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图明显(1 / 2)

书房。

父子相对而坐,讲了一些朝廷要北伐匈奴一事。

匈奴休养生息、养精蓄锐了多年,近日频频在边疆一带活动,有意向大燕进犯的意图,很是明显。

好在大燕这么多年,也从来没有懈怠过,如今也是兵强马壮。

特别是自祁晏登基以来,对于军务上的事情,很是看重,不但对陆九渊重新委以重任,更是将兵符重新交给了他。

陆九渊知道匈奴的野心,必定会卷土重来,因此重掌兵权以来,便日日操练兵马,不敢有分毫懈怠。

“父亲,我想征战沙场,上阵杀敌,让我去投军吧,哪怕是从最小的兵做起,我也愿意。”半晌,陆桢鼓足勇气道。

对上儿子灼灼的双目,陆九渊终是缓缓地点了下头,“好。”

陆桢见他这么轻易就答应了,神情愣了下,似是有些意外,但反应过来后,俊秀的脸上却满是欣喜之色,“多谢爹。”

看着儿子年少的脸上,确确实实的狂喜,陆九渊唇角勾了下。

这个孩子,小时候就显露出了他对于征战沙场的兴趣,这几年若不是他按着,他早就背着他,投军去了。

“你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不能后悔,投军,并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他不止有征战、杀戮,还有恶劣艰难的环境,你既决定从小兵做起,便要有这个思想觉悟。

投军后,你只能住到营房,同所有投军的兵士一样,没有任何特例,更不能顶着陆国公府世子的头衔。”半晌,陆九渊慎重地提醒了一句,“你好好想想吧,现在还有反悔的余地。”

“爹的顾虑,我都明白,但我不会退缩的,不管多艰难困苦,我都不怕。”少年声音铿锵有力,没有丝毫迟疑。

父子二人对视了片刻,陆九渊点点头,“你能这么想就好,一会儿去收拾一下,明日跟我去营中。”

“是。”陆桢应了声,刚要起身,却见陶夭含笑走了进来。

“你们父子俩在聊什么,这么开心?”

“娘,爹同意让我去投军了。”陆桢向来稳重的俊脸上显现出喜悦的笑意。

陶夭一听,愣了下,但很快脸上露出了欢喜,“是么,那真是恭喜你了。”

“那我先回去收拾东西,明日我便要跟爹去营中了。”陆桢道。

“嗯,去吧。”陶夭心里尽管万分不舍,却依旧温柔以对。

待陆桢一走,她脸上的笑意便消失殆尽,一脸埋怨地看着陆九渊,“你到底在搞什么?怎么好端端地要让桢儿去投军?”

陆九渊无奈地说:“投身军营,一直是桢儿的愿望,我们总不可能一直将他困在家里吧?”

儿子有多想投军,陶夭自然清楚,一时间,她反驳不了他的话。

陆九渊拉过她的手,让她在身旁坐下,温声道:“近日边疆传来消息,匈奴恐要进犯大燕,皇上已有北伐匈奴的打算,桢儿一直想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眼下投军正是好时机。”

陶夭闻言,叹了口气,“可是战场上刀剑无眼,我心里害怕……”

“别怕,桢儿男儿,又自小学习兵法谋略,是注定了要上战场的,况且桢儿并非草包,他有勇有谋,不会有事的。”陆九渊宽慰道。

话虽然如此,但陶夭心里依旧担忧害怕。

在她心里,并不想要儿子有多大的出息,她只要儿子能平安顺遂就行。

可儿子一直以来想征战沙场的抱负,她也是清楚了解的。

若一直将儿子困在身边,他不会快乐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