这条船,李耀国叹气了声:“还以为你开玩笑的,没想那个小日子,还真送了你一条钓鱼船。”

李多鱼笑了笑。

“不算送,真是我钓的那条鱼换来的。”

李耀国睁大了眼睛:“那条鱼真的那么贵啊,居然可以换一艘这样的船。”

李耀国在李多鱼耳边问道:“多鱼,这条船大概多少钱啊。”

李多鱼思考了会,认真回道:“在岛国那边的话,差不多要十多万这样,如果卖到我们这边,加上关税的话,说不定要二十起。”

毕竟在这个年代,一辆桑塔纳都要快二十个,这艘钓鱼船比桑塔纳值钱多了。

站在一旁,听到这个价格的老李,当场恍惚了起来,他看着眼前这条船,突然有种如梦似幻的感觉。

仿佛一切都像是在做梦一样,假到很想摔自己两巴掌,但又怕把这个美梦给摔醒了。

而李耀国已经呆滞在了原地,本以为,这艘船撑死就五六万左右,是真没想到这渔船会这么的贵。

按照他现在的年收入,他得两百年才能挣到这一条船的钱啊,我的两百年,居然比不过一条鱼。

算了,

我还是当条咸鱼算了。

看着自己手刚刚摸过去的地方有点脏,李耀国抓起了袖套,直接擦拭了起来。

二嫂嫌弃道:“耀国,你有毛病啊,用衣服去擦船,回头你自己洗衣服去,我不会帮你洗的。”

就在这个时候。

村委会那边的老廖,匆匆忙忙找了过来:“多鱼,咱们镇的那个陈书记,还有那个刘大厨有事情找你。”

“好,我马上就去。”

李多鱼临走时,把钓鱼船驾驶室的舱门锁了起来。

而他离开后,还是有不少好奇的村民,陆陆续续跑到码头来,爬到钓鱼船上去观看。

得知钓鱼船价格的老李,整个人直接被钉在了码头这里,双眼一直盯着钓鱼船,生怕有人搞破坏。

见大家都跑到钓鱼船上去,老李忍不住说道:

“你们鞋子那么脏,不要跑到船上去,赶紧下来,船上没什么好看的,站在码头那边看就可以了。”

“李老三,你别这么抠门行不行,参观一下又不会给你掉层漆。”

老李懒得理他们,直接把人全都赶下了钓鱼船。

看着甲板上那些带着泥沙的脚印后,老李直接回家拿了水桶跟拖把过来,清洗起了钓鱼船来,还顺便把玻璃都给擦了一遍。

老李看向了天后宫,看来得给这艘钓鱼船举行个举行祭祀仪式,将妈祖娘娘请到船上来。

李多鱼来到村委那边后,发现他不在的这些天,村委这边已经大变样。

镇委那边帮忙搭建了一个临时的宴会场地,摆了快二十张八仙桌。

场地的一角,还临时搭建了一个灶台,有三口大铁锅,旁边还有两个大冰柜。

刘主厨前些天就到了,这些天,干脆直接住在了村委的招待室。

而这些都是村委跟镇委一起搞的,所做的一切,都只为了招待考察团的人。

或者换个实在点的说法,一切都只是为了生意。

陈书记见到李多鱼后,笑脸相迎道:“这些天,跟考察团的人,相处的怎么样?”

“挺好的。”

一旁的高镇长忍不住吐槽道:“你是挺好的,住最好的酒店,吃最好的饭,把活都丢给我们了,不知道的话,别人还以为你是我们领导呢。”

“高镇长辛苦了。”

“知道我们辛苦的话,这一次,无论如何都要把项目拿下来,知道没有,不然我们还真就白干了。”(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