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二章:胡宗宪进杭州知府衙门(2 / 2)

“哦?”胡宗宪瞬间来了兴趣。

“都是高知府运筹帷幄,招募义商赞助,同时招待会上有幌子帷幔写了各家招牌宣传,今天上的餐饮甜点也都是各家招牌,以赞改捐,两难自解,高大人实为吾辈楷模也”徐同知文绉绉地汇报着。

到这里,胡宗宪才回看一下院子里四周挂着的各色幌子,不由得泯然一笑。之前还以为是欢迎自己的场面,没想到都是商家的招牌。

算了,自己这过气总督能帮杭州招商也算是有点作用了。

“这赞助与捐助又作何区别?”胡宗宪进一步问道。

“捐助者古已有之,有赖于义民无偿献出。而赞助者古今稍有,乃是一面活动,一面借活动展销商品品牌,一举两得之事。高大人讲过,义民之财有限,则捐助不可持续,而赞助我与义民皆得利,是为长久。总督大人饭后来正堂。而这些义民现在已经转到偏厅相互接洽了”徐同知进一步回答道,回答完了还朝高翰文一边看了看颜色。

“嗯,不错,除了展销之外,其实那他们自己也可以私下相互接洽,为什么一定要来知府衙门接洽呢?”胡宗宪还在进一步追问。

这一点明显对徐同知就有点超纲了。

“总督大人,请恕下官驽钝”徐同知说完看了看高翰文点头的样子。

“还是本官来说吧。大明法条众多,且多部门管理。总有些商人今天还风光无限,明天就家徒四壁,甚至命丧黄泉。以衙门做平台,有利于筛选出政治上最安全的合作者。毕竟谁也不想自己前脚敲定合同,后脚就被供货商、经销商莫名其妙的事情牵连了。而且经商最紧要的就是稳定,一旦崩盘必然是万劫不复。”高翰文一五一十地说。

没办法,只能学后世,既然没有一个协调完整的法律与执法体系,那就只能直接借行政力量给这些先下海的背书的。后面出事了再想办法割席就是了。

------题外话------

多谢多谢书友钯碳、你没穷过你不懂的推荐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