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附子(2 / 2)

“一生用了五吨附子拯救上千人,但至今为止他留下的药方哪怕是徒弟也没人敢用。”

“李可是1930年生人,十六岁的时候投身革命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后来还做过报社的编辑,他希望能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用文字传递给世人。”

“但在1953年因为一封重要邮件发表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后被捕入狱。”

“当时在狱中李可结识了一位黄姓高人,他给了李可一本中医古籍。”

“也正是这一本古籍让他走上了行医的道路。”

“从最初只能看到头脑热,到后来内外科、妇科、皮肤科,到后来甚至可以将人从鬼门关上拉回来。”

“《药典》规定,附子的最高用量为九克,然而我们看李老的方子,最高甚至能用到两百克。”

“在李老行医五十多年的生涯中,他的病人没有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分,只有轻重缓急。”

“而且只要愿意学习,肯吃苦,李老没有任何的私藏全部倾囊相授。”

“2013年二月,李老在山西病逝,临终前他告诉徒弟,坚持存粹的中医思维,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治病救人。”

温晚晚讲述的故事让直播间的观众也见识到了一个将自己医生都奉献给医学的人。

当然了,附子这一味药材,也让直播间的观众有了许多不同的看法。

从某种程度上,它是毒药,只要稍加萃取,一个普通人也可以提取出来剧毒的乌头碱。

但它却又拯救了无数人的命,这是功绩永远不可以抹除。

看着直播间热烈的讨论,温晚晚也思索了一下记忆中的药方。

附子这两种炮制方法的药材都有方子能用得上,其中有一个药方足足用了七克的白附片。

搭配上其他不少的药材,可以制作成一味叫做天香丸的药。

名字虽然很好听,但这个药制作成品后会有一股凝而不散的臭味。

那个味道就像是穿了八百年没洗过的裹脚布一样。

温晚晚现在柜子里还放着两个,是用保鲜膜给封的死死的。

只不过这个药虽然臭,但效果很显著,通常一天吃一个,只需要半个月左右就能让大型食肉动物的白内障痊愈。

看着前方若隐若现的救助站大门,温晚晚也伸了个懒腰和直播间的观众打了个招呼。

“今天直播就到这里了,明天有空的话会带大家去一个林子里找一找中药材。”

在直播间一大片明天见的弹幕中,挂断了直播。

加快了脚步走回了救助站,先是从药材库取出来了一大堆还没处理的药材,带着新买的附子在客厅慢悠悠的处理了起来。

像是林下参这一类的药材是需要用小刷子慢慢洗干净,然后放在架子上晾晒的。

而很多叶类的药材则是要清洗后放进烘干箱。

附子更是要一点点用石碾子碾碎,方便后续制作药丸。

还有温晚晚上次摘的大桦树茸,劈成两半后,一半用于研磨成粉,另一半则是加入了不少散装白酒放进了罐子里浸泡。

未来六个月,这个罐子内的颜色会越来越深,一直到将桦树茸的药效完全激发出来,才可以开封喝两口。

忙忙碌碌你了大半个下午,终于将这段时间积攒的药材处理完,随后就带着大包小包钻进了厨房。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