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误杀能血流成河吗(2 / 2)

贝勒纳特追上来,给赵传薪解说:“赵先生,海牙这座城市,始建于1248年,由当时的荷兰伯爵威廉二世所建。他在海安旁的树丛中建了一座城堡,以便于举行加冕仪式。然而,城堡还没有建立好,他便在战争中阵亡。那座城堡,就是如今的骑士厅,后来被用作举行政治活动,再来后,荷兰贵族以海牙作为行政中心。理论上,荷兰的首都还是阿姆斯特丹,可行政中心却是海牙,这是传统习惯使然……”

赵传薪取出真丝丝帕,擦了擦眼角,假惺惺的说:“啊,威廉二世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贝勒纳特:“……”

伱还能再假一点么?

前面,便是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美术馆外面有个方形的广场,中央树立一座威严的全身雕像。

简·西姆斯科克用饶舌的英语给赵传薪介绍:“那是我们荷兰的国父,威廉·奥兰治。他曾发动反抗西班牙暴政起义,最终让荷兰获得独立,是个了不起的人。”

赵传薪看着美术馆,说:“走,进去瞧瞧你们荷兰人民的艺术。”

简·西姆斯科克好像有些顾虑,但想了想还是说:“好。”

荷兰历史上十分强横,近代却又被列强操纵,现代则因工业革命置身于科技发达富裕之列的小国,所以荷兰人民自上而下具备了一些鲜明的性格特点。

处事不随大流,谨慎多疑,不参与政治阴谋和运动,处理问题按部就班强调合理性,不急于求成,简朴务实不求排场和风头,不盲从权威并蔑视强权、不屈从压力。

尤其不喜欢被人发号施令。

所以,简·西姆斯科克虽然碍于赵传薪“屠夫”名声有所忌惮,但他又不愿意屈从于赵传薪淫威之下。

他觉得自己纯粹是出于礼仪,才愿意陪赵传薪进一趟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这地方他已经来过无数次了。

赵传薪也算是个画家,他的画技突破还是在1904年后,身体机能逐渐加强,加上曾经在鹿岗镇闲的蛋疼每日练习,逐渐将绘画技巧拉到新高度。

来到这里,他忽然有种小小的震撼。

贝勒纳特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绘画艺术进入最繁荣时期,出现了许多画派,诸如佛罗伦萨画派、威尼斯画派、德国画派、佛兰德尔画派、西班牙画派。直到17世纪,才出现荷兰画派。那时候,比利时和荷兰是一家人。当时,荷兰画派与欧洲其它画派相比,无论思想还是题材或者风格,都是一种全然不同的艺术流派。曾经的画派或多或少带有巴洛克艺术的豪华、艳丽和奢靡的印记,可荷兰画派,无论是风景画还是肖像画、静物画都表现出朴实无华的独特风格。这其中的佼佼者,赵先生,请看这一幅低地区域最著名画家伦勃朗的画作——《夜巡》。这件瑰宝,不单单属于荷兰,也属于比利时……”

因为贝勒纳特是比利时人。

简·西姆斯科克一听就不乐意了:“《夜巡》属于荷兰,但凡主动分裂出去的,都不算是荷兰人民。”

荷兰人一直对比利时独立耿耿于怀,那对荷兰造成很大影响。

荷兰王国的威廉二世(不是共和国时期的威廉二世,是王朝时期威廉二世)因为比利时独立和欧洲闹的轰轰烈烈的各大革命,进行了一番深刻的自我反省,然后君主立宪了。

可以说直接改变了荷兰的命运走向。

贝勒纳特皱眉,轻轻“哼”了一声。

他似乎并不把荷兰首相放在眼里。

见他不说话,简·西姆斯科克吃力的给赵传薪解释:“在很久以前,荷兰就有民兵。民兵不只是功能性团体,也是文化和宗教团体。成员定期会面,组织射击训练和社会活动。当然,他们还游行,并在城门口、城墙附近巡逻。每个民兵团体都有自己的活动场所,附带射击场;夏季,他们通常每月举行射击比赛而后以精致的宴会结束活动。与行会一样,每个民兵团体都有自己的徽章,每个民兵都有一套铠甲和礼服。16世纪20年代起,以阿姆斯特丹为源头,兴起了将民兵分队的大幅集体画像挂起来的风俗。而这一幅《夜巡》,就是民兵画题材的集大成者……”

别说,老赵真的很喜欢这幅画。

甚至,他动了顺丰没有顺手快的心思。

可转念一想,这是皇家美术馆,那不是小媳妇儿的东西吗?

还是算了。

赵传薪看的出神,看的目不转睛。

简·西姆斯科克见状有些得意。

双方此时的交流,也是个彼此了解的过程。

贝勒纳特嘴角扯起,他有些不屑,认为赵传薪是假装欣赏,实则附庸风雅,狗屁不通。

是以,他好像嘲讽,又好像虚心请教的问:“赵先生,这幅画深沉而内敛,说是稀世珍宝不为过,您看的那么入迷,想来是有所得对吗?”

他心想:看你怎么出丑。

老阴阳师一枚。

简·西姆斯科克听了,也摸着下巴意味深长的看着赵传薪。

赵传薪回魂,又扫了一眼画作,呵呵一笑,伸手点了点说:“历史背景我不太了解,但就作品本身而言,构图时画手采用非对称方式,将画面重心放在队长和这个队员身上,这样干的好处是能让画面更加生动活泼,让画有了戏剧才有的张力。光影处理的技巧而言,画手运用了明暗对比和投影等技术。我认为这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主色调为暗,但用鲜艳的火光和队长鲜艳的服饰点缀,即便不懂得欣赏的人也能感受到战争的压迫和紧张。再回到重心上,据我所知,无论我们中国,还是欧洲,作画时,难免要按社会等级制度排列,而这幅画,重心除了队长,还有旁边这个普通士兵,这殊为难得……”

别说简·西姆斯科克和贝勒纳特了,连美术馆的讲解员都傻眼了——我焯,你还真懂啊。

赵传薪滔滔不绝,给他们生动的上了一节艺术鉴赏课。

之后吧嗒吧嗒嘴,焯,会看有啥用,又不是自己的,真是可惜辽。

不过,这幅画的构图和光影技巧,赵传薪是真的喜欢。

让他莫名的想起了吸音寒铁矿前驻守的沙漠游侠,如果给他们作画,这个构图和光影技巧是完全符合当时的意境的。

那种紧张、严肃又有点诡秘的气氛,这要是电影分镜头,简直绝了……

赵传薪忽然动起了拍一部电影的冲动。

他对胪滨府后续发展规划,其实囊括了他所有的产业,他要盘活所有治下之地。

电影、剧院等也是重要一环。

同一时期的作品,总是有着许多雷同之处。接下来的画作,赵传薪浮光掠影的望去。

民兵是当时的热门题材,不但画在画上,还画在挂毯上。

看多了就没意思,也没有看《夜巡》那种惊艳。

或许有的比《夜巡》好,但赵传薪独爱那一款。

出了美术馆,不远处是一个长方形的湖泊。湖泊中倒影城堡的影子,与周围林木相映成趣。海牙的传统商业区,便沿着城堡和庭池展开,不同风味的餐馆和酒吧到处都是,各种杂货铺头和酒店星罗棋布。

往前走,老城街道又长又宽,两旁房屋多半有三层,十分雅致,这里的街道,比荷兰其它城市的街道都要宽敞。

特·福赫尔维克、斯塔滕夸尔蒂尔、贝尔西斯帕尔克、本诺尔登豪特等街区是富人区。

简·西姆斯科克特意带赵传薪来逛这里,让他见识见识荷兰的繁华。

他认真地看着赵传薪,语重心长又别有用意的对赵传薪说了一番话:“赵先生,我们荷兰人向往自由,强调平等和公平,也能容纳各种不同宗教、哲学、生活方式和种族。我们重视福利,保障弱者、穷人、儿童和老人。”

“额……”赵传薪点烟,吐出烟箭,纳闷道:“我听着话里有话,简啊,你有话还请直说。”

“……”

简·西姆斯科克看了一眼贝勒纳特。

贝勒纳特知道该自己出场了,许多事要两个人的默契配合才行。

贝勒纳特揉搓冻僵的老脸:“赵,听我说赵,荷兰和比利时都是很平和的国家,我们实行中立主义和弃权主义,我们不参与任何战争,也不希望在本国发生骚乱。

在这里,你只能看到高效的福利体系,人民安居乐业,犯罪率低的吓人。

早在17世纪,来自于欧洲其他国家的绅士们乘船来此,会不安的发现,这里最普通、从事最低贱职业的百姓,也敢于上前和他们侃侃而谈,毫无等级可言。

这受到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嘲讽。当初荷兰还是荷兰省,荷兰省的女仆,穿着和女主人无异。

即便现在,女王的侍女也不会穿女仆装,花枝招展,尽情装扮。

呵呵,现在看来,我们早就实现了自由,他们却多走了很多弯路。他们却要嘲讽我们是——自由过度。

时间证明了一切。

赵,这就是低地国家;这,就是荷兰。

我们不喜欢看到任何暴力和血腥。”

笛卡尔曾表示:世界上再没有别的国家能让他感受到荷兰这种自由,这里的居民热爱自由胜过任何其他东西。

所言非虚。

还真是给赵传薪带来了小小的震撼。

但赵传薪眨眨眼,揶揄道:“贝勒纳特,荷兰人我不了解,因为他们活动在荷属东印度群岛。但你们比利时人,在我们中国的表现,可没有你说的那么平和。”

“啊这……”

赵传薪眯起了眼睛:“我知道,我不小心误杀了你们比利时士兵,但他们是真的该死,你们这么坚持中立主义,却要去我的国家搅风搅雨,想要割一块肉并得寸进尺,你说这合适吗?”

“啊这……”

你那叫误杀?

误杀能杀的血流成河?

你得有多失误啊?

可赵传薪说的没错。

比利时人要不是觊觎卢汉铁路,要不是惦记想从汉口上咬下一块租界,要不是他们的孩子在中国土地上歧视中国人,他们会死么?

赵传薪龇牙笑:“伙计们,别担心,想要平和很简单。人生短暂,长眠无期。有些人,只有死了,才会变得安详平和。我会确保让你们保持平和的。”

“……”

接下来,赵传薪和他们又去了穷人区。

赵传薪发现富人区和穷人区最大的区别是——中产阶级口音抑扬顿挫,而穷人区的口音比较平淡枯燥。

除此外,还真看不到歧视的情况存在。

赵传薪等人走到特兰斯法尔街的一处民房时,星月忽然提醒他说:“我听见一段有趣的对话,就发生在旁边的房屋里。”

之后,眼镜上显现出房间里对话。

男:哼,你们的女王陛下想要跟我离婚,我才不会遂了她的愿。

女:为什么?反正你在她身边生活的也不痛快。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