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孟兴源的请求(2 / 2)

孟兴源微微咧嘴。

“还有这个蟹粉豆腐,口太重了。”

“薛师傅莫怪,这道菜就是要重口才能提炼出螃蟹的鲜香。”

“不是说盐,是说咸蛋黄。”薛安镇定自若地说,“你们选的螃蟹不够肥美,所以挑出来的蟹黄蟹膏不够多,就用咸蛋黄来补充鲜味。虽然这招很好使,但是不宜放得这么多,可见这些螃蟹有多瘦。还有这个叉烧。”

孟兴源赶紧递话:“做叉烧的师傅可是我花重金从岭南请来的,连材料都是托人捎来的,这总不会有错吧?”

“师傅做的确实没什么问题,但是用料却缺了一样。”

“哪一样?”

“花酿。叉烧最重要的三味调料是红曲米、蜂蜜和花酿。花酿必须特别酿造,只是将采来的花瓣扔到酒里是无法将花香融入酒里的,更不要说用来给肉调味了。而且师傅用的火也不够,可能是江都烧的木头和岭南不一样所致。”

薛安的分析有理有据,把孟兴源说得脸都黑了。

饶是如此,他还是不能失了架子,只好赔着笑脸连连拱手,道:“受教,受教。哎呀,经过薛师傅这么一指点,我们越清楼的招牌都砸在我手里了。”

周实见火候差不多了,立刻用四根手指对着孟兴源,厉声说道:“薛安,你太无礼了!这可是越清楼‘看家’的东西,需要你一个小辈来指点?”

孟兴源知道周实话里有话,但也不好发作,只能装模作样地劝阻:“周掌柜,薛师傅可是在帮我们忙呢,请不要怪罪。丰德楼收了这么一位人才,我必须得恭喜您啊。”

周实笑道:“什么人才不人才的。真金子在哪都会发光,但他在外头闯了这么些年,不还是帮厨吗。我只是凑巧看到了他的才能,才把他收了罢了。孟掌柜,良禽择木而栖,你说对不对?”

孟兴源明白,周实这是在暗喻阿贵的事,脸上的笑就快挂不住了。

“周掌柜说的是,说的是。”

“不说别人,您看看我,十二岁在江都闯荡,干了不下十来种行当,连混口饱饭都难,谁愿意拿正眼瞧我?多亏了老东家把我收留,才让我成了丰德楼的大掌柜……单凭这份恩情,我也不能负了丰德楼啊。要是明天有人给我开更高的工钱,我就卷铺盖跑路,您说我还是人吗?”

“哈哈,不是,不是……”

“对嘛。不说别的,要是有人明知道老东家对我有恩,还来挖我的墙脚,您说那人还是人吗?”

“哈哈,不是,不是……”

周实这番话,把孟兴源说得哑口无言。

当年阿贵在越清楼时,孟兴源只把他当一般伙计使用。再加上酒楼内的规矩繁多,外地出生的阿贵又不懂江都的方言,没少受排挤。那真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猫晚;吃得比猪差,干的比牛多。

后来周大掌柜来越清楼,一眼就看出这个小跑堂十分机灵聪慧,能看出每个客人的喜好、脾气,手脚也麻利。于是他向阿贵递出橄榄枝,把阿贵请到丰德楼工作。阿贵不负众望,在丰德楼发光发热,很快就成了大伙计,也是丰德楼的一块招牌。哪个老主顾来都愿意和阿贵聊几句,这又培养了他的见识和谈吐。

孟兴源眼见阿贵能耐这么大,心生妒忌,认为是周大掌柜跑来挖墙脚,干些不光彩的勾当,于是在暗地里没少给丰德楼和阿贵使绊子。

周大掌柜是从底层一路干上来的生意人,不想和孟兴源纠缠,坏了和气。但是周实是个愣主,哪里容得孟兴源三番五次来挑事,于是决定给他一点颜色看。

孟兴源也没想到一向礼数周全、隐忍当头的周实会主动出击,跑到自己的地盘来还击,结果落了下风,只能任凭他嘲讽。

周实见菜也吃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