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现实与回忆(2 / 2)

怪客心刃 吴下阿铭 387 字 7个月前

……

石承为人诊治的速度很快,诊脉、下针和调药的手法熟练无比,时辰还未到正午,整个城区已经走过了一大半了。

石承的下一个义诊对象是一位老太太,一直患有头风症。与这个城区中的大多数病人一样,也是因为家中贫穷无力寻医问诊。石承看过了病情,心下略微思索,便判断出了病灶所在,给老太服下些药水后,便开始施针。

赵平坐在不远处,看着正在专心下针的石承,脑海中突然浮现出来了另一个人的身影,那个人的身影渐渐地和眼前的石承重合在了一起,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无比相像。

脑海中的那个人的身影勾动了赵平心中的一段不愿过多回顾的记忆,但此时此景却又不能不让他忆起埋在心中的那些片段。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尽管那个上午对于那时的赵平来说并不明媚。

那时的他才只有七岁,还是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当时的他和父亲一起跪在祖母的床前,父亲一直在哭,当时还未嫁到城里的小姑也在床前哭泣,赵平也跟着哭。尽管七岁的他还不能完全理解何为死亡,但是赵平心中很清楚一点,那就是祖母要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再也回不来了。

赵平五岁时丧母,父亲是个忙碌的庄稼汉,小姑又嫁了出去,很多时候陪伴在他身边的只有他的祖母,宠他逗他的也只有祖母。现在祖母要走了,赵平的心仿佛失去了一个港湾,在海上随波逐流,不知将往何处而去。

不知时间过了多久,屋子外面突然有些骚动,一个伯伯进了屋,在父亲的耳边说了些什么,父亲有些激动,一连问了好几个“真的吗”,然后连忙跑出去了。过不多时,父亲和一个大约三十出头,背着一个竹箱的布衣男子一起进来了。

赵平从没有见过这个男子,但是父亲的表情却隐隐让他感觉,这个背着竹筐的男人能把祖母救回来。

男子也看到了小赵平,温和地朝他笑了笑,放下了药箱,快步走到赵平祖母的床边。

男子仔细地盯着祖母看了一会,又将自己的手搭在了祖母的手腕上,过了好一会,才点点头。赵平疑惑地看着那个男人,只见那个男人取了些药粉在一个小缸中,又变戏法似地取出了十二根银针,将银针埋在药粉中,放在火上加热。不多时,当小缸内冒出白烟的时候,男人拿出了一个小夹子将银针一根根夹出,刺在了祖母的身上。

赵平惊呼出声,想要上去拦阻那个男人,但被父亲喝止了。过不多时,出乎赵平意料的事情发生了,祖母居然缓缓地醒了过来。见到祖母醒来,陌生男子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表情,父亲和小姑也对那个男子千恩万谢。

赵平自然也是欣喜万分,虽然听不太懂父亲和陌生男子接下来的对话,但小小的脑袋瓜已经知道祖母没事了。

从那天以后,那个男子就住在了村子里面,并在自己的屋子后面开垦了一大片土地用来培植药材。从大人闲聊时的只言片语中,赵平得知那个男子姓江,是一个药师。

当时魃族之乱尚未彻底平息,世道并不太平,剪径劫财的强人也不罕见,江药师也正是为了躲避家乡的匪乱才到了这个村子里面。大人们都称呼男子为江先生,赵平也跟着这么叫他。

江先生为人随和,尤其喜爱小孩子,有时候家里做好了饭,父亲便会招呼自己给江先生送去一些,每次到了江先生家里,江先生都会温和地朝自己笑笑,让自己把食物带回去,偶尔还会送小赵平一个草绳编成的小玩意当作谢礼。

但是江先生并没能在村子里一直住下去。

一天中午,几个官差打扮的人到了村子里来,说江先生治死了人,给江先生套上了枷锁带走了。赵平好奇地问父亲江先生到底出了什么事了,父亲只是红着眼眶说:“江先生医术高超,绝不可能出现这样的过失。”

眼泪汪汪的小赵平心中有太多的疑惑,只是从那以后,江先生再也没有回来了。

直到自己进了衙门当差后,赵平才知道,江先生大名叫做江淳,自从到了自己的家乡后,便一直为当地的百姓治病,收取的诊金也少于城中的医馆,与其他独立行医的药师们相比价格也是非常的良心,有时还会为看不起病的人免费义诊。一来二去,各个村子里的村民甚至是城里的不少居民在生了病的时候都会第一时间找到江淳这里来。也正是因此,江淳得罪了城中的药商,那些药商们雇人设局,成功地将没有什么背景的江淳投入了狱中并害死了他。尽管后来新上任的城主在重审案卷的时候查清了这其中的冤屈,但是为时已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